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虎毒不食子(1 / 2)
沈云珂对吴嬷嬷的这一番说辞,简直说到杨氏心坎里去了。
像吴嬷嬷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伺候了沈云琪这么多年,居然连他是男是女都分不清,死了也是活该!
杨氏因害怕吴嬷嬷被扭送官府之后,胡乱攀咬,说出自己六年来一直命她明里暗里苛待庶子庶女之事。
在送交官府之前,一顿乱棍打了下去,将她打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
这样尚不解气,又将吴嬷嬷一家子远远地发卖了出去才算罢休。
她原本以为沈云珂会像自己的乳娘刘嬷嬷担心的那样,怀疑是自己指使吴嬷嬷作出拐卖庶子的傻事,因而杀人灭口。
她听了,本也有些悔意,自己会不会真的因一时冲动替那个真正的背后主使背了黑锅。
但转念又想,吴嬷嬷是她的人,这六年来一直都听她的命令行事。
若说还有什么人能指使吴嬷嬷,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吴嬷嬷一家子的卖身契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些个刁奴见财起意,绑走小主人勒索主家的事情戏本子里唱得还少了么?
杨氏想通了这些,自问不曾做过,倒也不惧旁人怀疑。
退一万步讲,纵使沈云珂真的怀疑自己又怎样呢?
不过才是个十岁的小姑娘,别说是日常生计,就连命都捏在自己手里,她还能因为一些没影儿的事情在自己手底下翻出花儿来么?
今日沈云珂的这一番说辞,正恰恰说明了,刘嬷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沈云珂如果不是个笨的,就该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不,才回来第一天就巴巴地借着吴嬷嬷这件事向自己示好。
说起来,沈家的这些个女孩子们,又有哪个是笨的?
杨氏心中愈发得意,嘴角轻笑,点头称是。
然而,沈云珂话音一转,又道:“母亲方才说,御下要宽严相济,既然先有严,则后必有宽,香儿六年前随着姨娘去农庄,虽一直小心谨慎,但粗手笨脚的,又不大会说话,做的一直都是粗活,也不曾近身伺候。她人没有吴嬷嬷精明,犯错总是难免,母亲责罚她也是应该,但若是这才一回来,母亲就将庄子里伺候的人全都严惩了,如何显得出母亲宽严并济的仁慈之心?”
更重要的是,且不说当年周姨娘不惜舍弃富贵荣华,带着唯一的儿子藏到农庄过活这件事,大夫人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就说这次云琪被拐,她打死吴嬷嬷,若再一味狂追猛打,能不能将自己摘得清还是未知之数。
这些,沈云珂当然不会明说。
她只是睁着一双翦水秋瞳,一瞬也不瞬地望着杨氏。
杨氏的脸阴得快要滴出水来。
没错,家训是她念的,话也是她说的,方才沈云珂故意挑出这句来强调,也是她应的,这就好比扬起的锄头砸到自己脚上。
喊疼,惹别人笑话,不喊,心里又屈得慌。
她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聪明人,尤其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