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分别(1 / 2)
卫玉其人不但懂得兵法军略,而且武艺高强,擅使刀剑。而世瑶在见了卫玉高超的武艺之后,自觉不如卫玉,便也在府中时常向他请教武艺。因为习武需要特意打熬筋骨,万万近不得女色,世瑶便有了借口尽量少与王妃刘清梧同房。也因为有了卫玉的陪伴,世瑶才略微缓解了王府之战因为蓟川郡王符世瑶和王妃刘清梧婚姻不协的不适感。
虽然世瑶不曾亏待王妃刘清梧,但清梧始终觉得身边孤寂。但刘清梧也是清高之人,虽然孤寂但也不和寻常人牵涉,每日除了在府里学习整理家务就是每日进宫晨昏定省看望宫中长辈们。而皇后顾雅桐虽然对于蓟川郡王感情一般,但是却对蓟川郡王妃很是喜爱,不仅经常要清梧陪她喝茶散心,而且还把她最为喜爱的青玉凤凰流苏钗送给清梧。据说这根的青玉凤凰流苏钗可是
尤其喜欢久而久之,宫里人都对于蓟川郡王妃刘清梧并不陌生。
而在宫中,刘清梧也是一以贯之的清高,因此除了袁瑛之外,也没有其他宫女太监和她交好。虽然袁瑛怨恨命运无常让世瑶居然娶了刘清梧为世瑶正妃,但是她知道蓟川郡王妃刘清梧上一个情致高雅不俗的淑女,并且对她很好,因此她也和蓟川郡王妃刘清梧渐渐也有了交情。因为刘清梧对于女红不熟悉,袁瑛也时常再得闲的时候帮这位王妃娘娘做做女工。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鲁王世玮,晋王世琪,顺德郡王世璜,蓟川郡王世瑶这四位王爷对待他们的明媒正娶的妻子都不怎么热情。因此刘清梧以为这只是大秦帝国皇室婚姻的常态罢了。毕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怎么可能一开始就非常圆满无缺呢!因此她更没有怀疑自己在宫廷中唯一的好朋友袁瑛和自己丈夫曾经有一段情。况且如今世瑶已经基本上和袁瑛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之间就更没有什么蛛丝马迹让人察觉了。
本来袁瑛以为这般的日子就这样平静而暗流涌动地过下去,虽然枯燥苦涩到一眼望到了头,但总比之后的波涛汹涌强很多。殊不知大秦皇帝符烈钧的一道圣旨就莫名其妙的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当听到皇帝要他到帝国的东北部蓟川府就蕃的圣旨时,一向在紫禁城中娇生惯养的符世瑶难过得差不多昏倒,只是王妃刘清梧却在扶住堪堪倒地不起的蓟川郡王殿下后代郡王殿下从容不迫地接了父皇的雷霆雨露。
圣旨规定今年腊月初七蓟川郡王殿下整个一府人就要京城前往封地蓟川府,只是郡王殿下因为乍然听说要和父皇长久分离,因此一直心怀抑郁,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
而蓟川郡王府离开前的所有人情世故和行李安排都由王妃刘清梧和卫玉高平这些人全权处理不提。当然袁瑛因为怜悯刘清梧一个人打理王府的不容易,索性特意帮了她不少忙。平心而论,王妃刘清梧未出嫁之前也是娇生惯养大的千金小姐,她也是第一次处理这般繁杂的事物。因为每日忙碌,原本梳理的整整齐齐的鬓发也有一丝散乱。只是她的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反而更加倔强,似乎很想为蓟川郡王殿下做好这件就蕃的事情。看到这一幕,袁瑛更加知道,清梧是一个好女子,世瑶理应好好珍惜。
离别时候,除了皇帝派来的贴身大太监如团儿例行公事的送上一送,也没有什么人去送别符世瑶这个一件被皇帝发配边疆日后也没有什么政治前途的落魄皇子。
在说了几句很是敷衍的场面话之后,入团儿就带着一群小太监急匆匆的就走了,只留下催促蓟川郡王夫妇及时离开的主管太监。而世瑶和清梧对于如团儿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很是厌恶,如今走了正好松了一口气。
世瑶不愿意示弱,便要转身离去。只是偶尔一瞥就看到暗沉天色下紫禁城的红墙金瓦,一想起此生都不能回京,世瑶就忍不住泪如雨下。反而是面容沉静从容的刘清梧试图拉着他冰凉的手想要给他什么安慰。毕竟刘清梧从小在西边长大,在京城时间不长,乍然离去并无任何哀痛。
因为心情沉郁,因此整个天空都是阴沉沉的。
而就在昏暗的阴云之下,清冷的北风也呼啸而过,将世瑶和清梧的披风吹起。
世瑶凝望了许久,终于在确定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来送他们夫妇之后,就要顺势拉着刘清梧的手离去。
就在这时,一道身披雪白披风的纤细人影带着一个包袱急匆匆地赶来,而初冬刺骨的寒风将她的披风的一角和一缕漆黑的鬓发吹起。
等到那人走近之后,刘清梧才发现原来是袁瑛特意赶来送他们夫妇二人。
看到这一幕,世瑶和清梧纷纷感觉大喜过望,即使是心态比较平静的刘清梧也忍不住留下激动的泪水,一想起到了蓟川之后再也见不到她在紫禁城唯一的好朋友袁瑛之后,她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