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良田喜事:农家童养媳 > 第三百零九章半年例会崭露头角

第三百零九章半年例会崭露头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牡丹听得心中一颤,这位老当家真是好大的气魄,当时说这话时又是怎样的气吞山河,豪气万丈。让她不禁心向往之,暗道,倘有一日能做到把陈家的红白两色的招牌开遍大齐,她此生也算没白活了。

梁贸带着她走进厅堂,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的人,厅堂正中放着三把椅子,其后从两侧排开绵绵延延的椅子,每把椅子上都铺着蓝色锦缎。

朝廷有制,非官宦之家是不得用大红大紫用作日常装饰的,黄色很少有人敢用,像这样用蓝色绣各种花色的锦缎已经是相当奢侈了。

在厅正中挂着一个檀香木的牌子,上面刻着陈家的祖训,最醒目的便是首行的两个大字:“戒欺”

这是武德十四年,陈家第一任家主亲笔跋文“戒欺”一匾,高悬于厅堂,被奉为店训。陈家商道已经成为一种经营理念浸渍在荣余堂品牌内涵中形成一个完备的人文体系,核心就是“戒欺”。

“戒欺”匾曰:“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

从右数过去,第二行有四字:“真不二价”。

在经营上,“戒欺”的体现是“真不二价”,向顾客正言荣余堂的药童叟无欺,只卖一个价。陈家还把“顾客乃养命之源”写入店规,教育员工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

后来陈家第二任家主曾亲书“戒欺”字匾挂在各家店面之内,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谁都知道陈家以药材起家,虽然现在在各行涉猎甚多,但真正核心的还是陈家散布在几地的十几家药材行,这是陈家真正赚钱的东西。

牡丹在进陈家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功课,也多少知道点陈家祖训的内容,不过听说是听说,亲眼见到那挂了近百年的牌匾,心中还是震撼无比。

在第三行写着“为富且仁”几个大字,那几个字与前面字体略有不同,显然不是同一个人所写,而且这字居然看着十分熟悉,很像是她师傅的手笔。

牡丹心中一惊,问道:“这可是陈家后人所书?”

梁贸道:“这四字是后来大书法家乌凯歌亲手所写,当年陈家第一任家主陈老爷叱诧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大善人的美名的同时,亦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在他的这些义举中,庆余堂药号的开办,尤为后人们所称道。除了创办荣余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陈老爷还为西征军举借洋款,为成功收复西北,结束瓦剌在西北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张永喜智、信、仁、勇,堪称华商中英雄的典范,而不仅仅是个有钱的商人,他把生命能量也发挥到了极致,他不是英雄,是人杰。就在二十年前乌大师来陈家之时,就在匾上留下这几个字,我们老爷找人刻了,一直在堂上挂着来着。”

牡丹点点头,心说自己真是没看错,确实是师傅的手笔。她记得母亲在小册子中曾记过一段为商之道的话,其中第一句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