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1 / 2)
◎*二十四史中的《汉书》,最初便是诞生在这样的院子,这样的一家中。◎
第二次幻境开启。
姜烟原以为自己看见的应该是三兄妹中最为活跃的班超。
可令人意外的是,她见到的人竟然是寡言少语的班固。
“姑娘很意外?”班固放下手中的笔,模样也是他年少时的样子。
不等姜烟反应,班固就垂下眼眸,突然道:“想来,是执念。”
“执念?”姜烟怔然,不懂班固这是什么意思。
“小妹终究是完成了自己心愿,或许有所不同,但完成了。二弟在西域的那些年也是一展抱负。唯我,终我一生,不得所愿。”
少年时的班固脸上出现与他此时年龄不相符的沉默哀叹。
姜烟不解:“可您不是在写汉书的时候才去世的吗?”
这也是“不得所愿”?
班固轻笑,认真的对姜烟说:“我是个俗人,我这一生惟愿仕途。”
他从来都不是什么有大志向的人。
与众生历史,他就是个小人物罢了。
一个,对仕途渴望,希望自己不堕祖上荣光的小人物。
姜烟抿着唇,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这么直白的说明自己就是为了仕途,为了当官的人真不多。
至少姜烟遇见的就很少。
大多总要给出一个理由,要么觉得自己才高八斗,若是做官定然能为天下为百姓做点什么。要么就是觉得世道艰难,应当出力。
姜烟并不会觉得这些想法的人步入仕途不好。
只是冷不丁的遇见一个这么直白的表示自己就是为了做官,还因为仕途不顺而产生执念的班固……
有点新鲜。
班固也不在意姜烟的看法和眼神。
他从前就是太在意了,所以到如今执念几乎让他不得解脱。
班固带着姜烟往里走,说:“我自幼遇见的人都告诉我,我的父亲有多厉害,是如何的大家。我的伯父是如何受人敬仰。我的姑祖母是如何为女子表率。”
“我亦想做个被夸赞的人。”
班固并不掩饰自己的虚荣。
他是人。
又不是圣人。
生活在一个周围都是赞誉的环境里,家里无论是谁都被称赞。
班固有这个念头并不奇怪。
姜烟也能理解。
家庭的确是很多孩子的启蒙。
只是令姜烟没想到的是,原以为会见到一个年幼的班超,却不想如今的班超竟然比班固还要高半个头。
班超穿着一身浅色衣裳,手里捧着书,乖乖走到班固面前:“大哥。”
但这样乖巧的模样也只维持了几秒。
很快班超就略微扭了扭身,说:“许久不曾这么规规矩矩的,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班固比班超略矮一点,倒是不好伸手教训,只皱着眉提醒他:“莫要作乱,以免影响了姜姑娘的任务。”
姜烟走在后面笑容僵硬。
原来还真有人这么认真的执行任务。
从前接触的那些人,要么放飞自我,要么直接融入自己年轻时候的一幕幕,虽然也都配合着,但多少回有些“穿帮”的情况,姜烟剪辑的时候当然会把这些内容剪掉。
只是上交给那些教授们的可就不是了。
“是——”班超拉长了嗓音,规规矩矩的站好。
实在是难以想象,活泼好动的班超在小时候竟然会是这么安静的模样。
“你们相差不大?”姜烟到现在才后知后觉的想起,班超和班固这兄弟俩似乎……是同一年出生。
可又没有任何记载证明他们是双胞胎。
所以……
“不错。兄长比我大几月。”班超笑道。
两人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姜烟所想的那么在意。
什么嫡庶之分,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是考量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以及是否可以作为班家人的标准。
班超显然还是沉不住气,带着姜烟往里走。
虽然班家名人辈出,自班婕妤起便是名门,可经过两汉乱世,班家就算再有底蕴,到班彪手中的时候也落败得七七八八。
如今班彪虽为官,可家里要说多富裕还真没有。
至少姜烟见过了古代那么多名门,班家清贫也算是能排上号的。
班超和班固指着几间屋子说明是做什么的。
按照他们如今还刚过姜烟腰部的年纪来看,班昭自然是还没出生。
屋子不大,院子也很小,几分钟就能转一大圈。
路过一间屋子的时候,就听见里面传来几声咳嗽,男人声音低沉,隔着门窗轻声唤道:“固儿?超儿?进来。”
兄弟俩对视一眼,两双眼睛亮起来。
“爹!”
班固走在前面,班超紧随其后。
兄弟俩推门进去,满脸欢喜。
坐在案后的班彪身材消瘦,两颊甚至都凹陷下去,只一双眸子还透着明亮。
一旁的窗外是一棵青葱的柏树,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你们又成日去玩。”班彪不赞成的看了兄弟俩一眼,又瞥向班超:“定然是你。”
班超不乐意了,噘着嘴小声嘟囔:“这还什么都没发生呢,您怎么就那么肯定是我?”
班彪轻咳几声:“你大哥性子沉稳,若是给他一些时间,他宁肯看书也不愿意挪一下。倒是你,成天上蹿下跳,若不牵着你好好读书,非像个猴子似的窜上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