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二老太爷(2 / 2)
二老太爷见她一直低着头,也心知自己的身份是在不适宜插手大房内宅之事。
若非此事关系到东府大房一脉的香火传承,他也绝对不会对个侄儿媳妇如此疾言厉色。
二老太爷神色缓得一缓,端起丫鬟新上的白玉盖碗,掀开碗盖,但见芽叶如长枪旗帜般的茶叶刀刀而立在碧波荡漾的茶水中,是最上等的西湖龙井,他双眸一眯,神色又放松了些。
杨氏知道这是给她处理家事的时间了,朝采萍递了个眼色。
采萍会意,挥了挥手,领着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们无声地退了出去,冷婆子起初还“呜呜呜”地挣扎几下,后来见二老太爷并无过问的意思,整个人便蔫了下来,由着两个婆子半箍半拖地带了出去。
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二老太爷手上的白玉盖碗茶盅也见了底,杨氏欲唤人进来换盏冲泡,二老太爷挥手阻止了,道一声,“进来吧。”
杨氏诧然望着门口。
只见身上套着一件半新不旧青色棉袍的沈天祺两手垂放身侧,规规矩矩地走了进来。
赵氏一眼认出,这件明显大了一圈的棉衣原是沈天瑞的。
那么,所谓的六郎沈天祺偷跑进了内院的谣言应是不成立的,他方才很可能只是去了二郎天瑞那里。
这就不难知道,为何天瑞和笙儿会在此刻出现在碧梧院里了。
她抿了抿唇,竭力掩去唇边略带嘲讽的笑意。
大嫂杨氏也确实是太小题大做了。
无怪乎二老太爷要亲自过来敲打敲打。
沈天祺走到二老太爷面前行了礼,又见过杨氏、赵氏,这才站到了赵笙的旁边。
“好了,都别站着了,坐下来吧。”二老太爷挥了挥手。
由杨氏领头,众人各自落座。
二老太爷方道:“原本这事儿不该由我来管,只是方才东府里闹得沸沸扬扬,说六少爷不见了。本来已经定好了时辰,也邀了族中的长辈,和县里德高望重的几位士绅,准备开祠堂写族谱的,这若是人不见了,沈家别说丢了面子里子,就连太后那里问询起来,也不好交代。”
话已经说得很明显了。
二老太爷也很清楚他这个大侄媳妇,说是出身伯府,可因幼失双亲,跟着叔叔婶婶长大,心胸眼界到底都还是浅了些。
若只是嫁给勋贵家的幼子或是旁枝都还好说,可她偏偏做了宗妇。
夫君还是一朝首辅,托孤大臣。
时局在太后垂帘与小皇帝亲政之间飘忽不定,在此非常时刻,沈家的一举一动就格外引人关注。
偏偏,大侄媳妇还只在后院这块方寸之地,计较着自个儿的那一点喜怒得失。
无怪乎老嫂子要把她拘在老宅掌家,不肯放她上京风风光光地做个相国夫人了。
只可惜,老嫂子这几年精力不济,纵使想管也有心无力。说不得,他这个做弟弟的,要帮着已逝的兄长好好地看着这个家了!
二老太爷吹着胡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