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摔芝麻引出的道理(1 / 2)
秋阳晒得磨香棚暖融融的,赵铁柱刚把新磨的玉米粉装袋,就见几个半大孩子涌进来,领头的是狗蛋,手里攥着根木棍,在磨盘上划来划去,把玉米面蹭得满地都是。
“你们咋来了?”赵铁柱皱眉,往旁边挪了挪袋子,“别踩着面。”
狗蛋把木棍往磨盘缝里一插,咧着嘴笑:“俺爷让俺来学磨面,说学会了能帮家里干活。”他身后的几个孩子也跟着点头,眼睛直勾勾盯着转动的风车。
王奶奶端着针线簸箕出来,见这光景笑了:“这是好事,咱这磨盘啊,也能当回学堂。”她往石桌上放了块玉米面饼,“谁学得好,这饼就给谁。”
张大爷蹲在磨盘边抽烟,看着孩子们围着风车转,忽然说:“当年我爹教我磨面,就用这盘磨,说磨面跟做人一样,得实打实,不能偷工减料。”他磕了磕烟袋锅,“要不,咱就办个‘磨盘学堂’,教娃娃们认粮食、学干活。”
赵铁柱摸了摸磨盘上的刻痕,那里还留着狗蛋划的印子:“行啊,就从认麦子和玉米开始,让他们知道嘴里的饭咋来的。”
教认粮食时,狗蛋指着高粱说这是玉米,惹得大家直笑。“这俩都是黄的,咋分啊?”他挠着头,把高粱粒往嘴里塞,“吃着也差不多。”
“差远了。”王奶奶拿起一粒高粱和一粒玉米,放在磨盘上,“你看,高粱粒瘦长,玉米粒圆胖,磨出来的面,高粱发涩,玉米发甜。”她往磨眼里各倒了点,“磨出来你们再看。”
磨出的面果然不一样,高粱面发红,玉米面发黄。可轮到孩子们自己磨时,又出了岔子——狗蛋往磨眼里倒豆子,倒得太急,豆子滚了满地,还卡进了磨盘的齿缝里。
“这咋整?”他急得直跺脚,想用手去抠,被赵铁柱拦住。
“用细铁丝慢慢挑。”赵铁柱示范着,铁丝顺着齿缝往下探,豆子“啪嗒”掉下来,“干活得有耐心,急了就出乱子。”
阿伟扛着捆芝麻秆进来,见孩子们学得热闹,把芝麻秆往地上一放:“谁能数出这秆上有多少芝麻荚,我请他吃炒芝麻。”
孩子们立马围过去数,数着数着就吵起来——有的说二十三,有的说二十五,争得脸红脖子粗。周丫也凑过去数,小手点着芝麻荚,数到最后举着小木瓢喊:“是二十七!我数了三遍!”
大家再数,果然是二十七。阿伟笑着往她瓢里装芝麻:“咱丫丫最细心。”
可狗蛋不服气,说周丫是蒙的,抓起芝麻秆就往地上摔,芝麻撒了一地。“你咋能这样?”周丫急得快哭了,“这是赵叔他们辛苦种的!”
赵铁柱没骂狗蛋,只是让他把地上的芝麻捡起来。“捡不干净,今天就别学磨面了。”他抱着胳膊站在旁边,看着狗蛋蹲在地上,一粒一粒地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