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抗疫成功(1 / 2)
虽然赵大勇对疫情的处理并不陌生,但毕竟药物严重缺乏,这是致命的缺陷。好在有军区医疗队的到来,他们带来了磺胺等药物,如同在无尽的黑夜里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虽然光芒有限,却精准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独立团上下,从团长赵大勇到普通一兵,再到根据地的每一位乡亲,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投入了这场对抗无形之敌的战斗。
灭鼠灭蚤的行动规模空前。战士们以班排为单位,配合民兵和群众,对驻地方圆十几里的区域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
草垛、屋角、炕洞、鼠穴……任何可能藏匿老鼠和跳蚤的地方都不放过。火把成了最有效的武器,浓烟夹杂着艾草和硫磺的气味,笼罩着一个个村庄和营地。
尽管方法原始,但这种全民动员的物理清除,极大地破坏了鼠疫杆菌的传播链。
水源地被严格看守起来,并树立了醒目的警示牌。部队和群众的生活用水一律必须烧沸后方可使用,这条纪律被严格执行,违反者将受到严厉处分。
张婉茹队长和老周医生带领的卫生队,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各个隔离点之间。他们不仅救治病人,更重要的任务是监督防疫措施的落实,培训更多的临时卫生员。
赵大勇和牛剑锋几乎很少回到团部。赵大勇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他的镇定和果敢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民心。
一次,小王庄的隔离区发生了小范围的恐慌,几名村民试图强行离开,赵大勇闻讯立刻赶到,他站在路口,没有带枪,只是用沙哑却坚定的声音说:
“乡亲们,我赵大勇就在这里,和你们在一起!鬼子想用这种龌龊手段吓倒我们,办不到!跑出去,只会把病传给更多的人,正中了鬼子的奸计!我们独立团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乡亲!”
他的话像定海神针,平息了骚动,人们默默地回到了各自的岗位,继续与瘟疫抗争。
牛剑锋则发挥了政治工作的优势。宣传队的队员们编演了快板、活报剧,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鼠疫的可怕和防疫的重要性。
“防疫三字经”、“灭鼠歌”在根据地迅速传唱开来。党员干部带头清理环境、照顾病人,他们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动员令。
军民之间的鱼水情在这场灾难中愈发深厚。战士们把自己舍不得用的干净纱布口罩让给老乡;乡亲们则把家里仅存的鸡蛋、粮食想方设法送给身体虚弱的伤病员和没日没夜工作的卫生员。
时间一天天过去,牺牲仍在发生,每天都有生命逝去,但新增病例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了,从高峰时的每日数十例,逐渐下降到个位数,最终,在疫情爆发的第三周后,小王庄和发病连队驻地首次报告了“零新增”。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转折点。
又经过近一个月的严密防控和艰苦卓绝的努力,独立团辖区内的鼠疫疫情终于被彻底扑灭。
代价是惨重的:独立团牺牲了二十七名战士(主要是最初感染的那个巡逻分队和炊事班人员),小王庄及附近村庄共有超过一百名百姓死亡。
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根据地上空弥漫着悲怆的气氛。
但是,他们胜利了。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方法(在有限条件下)、军民的团结以及后方的大力支援,成功地挫败了吉田武夫发动细菌战、制造大面积恐慌和毁灭的恶毒计划。
独立团的筋骨在这场炼狱般的考验中,非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变得更加坚韧。
团部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哀悼在日军细菌战中牺牲的军民。没有哭声震天,只有无声的泪水和攥紧的拳头。
赵大勇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经历劫难后更加坚毅的面孔,沉痛而愤怒地说:
“同志们,乡亲们!这笔血债,我们记下了!这是日本法西斯犯下的又一桩反人类罪行!它只会让我们更加清醒,更加团结!血债,必要用血来偿!我们要用更猛烈的战斗,更彻底的胜利,来告慰死难的同胞!”
追悼会变成了誓师会。悲愤化作了滔天的怒火和强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师部和军区高度重视此次细菌战事件。一方面,将独立团成功防疫的经验总结成材料,迅速下发至其他兄弟部队,以提高全军防范日军细菌战的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秘密渠道,将日军使用细菌战的证据(包括侦察排找到的特殊陶罐碎片、实验室检测报告、受害者证词等)设法透露给国际社会,虽然过程艰难且效果受限,但这是揭露敌人罪行、争取国际舆论的重要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