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两人登上马车,车轮缓缓转动,渐行渐快,碾过一地细碎朦胧的月光,向沈宅的方向驶去。
~~~~~~
沈宅亮着灯,马车在院门外停下,车夫收下车钱,便呦呵一声挥鞭驱着车离开。
这是沈瑜今日特意租的马车,平时主仆几人为了省银钱,依然是走路去铺子。
走到宅内,沈瑜看到堂屋内还亮着灯,便知道母亲还未歇下。
因着宅子房间少,自秋霜来了以后,只能与春燕挤在一间房内休息,沈瑜叮嘱秋霜早些去歇下,她则轻擡脚步去了堂屋。
还未走到内室,沈瑜听到里面又传来母亲几声闷咳,接着沈睿的声音传来:“娘亲,把药喝了吧。”
芊芊细手掀开内室的帘子,沈瑜几步走到母亲的床前,轻柔地喊道:“娘亲。”
说完,又习惯性地揉了揉沈睿的头顶,沈睿已经是半大的小伙子了,总是被阿姐当做小孩子看待,他不满地哼了声,擡手将沈瑜的手拨到一边。
刘氏看到沈瑜回来,脸上的神采顿时鲜活起来,她将喝空的药碗递到沈睿手里,关切地问道:“今日脂粉铺子开张,效果如何?”
沈瑜坐在一旁,笑着将铺子售卖的情况说了一遍。
“没有料到会卖的这样好,进的脂粉所剩不多,明日还得去于老板那里再进些货过来。”
刘氏担心她受累,叮嘱道:“铺中若有盈余,就雇人来打理,自己每日盯在那里太费心神了。”
沈瑜正有此意,不过脂粉铺如今刚刚开张,以后的盈利如何还不能确定,凡事都得她亲自过问才行。
“母亲放心,”沈瑜为母亲掖好薄被,摩挲着母亲的掌心,笑说:“从今日的情形来看,这脂粉铺应该比食铺进项更多,女儿再加把劲,兴许年底之前挣的银子能买一所新宅子。”
如今租赁的宅子太小了,主仆几人住起来紧紧巴巴的。
刘氏还未出言,却猛咳了一阵,沈睿忙倒了一盏茶递过来,沈瑜递到唇边让母亲喝了,刘氏的喘息才平静下来。
沈瑜微微皱眉:“娘亲前一阵不是吃了药已经大好了,这两日怎么咳嗽又加重了?”
沈睿指了指药碗中的渣底,说:“娘的药方中有一味夏石斛,我前几日去瑞安药堂抓药,伙计说夏石斛没有了,只得另换了陈皮,不过药效远不及夏石斛。”
沈瑜此前抓药时也曾听药堂的伙计说过夏石斛存量减少且不好进货,当时并未在意,想不到如今药堂竟然没再补足。
沈瑜道:“我明日托人到山阳县去买些回来。”
从乐安县去府城和去山阳县的距离差不多,但乐安有一支经常往返山阳县的商队,每三日便有一个来回。
乐安的百姓也会时常花几个铜板托商队带货送信,而且这夏石斛乃是山阳县特产的药材,若是连山阳县都没有,其他地方更难买到了。
刘氏看着眼儿女如此孝顺体贴,又是欣慰又是难过,她想起被流放的夫君,眼圈突然红了。
若是相公沈清卓没有被流放,也许早已经为沈瑜寻觅了一位好夫婿,嫁到富贵人家或者官宦人家做娘子,哪里用得着这样抛头露面四处奔波。
沈瑜却不以为意,看到母亲眼眶微湿,便猜想到母亲兴许又是思念父亲,于是说了几个今日好玩有趣的事逗她开心。
待刘氏有了困意,让她姐弟俩个早点回去歇息,沈瑜方才与沈睿出了内室。
走出堂屋,沈瑜看了眼沈睿,问道:“最近在学堂进学如何?可有把握通过县试?”
沈睿点头,此前他贪玩不堪,自阿姐开始为家里的生计忙碌后,他也像突然开窍了一样,每日认认真真的习字看书,他信誓旦旦的保证:“阿姐放心,四月的县试,六月的府试,八月的院试,我都有把握。”
通过县试才能参加府试,若是顺利通过院试,便是正儿八经的秀才身份了。
秀才难考,况且沈睿才十三岁,沈瑜不想弟弟有太多压力,她刮了刮沈睿的鼻子,说:“尽力即可。”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