第四百九十九章意外之意(2 / 2)
人皆有逆鳞,郑逸一样,舒瑾同样是。
果然,第二天,上京之中便流传着昨日宴会之上的事情,大家对于小皇孙都是祝福,说话之间都是带着微笑。
“之前张大人就说了他拿出钱财的意思就是因为希望小皇孙能够让大熙兵强马壮,黎民有饭吃,可是萧世子,这个小剑的意思是?”
大家纷纷都有猜测,有的说是威慑四国,有的是杀尽天下贪官,有的说的是镇守一方,不知道怎么地最后竟然说道了郑逸身上。
郑逸的恩师,百姓很早之前就曾经感叹过,亦不知道是何处的天才,竟然能教出一个郑大人出来,这辈子也算是无憾,师生情谊也是令人感慨。
只不过是何处来的流言,说郑大人杀死了自己的恩师,最后才能代替对方上京赶考,原本只是戏言,但是最后郑逸的岳父身边的人出来说这是真事,可有令人有些不解了。
萧景辰同郑逸同时被叫到建文帝面前,前者因为小剑的用意,后者因为流言。
许是建文帝想要气氛缓和一些,主动询问萧景辰拿小剑究竟是何种用意。
“启禀陛下,那小剑乃是舒宅里面的物件,臣希望它替我保护小皇孙,同小皇孙日后一定会开辟清平盛世,分忠臣,战贪官,为大熙开疆辟图。”萧景辰这一段话,落在原本就是对他又愧疚的建文帝耳中更是中意。
而后说起郑逸也是轻松,“郑爱卿,恩师可是一个君子?”
至此一句话,郑逸明白建文帝终究是信自己的,他以头抢地,“启禀陛下,吾恩师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他之死我有罪,请陛下恕罪。”
“爱卿说说看!”那些散发流言的人唯独落下了一件事情,郑逸是孤臣不假,是天下寒士的榜样,但是他走的陛下这条道,他身后站着的人是建文帝,对待自己人,他总会多留一分脸面。
“臣曾经是街道上一名小乞丐,恩师是一个书斋的夫子,他嗜酒,喜欢诗词歌赋,时常夜间饮酒唱诗,臣原本是想要他手中的食物,恩师以为我是喜欢诗词,便收留我做书童,允许我跟着他读书。”
这个,算是郑逸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要是那位夫子的性情再差一点,可就没有了现在的他。
“恩师十分严格,对于当天的官员十分不屑,不愿意同那些俗人往来,故而对于城中权贵的酒宴一概不参加,也允许我去。”
“等我有资格参加科举的时候,恩师执意不愿我来,他觉得官场乌烟瘴气,故而早就有誓言,这辈子除非他死,不然绝对不会令身边的人去参见科举,可是他又对于我的才能可惜。”
于是,那位夫子便在深夜之中,饮了酒,唱着诗,投了河,直接没有了。
建文帝听着,心中觉得可惜,这般高洁的人儿,他挥手让郑逸下去。
随后,建文帝的圣旨一张一张接着下来,一部分是为了祭奠那位夫子,为其颂碑,一部分就是这其中做文章的人。
建文帝就是要天下人看看,孤臣是他亲手培养的,容不得旁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