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龙首山石碑劫(1 / 2)
话说大明朝中叶,辽东铁岭卫外有座山,名叫龙首山。这山不高,却长得有模有样,山势蜿蜒,像一条巨龙探着脑袋要饮辽河的水,故而得名。铁岭这地方,是九边重镇,常年兵戈不断,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龙首山却是块宝地,山青水秀,成了城里人喘口气、寻个清净的好去处。
山里有个小道观,叫“清风观”,观里住着一个老道士,道号玄虚。这玄虚道长可不简单,据说年轻时是江南一带有名的才子,因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才遁入玄门,云游至此,便在龙首山结庐而居,一晃就是三十年。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一手好字,铁画银钩,力透纸背,远近闻名。
这年秋天,玄虚道长心血来潮,觉得龙首山景致如此之好,却少了一点人文的魂儿。于是,他花了七天七夜,呕心沥血,写下一首七言长诗,描绘龙首山四时之景、风骨之神。诗成之后,他又不惜重金,请来最好的石匠,将这首诗刻在一块采自山腹的青石巨碑上。石碑立在山巅的观景台上,迎风而立,字迹雄浑,诗意盎然,成了龙首山一绝。
这诗碑一立,立刻轰动了整个铁岭。文人墨客上山,必先在碑前吟哦一番,赞叹不已;贩夫走卒路过,也要驻足看上几眼,虽然不全懂,但觉得那字写得真带劲,心里也舒坦。一时间,龙首山因为这块诗碑,名声大噪,连关内的一些商旅都慕名而来,想亲眼瞧瞧这“辽东第一碑”。
诗碑给龙首山带来了人气,也给山脚下的百姓带来了些活计。卖茶的、卖山货的、牵驴的,日子都好过了几分。大家都说,玄虚道长这是给龙首山点睛呢!
然而,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这诗碑的名声,也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铁岭卫的指挥同知,王彪。
王彪是个武官,祖上也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什么真本事,全靠着祖荫和溜须拍马才坐上了这个位置。此人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却偏要附庸风雅,家里养了几个清客,天天帮他“鉴赏”古玩字画,其实他连草书和楷书都分不清。
王彪听说了诗碑的事,心里就长了草。他想,玄虚这老道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会写几个字。我堂堂朝廷四品武官,家里要是也立这么一块碑,那该多气派!他先是派人上山,想用一百两银子“买”下这块诗碑。玄虚道长婉言谢绝,说:“大人,此碑乃山川之灵,非卖品。若大人喜欢,随时可以上山观赏,贫道煮茶相待。”
使者回来一学舌,王彪气得哇哇叫。好个牛鼻子老道,给你脸不要脸!他转念一想,硬抢不行,这玄虚在百姓中名声很好,硬抢会惹众怒。他眼珠子一转,想出个更阴损的招儿。
几天后,王彪手下的一个亲兵,名叫赵四,喝得醉醺醺地跑到清风观,对着玄虚道长又哭又闹。原来,赵四的儿子前几天在山里玩耍,不小心摔断了腿,骨头没接好,瘸了。赵四听信了小人的挑唆,说是玄虚道长的诗碑破了龙首山的风水,才导致他家遭此横祸。
“老牛鼻子!你赔我儿子的腿!你那破石碑是个不祥之物,赶紧给我砸了!”赵四在观里撒泼打滚。
玄虚道长叹了口气,扶起赵四,说:“这位军爷,令郎的意外,贫道也听说了,深感同情。但这与诗碑何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外之事,在所难免啊。”
“我不管!今天你不砸碑,我就跟你没完!”赵四耍起了无赖。
这事很快就传遍了铁岭城。老百姓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觉得赵四是无理取闹,是王彪在背后指使。王彪呢,则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派人“调解”,说:“玄虚道长,你看,这诗碑虽然好,但要是真影响了百姓福祉,那可就罪过了。不如这样,你把碑文拓下来,碑石嘛,本官派人帮你‘请’走,找个地方‘供’起来,免得再生事端。”
这话说得漂亮,其实就是明抢。玄虚道长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他要是服软,不仅诗碑保不住,连他这清风观都怕是待不下去了。
“多谢大人美意,”玄虚道长对着来人,不卑不亢地说道,“此碑与山同在,与山同朽。贫道身在方外,却也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但这块碑,不属于贫道,它属于铁岭的百姓,属于龙首山。谁想动它,便是与天理,与人心为敌。”
话传到王彪耳朵里,他彻底被激怒了。“好!好一个与人心为敌!我今天就让你看看,在这铁岭,是我王彪的刀硬,还是你的人心硬!”
王彪下了一道毒令。他借口山中有“流寇”出没,需要“清山”,派了一队兵,把守了上山的所有路口。然后,他放出话去:三日内,若玄虚道长不主动“献”出诗碑,他就派兵上山,连碑带观,一并夷为平地!
一时间,龙首山上下,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城里百姓人心惶惶,都知道王彪是什么货色,说得出就做得出。一些胆大的年轻人想上山去保护道观,却被官兵的刀枪拦了回来。大家只能干着急,却束手无策。
玄虚道长把自己关在观里,三天三夜,没出门。有人以为他怕了,甚至有人传言他连夜逃走了。只有清风观里那个小道童知道,师父这三天,既没吃饭,也没睡觉,只是对着窗外的龙首山,时而抚琴,时而挥毫,神情平静得可怕。
第三天夜里,月上中天。王彪觉得时机已到,带着几十个精兵,手持火把和铁锤,气势汹汹地杀上了龙首山。他心里盘算着,今晚砸了碑,明天就抓不到任何把柄,大不了推说是“清山”时的误伤。
然而,当他和士兵们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只见观景台上,那块巨大的诗碑,竟然不见了!
“碑呢?我的碑呢?”王彪又惊又怒,一把揪住身边的小兵。
小兵吓得哆哆嗦嗦:“大……大人,我们一直守着路口,没人上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