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马球(2 / 2)
张浩听到夏侯伯这么说不服气,也声音铿锵地说道:
“丞相是否有想清楚边疆形势,而不是一味的在这里指责我为什么不出兵,却并未问过我为何不出兵,丞相,是否有点刚愎自用了些。”
夏侯伯听着张浩这么说,反问张浩:“如此,你说,究竟为何不出兵呢。”
“丞相大人,我不出兵是因为一旦开头,战火就无法阻止,现如今两国似乎都未有战争的意思,我为何要先挑起战火,令边疆百姓难以过安生日子?”
夏侯伯重哼一声,用力地一甩宽大的袖子,声音也冷冰冰的,说道:
“无稽之谈,别以为你这么说就能保得住你的官位,就能抵了你不听命令的罪名。”
说话的时候,他把目光投向了龙椅上的北寒筠。
北寒筠在龙椅之上静静的听着夏侯伯和张浩的争论,这会儿竟然看见夏侯伯一脸威胁的瞪向了自己。
眼看着张浩已经忍受不了要出拳打上夏侯伯的时候,再次挥了挥手,做了一个让他们平静下来的动作,说道#
“丞相不必说了,张浩并未有不听命令的意思,这一切都是我的主张,丞相的意思是张将军不听我的,反而是要听你的么,我倒是不知道这何时都该听丞相的意思了。”
如此一说,夏侯伯也无法指责张浩,便将矛头转向北寒筠。
“皇上一介女流之辈,对待国事优柔寡断,尤其对待战事总是说考虑江山百姓,我看照皇上如此,早晚我北泽江山断送在你手中。”
此话一出,朝堂议论纷纷,都看着北寒筠,北寒筠听着大臣们的议论。
“夏侯伯,你放肆,真是好大的胆子,不要以为你是丞相我就不敢动你,来人呐,把夏侯伯拉出去,撤去丞相一职。”北寒筠高声叫喊。
“皇上不可,三思啊。”御史台大人第一个跪下,接着礼部,兵部。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众位大人跪成了一片。而求情的声音也此起彼伏着:
“皇上,三思,丞相爱国心切。”
“丞相一片苦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北寒筠将眼神瞟向夏侯长珏,夏侯长珏脸色平静,并未表态,北寒筠看着众人这样,转身离开。
下朝以后,小路子贴心的给北寒筠倒茶,轻声地安慰着:
“皇上,别气了,丞相之心路人皆知,我们如此这样明面上处置,势必会引起不满,再说皇上在北泽也不是一天两天,必然有自己的幕僚皇上刚刚登基,根基不稳,皇上贸然的换丞相只会自己招气,还让丞相抓住了把柄,丞相恐怕现在已经知道皇上你防着他了。”
在小路子的声音落下之后,鼓掌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小路子说的没错,皇上今日的行为,怕是已经给夏侯伯引起注意,知道你对他防备,甚至动了杀心。”
夏侯长珏从远处缓缓走来,坐到了北寒筠的一边,声音仍旧如山间的清泉一般,提醒着北寒筠:“皇上,该看奏折了。”
北寒筠气结,看着面前的奏折,压下心中的气闷坐下看奏折,可是,嘴里却吐着气恼的话。
“出兵,出兵,都说出兵,一群混蛋。”
北寒筠狠狠的把奏折扔的很远,小路子跑去捡回来,看了看夏侯长珏小心翼翼的问道:
“皇上,不然咱们去御花园逛一逛?”
北寒筠想着那些奏折心里不爽,夏侯长珏看着北寒筠,告诉北寒筠,喝杯茶消消气后,两人一起去了御花园,北寒筠对夏侯长珏说着自己的烦闷。
“公子,为何他们偏偏要出兵呢,难道这样和平安定不好么,难道朕的想法不对么,朕这么做有错么,处处针对朕,还说朕的对策不对。”
两人坐在御花园之中,亭中有未完的残局。
扫了一眼桌上的棋盘,夏侯长珏就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变化过,声音云淡风轻地说道:
“皇上,不如臣陪你解决这残局。”
北寒筠看着残局,声音也是平静儿回答道:
“公子可能忘了,这是我们上次留下来的残局。”
说完,北寒筠对着夏侯长珏笑的灿烂。
看着北寒筠脸上的笑容,夏侯长珏突然回想起上次对弈的情景,嘴角也不禁扯了扯,说话的语气也比刚刚温和了许多:
“那就今日分出个胜负吧。”
听着夏侯长珏的话,北寒筠顺势坐在了原来的位置上。
等到夏侯长珏也坐好了之后,他才说道:
“公子,如果有一天你我兵戈相见的话,我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