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酸浆里的秘密(2 / 2)
王奶奶松了口气,用长勺轻轻推搅:“还是你脑子活,这法子我年轻时听老辈说过,倒忘了。”她往凝块里撒了把盐,“这就对了,酸姜水带点辛辣劲,能催着豆浆结得更紧实。”
豆腐压好切成块时,日头已经偏西。王奶奶把第一块豆腐放进周丫的小木瓢:“咱丫丫烧火有功,这块给你,蘸点酱油吃。”
周丫捧着瓢,小口咬着豆腐,嫩得差点吞了舌头:“比镇上买的嫩多了,还有点酸香味呢!”
张大爷挑了块方方正正的,用竹刀切成薄片:“我拿回去拌小葱,下酒正好。”他往竹篮里装了几块,“给河对岸的老周送两块,他上次送的烟梗粉还没谢呢。”
阿伟扛着半块豆腐往外走:“我去给李婶送点,她家娃病了,正想吃口软和的。”他脚步轻快,豆腐在托板上稳稳妥妥的。
赵铁柱看着大家分豆腐的样子,忽然找来个粗瓷碗,往里面装了块碎豆腐,又舀了勺滤出的乳清:“这乳清别扔,加点糖烧开,就是解暑的好东西。”他把碗递给周丫,“凉了再喝,比糖水还解渴。”
周丫捧着碗,看着棚里的人——王奶奶在腌豆腐乳,张大爷在编装豆腐的竹篮,阿伟回来时带了串糖葫芦,正分给大家——忽然觉得,这石磨边的烟火气,比任何香味都让人踏实。
夜幕降临时,磨香棚里还飘着豆腐的清香。王奶奶把腌好的豆腐乳装进坛子,封上泥:“过半月就能吃了,配粥最好。”
张大爷的竹篮里装着包好的豆腐,正准备往河对岸去,灯笼在手里晃出暖黄的光。“老周见了准高兴,他总说镇上的豆腐没咱这味。”
阿伟坐在磨盘上,啃着糖葫芦看赵铁柱收拾石磨,磨盘上的豆浆渍已经擦干净,只留着淡淡的豆香。“赵哥,明天咱磨点黑豆吧,做黑豆腐,听说更补。”
“好啊,”赵铁柱擦着磨杆,笑了笑,“再加点芝麻,磨出来更香。”
周丫躺在磨盘边的草堆上,小口啜着乳清糖水,看天上的月亮。月光落在石磨上,像撒了层银粉,远处的向日葵苗在风里轻轻摇,仿佛也在闻这满棚的豆香。
她忽然坐起来,举着小木瓢喊:“等向日葵结了籽,咱用葵花籽磨面做馒头,就着豆腐乳吃,肯定好吃!”
棚里的人都笑了,笑声混着豆香飘出棚外,融进温柔的月色里。石磨静静立着,仿佛也在回味这一天的忙碌——从晨光里的豆浆香,到暮色中的豆腐暖,平凡的日子,就这么在磨盘的转动里,酿出了最绵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