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0(2 / 2)
“是啊,依我看这可能是他故意弄出来的,为的就是想让人觉得他大度,用来收揽人心。”康有为说道:“他这份作为,为的就是分疆裂土,实在是令人可恶”
梁启超吸了口气,忽然间他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康有为还是谭嗣同,虽说都是饱学之士,而且见闻多广准备推行维新,但他们都缺少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实践
是的,新法中也有工商,也有办厂建实业的想法,但事实上他们这些人却都没有操办过这种事的经验,所以见到李默让出这么大利益,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他当初听说时也觉得不可能,等见到了严复后,才渐渐明白,李默在意的根本不是这种在有些人眼中非常庞大的利润,要赚钱他有的是手段,要不然也弄不出这么大一支舰队,养活这么多的军队。
大家只看到,他让出了巨额的利润给别人,却没看到那三家工厂将吸收多少工人,让多少人家有吃有喝衣食无忧,能够创造出多少其他产业。
梁启超忽然觉得有些意懒,改变了话题问道:“谭兄,我这几日一直听人说澎湖在打仗,这是怎么回事”
说到台湾,康有为顿时忘记了刚才的话,连忙把台湾事件的起因说了一遍,谭嗣同更是气得直拍桌子,怒斥法国人的无耻行径,但说到交战情况,却全都摇了摇头不敢乐观。
“这么说朝廷还没有拿出任何对策不是还有南洋和福州水师吗为何不让水师出战呢”梁启超问道。
哎。
说到水师,两人同时叹了口气:“福建水师已经于三日前被法国人尽俘,所有兵舰都被扣押,南洋水师听闻之后,也吓得不敢再战,所以。”
“这么说,朝廷也无办法了”
康有为摇了摇头:“之前我见过皇上,他早已坚定此战必打的决心,已经下诏允许台湾组织民团抗敌,同时还要准备调集闽浙一带兵勇入台抗战,现在就是在等英国人的答复,看看能不能由他们派兵舰保护如台。”
“又是求英国人难道我大清连船都凑不出了吗”梁启超闻言,皱了下眉,忽然说道:“既求英国,为何不去找李默呢”
“卓如,你是不是糊涂了,英国人再对我大清不利,但毕竟远在欧洲,可李默呢他的水师就在旅顺,若是求他出面,你认为台湾还能回到我大清之手吗”
见到康有为如此排斥李默和太平洋军,梁启超遗憾的叹了口气,忽然起身:“两位,实不相瞒,卓如在旅顺时我已见过严复严大人,和他谈过,所以我这次不能在和两位一起共襄义举了。”
“卓如,你要去旅顺”
谭嗣同首先跳了起来,望着他张大了嘴吧,不明白一项坚持维新,并且还曾拜入康有为门下的梁启超,为何在旅顺待了几天,便改变了想法呢
梁启超没有点头,而是望着两人吸了口气:“广厦兄,或许你会觉得卓如是个小人,背信弃义,但我还想纠正下你的错误,旅顺口停驻的不是水师,是舰队,太平洋舰队”
“而且,你们无法想象当我登上那种巨大的战列舰是什么感觉”
“那个时候,我忘记了家国,忘记了新法,我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国家需要的到底是新法还是需要彻彻底底的改变”
“本来我不明白,但两位刚才说的台湾事已经让我想通,严先生说的很对,书生不带兵,却不能忘兵”
“任何新法,都必须建立在大炮的射程内”
“否则,就是空谈”
“所以卓如不想在这么空谈下去。”梁启超声音猛然高亢:“我想去哪里看看,去看看他们是如何脚踏实地带领吾辈走出这片天空”
“卓如,你可知你在说什么这里是北京,你刚才的话可是犯忌了”谭嗣同瞅了眼目光深深的康有为,提醒了他一句。
梁启超却不惧,微微一笑:“言不自由,事无自由,又谈何改革,谈何维新”
“可是。”谭嗣同还想再劝,忽然房门被猛地推开,只见康广仁忽然闯了进来,喊道:“哥,不好了,广州暴了”
“什么”
舰船篇二九二决斗吧,第二海军
二九二决斗吧,第二海军
“广州暴”
梁启超呆呆地听着康广仁带来的消息,整个人都有些傻了。
这怎么可能
之前在香港,他也接触过兴中会的一些人,但那时他深受康有为影响,觉得那些搞共和的人不切实际,尤其在国内民愚是个事实的情况下,贸然共和只会加剧动荡和分裂,被那些有心人利用。
一边是保皇立宪,一边是推翻满清自立共和,大家的理念水火不容,所以梁启超便和那些共和派越走越远。但正因为知道,了解过一段时间,他才觉得奇怪,要知道兴中会那些人两年前便筹措过一次起义行动,因为事败最后草草收场,很多人都流亡海外,在那次失败还历历在目的情况下,怎么能一下子又起义了
而且根据康广仁的描述,应该规模还不小,半个广州城都快被占了,足有一两千号人,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这么短时间内,他们哪来的枪哪来的那么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