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2 / 2)
甄皇后安抚道:“陛下派人围了东宫,太子和太子妃眼下无虞,你即刻启程离开。明日一早我便回宫,放心,东宫禁卫忠心太子,我手下也有得用之人,无论如何总能保下两人的。只要宸儿安康,我们便无后顾之忧。”
她从嬷嬷手里拿过一道明黄的卷轴,道:“这还有一道皇后懿旨,我虽出身甄氏,倒也颇有几分贤名,朝中清贵大臣多少会卖我几分薄面。这道懿旨你留着,兴许日后用得上。”
束云给甄皇后磕了个头:“奴婢多谢娘娘。”
夜色浓重,他们不敢掌灯,只有晦暗不明的月牙散着微薄的光,几乎看不清前路……
姬昊看着暗探拿回的情报,眼神仿佛淬了毒。
从姬元煦入西北同赵家人有接触开始,江南、秦阳,一桩桩一件件,背后都有赵家人的影子。
“元煦从一开始就和赵家人在一条船上了,可笑我居然还担心让赵珩回归皇室会影响元煦的太子之位,没想到……没想到……”
姬昊低低的笑起来,声如鬼魅,他指着那些密信,笑着对杨泉说:“没想到他们一个一个都把朕当猴儿耍了,我那么信任他,甚至力排众议替他筹谋婚事,让赵家军成为他的后盾。朕掏心掏肺的待他,他又是如何回报朕的!那个连面都没见过的隐太子,他奉如神祗,他眼里心里可还有我这个父皇!”
怒上心头,姬昊喷出一口血来,鲜血暗紫甚至有些发黑,他害怕了:“快,快传太医,有人给朕下毒……一定是太子,太子要弑君谋反!”
他声音尖锐,惊怒交加:“太子要谋反!”
“陛下!”杨泉看着近乎疯魔的姬昊,忙跪倒在地,膝行上前,苦苦劝道:“陛下,太子殿下乃仁孝之人,这段日子发生这么多事儿,陛下却从未过问太子殿下,又如何知道殿下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殿下是您的嫡长子,殿下常说他能走到今天,大周能有今日之鼎盛,都因陛下教导有方,信赖有加。他不是隐太子,陛下也不是先帝。陛下仔细想想,太子若倒了,获利的是谁!”
杨泉眼眶含泪:“二皇子殿下已病入膏肓,听说他府上已开始准备后事了……”
太子、二皇子都没了,便只有贤妃肚子里尚未成型的胎儿。
“刘氏……”姬昊发抖的手紧握成拳:“隐太子一案刘氏有参与其中。”
杨泉拼命点头:“是啊!刘氏不甘沦为新法碾过的烟尘,不想家族消弭,过去是如何针对隐太子的,今时今日也定会炮制当年手段,构陷太子殿下呀!”
姬昊闭了闭眼,透过发黑的血液,他似乎又看到了常在梦境中辗转的隐太子,想到了当年血流成河的东宫。隐太子倒了,大周没落了,可刘氏依旧是贵族。
“但赵珩抗旨出城,这是不争的事实。他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不尊号令,却又坐拥西北十万大军,你叫朕如何安心。你敢说他丝毫没有反叛之心?”
姬昊双目赤红,瞪着杨泉:“你适才也说了,元煦不是当年的隐太子。因为只要他想,便可颠覆朝纲,成为新皇。”
杨泉手指骤然蜷缩:“陛下,只要查明真相,让罪魁祸首得尝恶果,一切都会安稳下来。东宫不会流血,大周朝堂不会政变,陛下依旧是陛下,太子依旧是太子。莫要中了奸人的计谋啊!”
“杨泉,你从前从不过问政事,也从不多一句嘴。可自从赵珩入国都,隐太子一案被掀起之后,你的话变多了。”
杨泉纳首拜道:“老奴跟随陛下多年,字字句句发自肺腑,都是为陛下,为大周考虑啊。”
姬昊有些烦躁的挥了挥手:“你下去吧,唤周太医来。”
杨泉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触碰到姬昊冰冷的眼神,只觉浑身血液瞬间凝固。他知道,眼前的人已入了心魔,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再听不进旁人的话了。
周太医照例检查了姬昊的身体,又细细辩了辩呕出的黑血,躬身回禀道:“陛下的脉象目前看来并无异样,但呕出的血色发黑,又确系中毒之兆。臣猜测此毒为慢性毒药,一时间还看不出苗头。有幸陛下身体大好,这毒一时间还伤不到陛下根基。请陛下给臣一些时日,臣必早日替陛下拔除毒素。”
姬昊脸色沉了下来,待周太医走后,他吩咐密探:“彻查皇宫,务必查到毒源所在。”
紧跟着他又唤来徐敬:“东宫属臣,尽数□□,无诏不得擅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