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凿龙门(2 / 2)
第九年的端午,龙门终于快要凿通了。只剩最后一道石壁,薄得能透光,对面河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李固举起大锤,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石壁猛砸下去。轰隆一声巨响,石壁崩塌,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从缺口奔涌而出。
就在这一刻,李固身上的裂痕突然全部崩开,他的身体开始石化,从脚到头,慢慢变成了坚硬的石头。
“乡亲们,保重了!”李固用最后一丝气力喊出这句话,随即完全化作一尊石像,顺着洪水投入刚刚凿开的缺口中。
说也奇怪,那石像一入水,汹涌的黄河立刻平静下来,乖乖地沿着新河道流淌,不再泛滥。
更神奇的是,李固化成的石像在河中逆流而上,所经之处,河床上竟生出莹莹发光的美玉。这些玉块形状各异,有的像莲花,有的像鲤鱼,但每一块上都天然带着一个“固”字。
下游的渔民打鱼时,一网撒下去,捞上来几块温润的玉石。借着月光一看,玉上清清楚楚有个“固”字。
“这是李固化成的玉啊!”渔民们恍然大悟。
消息传开,两岸百姓无不落泪。大家纷纷到河边捡拾玉块,带回家中供奉。说来也怪,凡是家中供奉了李固玉的人家,这一年庄稼长势特别好,打鱼也比往年多。
为了纪念李固,百姓们在龙门山口建了一座石王庙,庙中供奉的就是李固的石像。说来也巧,这石像的模样,跟李固生前一模一样,连手上的老茧都清晰可见。
石王庙香火鼎盛,每逢初一十五,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更奇的是,有人发现,只要在石王庙诚心祈祷,夜里就能梦见李固。梦里,李固会指点哪里可以找到玉石,哪里的堤坝需要加固。
三年后的一天夜里,黄河上游又下起暴雨,水位猛涨。眼看新凿的龙门河道也要挡不住了,百姓们聚在石王庙前,焚香祈祷。
突然,河中升起一道金光,李固的石像从水中缓缓升起,越长越高,化作一座巨大的石山,牢牢护住河道两岸。洪水被逼退回河道,两岸百姓躲过一劫。
自此之后,黄河中下游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百姓们说,这是李固即使化作了石头,也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而那些河中生出的玉块,被当地人称为“石王玉”。据说,这种玉能辟邪保平安,若是家中有人出远门,带上一块石王玉,就能逢凶化吉。
久而久之,石王李固的故事越传越远,连皇帝都听说了,特意下旨敕封李固为“镇河石王”,并拨银两扩建石王庙。
如今,你若有机会到黄河边上的石王庙,还能看到那尊石像。老人们说,每逢大雨倾盆的夜晚,石像的眼睛就会发出柔和的光芒,注视着黄河河道,守护着两岸的百姓。
而黄河中的石王玉,至今仍偶尔能被幸运的渔民打捞上来。玉上的“固”字,历经千年,依然清晰如初。
这就是石王李固的故事,一个普通石匠,用生命换来万家安宁的传奇。黄河水滔滔东去,这个故事,就像河中的玉石,历经冲刷,越发晶莹剔透,代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