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徐福疫苗(1 / 2)
实验室里,冷白灯光将金属台面照得发亮。
墨衡的机械义眼泛着幽蓝的光,指尖悬在培养舱的操作面板上,迟迟没有按下确认键。舱内,一团淡金色的细胞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裂——那是三天前从星槎残骸中提取的徐福细胞,在注入沙尘暴样本后,竟发生了颠覆性的突变。
“墨博士!”伦理委员会的首席顾问敲了敲观察窗,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手术刀般锋利,“您要为这团‘怪物’申请‘环境净化许可’?根据《星际生态保护公约》第17条,任何未经验证的生物改造体,不得用于行星生态修复!”
墨衡的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蠕动一般。他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并不是机械心脏发出的单调嗡鸣声,而是来自胸腔深处的那颗“墨子之心”的剧烈跳动。
这颗“墨子之心”是三年前植入他体内的仿生器官,它搭载着墨家的逻辑核心,使得墨衡在思考和决策时能够更加迅速和准确。此刻,这颗心脏正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疯狂地撞击着他的胸腔,似乎要冲破束缚,释放出无尽的能量。
墨衡的目光落在培养舱的玻璃上,玻璃上倒映出他的面容。他看到自己的鬓角有几缕白发被通风口的气流轻轻掀起,这些白发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眼角的皱纹里还残留着前夜在沙漠中沾染的沙尘,那是他和林语一同前往穹顶耕战区进行勘察时留下的痕迹。
“这不是‘怪物’。”墨衡的声音低哑却坚定,“是徐福的细胞在‘认祖归宗’。”他调出全息投影,淡金色的细胞群突然展开,露出内部密密麻麻的经络纹路——那是《黄帝内经》里“任督二脉”的量子重构,“星槎残骸里有徐福东渡的基因图谱,沙尘暴里有《本草纲目》记载的‘沙毒’成分。细胞在吞噬沙毒时,自动激活了‘玉泉’分泌程序。”
“玉泉?”另一位委员嗤笑出声,“那是李时珍笔下‘饮之可长生’的神水,不是用来治沙的!”
“但数据不会骗人。”墨衡调出另一组影像:培养舱连接的全息沙盘里,淡金色液体喷洒在模拟沙漠上,沙粒瞬间凝结成块,露出底下湿润的土壤;更惊人的是,被净化后的沙地上,竟钻出了米粒大小的绿芽——那是《齐民要术》里“粟”的基因片段,在“玉泉”的滋养下苏醒。
“这是…生物治沙。”林语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抱着半块星槎残骸碎片,发梢还沾着实验室外的冷雾,“我在残骸里发现了徐福的日记残页,上面写着:‘欲求仙药,先治沙土;沙土不治,仙药何生?’原来他当年东渡,不是为了躲秦始皇,是为了…给后人留一片能种庄稼的地。”
伦理委员会的委员们愣住了。首席顾问推了推眼镜,语气缓和了些:“就算如此,用活的生物改造体净化环境,仍违反《星际生物安全法》第9条——”
“法律是人定的。”墨衡突然转身,机械义眼的蓝光刺得人睁不开,“两千年前,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什么是‘兼爱’?不是坐在星际议会里空谈条款,是看见沙漠里快渴死的孩子,愿意用自己做实验;是知道可能被骂‘疯子’,还是要试一试能不能让沙地长出稻子!”他的手指重重按在操作面板上,“我申请启动‘徐福疫苗’一期工程——就在穹顶耕战区外的沙暴带,那里有三百户人家,他们的孩子已经三个月没喝到干净的水了。”
林语望着墨衡泛红的瞳孔,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沙漠里见到的场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捧着陶碗接雨水,碗底却只有几滴浑浊的沙粒。她伸手摸了摸墨衡的手背——那是机械义肢的温度,却带着活人般的温度。
“我支持你。”林语说。
朴正雄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浓重的鼻音:“墨博士,俺们村的人都知道你要干啥。昨天夜里,王大娘把她孙子的虎头鞋塞给我,说‘给墨先生穿着,走路稳当’;李老汉把自己种的最后半袋粟米送来了,说‘给疫苗当养料’…咱庄稼人不懂法理,但懂人心。”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培养舱的压力值开始飙升,淡金色的细胞群剧烈震颤,竟从舱壁的缝隙里“钻”了出来——它们像活物般缠绕在实验室的设备上,所过之处,金属锈迹被溶解,电子屏的静电被中和,连空气里的灰尘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细胞在‘进化’!”墨衡的声音里带着惊喜,“它们在吸收实验室的废弃物,转化为自身能量!这说明‘玉泉’的分泌机制…能自我优化!”
“但这也意味着失控风险!”首席顾问冲向紧急关闭按钮,“一旦细胞进入自然环境,可能会吞噬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