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节(2 / 2)
小南道:“有些话本是我不该说的。可是我又忍不住,如今看到你了我就说出来,不然不知下次见面又是什么时候了。穆姑娘,你不告而别,一走就是三年,公子在这三年里发动了全部人马找你,可就是找不到。公子日也找,夜也找,每日每夜的都在搜集关于你的消息。这样不辞辛劳的找下去,就是再坚强的人也会倒下去,有一日下大雪,公子就一个人站在雪地里,看着簌簌而落的雪花,满身都是白点。公子的面色发白,我们劝他进屋,可他就是不听,最终在雪地里昏了过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公子如此狼狈的样子,这样的公子和那个总是翩翩的公子很不一样,但我觉得这样才最真实。后来,因为连日的操劳加上几日几夜不睡觉未进食,公子大病了一场,连上朝都很少去。有一日,他突然对我说想去散散步,我不放心便陪着他去。然后走着走着,他突然对我说,‘你听,是婉儿的声音’,我当时只说公子是听错了,可公子不信,一路追随着声音而去,结果看到的是满山遍野大片大片火红的黑牵夷花。”
穆婉心里想,那个时候她不愿让任何人找到她,而冯异又有这个本事,能够封锁消息。既然冯异有意不让别人找到,任凭他唐衍再大的本事也是不可能的,况且唐衍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实际上在军营里。可是一想心里又发痛,他为什么这样的对待自己?那样还是唐衍吗?
可那毕竟是心里的想法,脸上还是淡淡的微笑,“我好困,我想去睡了,我睡哪个房间?”
中部Chapter51
更新时间2013-3-2119:09:05字数:4134
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所谓复道,便是三条路,中间一条是御道,两侧是臣子,侍者走的路。南宫在此前就存在,初为新成周城,是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而吕不韦精心经营,才使得此城规模雄伟。
刘秀定都洛阳,继续沿用此城,并且不断修茸,让它保持着繁华的景象。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东排的清凉殿是刘秀夏日中常待的地方。整个殿都被阴凉包围,对于炎炎夏日来说,十分爽快。荫的绿将火阳遮住,让殿中清新。金玉饰物,珠光宝气,在这殿里全都看不见。这可能是整个皇宫中最质朴的一个宫殿了。花花草草,鸟鱼画像在这座殿里随处可见,让人一看就觉得心情很好。加上殿中放了上好的清香,所以在里面一点也不觉得这是夏日。
议完朝事,经常还有大臣有需要单独晋见刘秀的事情要禀报,好几个大臣都排队在清凉殿外等候。
刘秀接见完一个之后又有另一个大臣。
昨天睡的迟,今日又连番的政事,刘秀已经有些疲惫,啄了一口茶,看着桌上的奏折,未擡眼,问:“殿外还有人等候吗?”
常惠回答:“禀陛下,只还有唐大人一人等候。”
“宣他进来。”
唐衍将手上的奏折奉上,常惠拿过,呈到刘秀面前。
刘秀打开竹卷,看过之后面上微显疑色,“收成的日子还未到。怎么,上次你不是和朕说军中的粮饷维持个三五个月应该不是问题,如今又稀缺了?”
唐衍跪坐于刘秀下首,道:“公孙述狡猾,蜀地难平,而冯将军此行又是决定打持久战。既然是持久战,军饷物资就是个问题。虽然如今夏日衣服够穿,可到了冬日还需再做袄子。臣又听说公孙述在招兵买马,扩大兵力,所以臣想,若是我军也扩大兵力才足以够打持久战。可这样一来,兵器,着装,粮饷这些必不可少的物资就又要增加。虽说近几年来税赋已经增加,可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只怕民心会失。谁不愿过上太平日子?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刘秀将竹卷卷起来,淡淡地问:“唐爱卿有何良策?”
唐衍微笑着说:“臣需要一张圣旨。一队可让臣亲自调动的兵马。公孙述与隗纯连成一派,其下部将又多善勇,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臣也想看着大汉胜利,所以臣愿亲赴战地,替陛下了解情况。”
刘秀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唐衍,似是在考虑他所说这话的真实性。
唐衍知道刘秀信不过自己,笑道:“陛下大可放心,臣的心思在陛终归是没有皇家军队来的有说服力。况且,当年臣做事并没有让陛下失望,陛下应该相信臣。”
半晌,刘秀眼中的不信之色逝去,渐渐换作了笑意,“好,朕答应你的要求。”
唐衍的笑意不变,向刘秀磕头:“谢陛下。”
刘秀挥了挥手,让唐衍退下。
正值正午,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池塘中的水犹如一塘死水,整个花园中也不见常爱乘凉的人,来往的奴婢太监都是面色匆匆,只想着快些走,好早些到达目的地,避开这让人心厌的大太阳。树枝上只有‘知了,知了’的叫声在提醒着人们,仿佛还有一丝生气。
唐衍却一人独步走在这大太阳下。步伐没有快,反而是在如享受这太阳般的惬意。阳光直射着大地,唐衍面朝着太阳光茫望去,没有微眯着眼睛,而是直看着太阳,唇边带着笑意。只差一步,他这么多年所受的苦,所做的努力都要有回报了。不过这差的一步,他已经迈了半步,只差那么一点点,他不允许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