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 第231章

第231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姜烟走上前,捡起其中一张。

还没来得及多看,眼前的曹雪芹却在慢慢老去。

他偶尔会擡起头,浑浊的眼底满是茫然,也会露出乞求的神色。

只是,世间没有拯救他的神,只能与一个个墨字相伴。

“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姜烟低头看手里的纸,上面是硕大的几个字写成的一句话。

每一个字端正,却又在最后收笔的时候展现出一点锋芒和愤然。

姜烟只站在屋子中央,觉得脚都快被冻得没有知觉了。

北京的冬天真的很冷。

曹雪芹的每一个字,也都流淌着血泪。

姜烟觉得自己从未走近过曹雪芹的扬州残梦,也未曾走近过他的北京寒冬。

就在姜烟想要走近的时候,那些纸张里却传出一阵阵娇俏的笑声。

犹如她初入幻境的时候,花窗下的笑。

一个个巧笑嫣然的女子走出画纸。

她们像是被金色的线勾勒出来的仕女,却依然能看出双眼的灵动和坚毅。

这些女孩子,在这个冰冷的屋子里欢快的赏花看雪,写诗作对。她们各有心思,却又透着独有的灵气。

这里不是曹雪芹梦中的西园,也不是书里的大观园。

可这些女孩子,被曹雪芹赋予了鲜活的灵魂,守在冰冷的房子里,陪伴着他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姜烟捧着那张纸,上面的字却怎么也不敢忘。

或许,曹雪芹从未想过自己能写出一本惊世之作,让几百年后的人依然在为他骄傲着。

也没有写什么批判之语。

只是将“真”娓娓道来。

其他的,就留后世评说吧。

姜烟把那张纸轻轻放回炕桌上,看着眼前这个满是皱纹,沉醉在自己世界里的男人。

他的脸上找不出一丝一毫从前的影子。

那个戴着璎珞喝六安瓜片的少年,仿佛也成为了姜烟的一场梦。

随着那些灵动的女孩子骤然崩散,一个个定格在最美好的时候,曹雪芹的幻境也渐渐崩塌。

姜烟没有留恋,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入下一场幻境。

——

甫一进来,姜烟就差点被竹子给埋了。

知道郑燮爱竹,但是没想到这么喜欢。

拨开面前的竹子,姜烟一擡头就看到一个小屁孩儿拿着一根竹子站在她面前。

还奇怪这是不是巧合,就听小孩歪着头说:“姜姑娘也如此喜竹?竟要与竹共卧?”

作者有话说:

其实原本的大纲里是想要把红楼也套进来写的。(我考虑过不写跟红楼有关的人或者事。跟政治有关的不能写太多,可是清朝的文学实在是避不开红楼,我就还是加进来了。)

但是,控制不住。(我个人的问题。)

首先不说书的本真,红楼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群像,而群像也一直都是我写不好的地方。其次,我最多算是红楼读者,对于那些真心喜欢红楼的人来说,我对红楼的了解浅显得可以,我不觉得我能在解读红楼这件事情上能写出什么很精彩的内容。所以就把重点放在了曹雪芹的身上。

至于“曹雪芹”究竟是什么人,我这边还是按照现在一般认为的作者来写。至于其他人的猜测和证明,这毕竟还没有得到官方普遍的认可,所以暂时就先不考虑了。

我一直都认同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一个作品有了二创,那它就从灵魂到拥有了骨肉。

红楼、聊斋这类书都是作者赋予了它们灵魂,后来人填补了血肉,而衍生创新则给了许多遗憾一个圆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