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623章 弟弟妹妹结婚

第623章 弟弟妹妹结婚(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1975年的冬雪,给北京的胡同披上了一层素白轻纱。

东四十二条那处二进院里,石榴树枝桠上积着薄雪,朱漆大门上早已贴上了烫金的“囍”字,与胡同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交织,酝酿着一场热闹非凡的年关喜事——赵晓琳、赵晓萱、赵晓阳三兄妹,将在这一天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婚房正是赵家大哥赵国强早年为他们购置的三处四合院。

赵国强今年已三十一岁,是兄妹几人中年纪最大的,父母仙逝后,家里的大小事全靠他撑着,如今弟弟妹妹们都要成家,最操心他终身大事的,莫过于大伯、幺爸,还有三位姑姑、三位舅舅,大伯娘和幺爸娘,这些年总把他的婚事挂在嘴边。

这场集体婚礼的缘起,始于大半年前中美田径友谊赛的赛场之外。

赵晓琳的爱人叫陈致远,是国家队男子中长跑队的队长,比她年长两岁,身高一米八二,身形挺拔如松。

陈致远的父亲叫陈建军,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资深田径教练,母亲叫李淑敏,是市三中的语文老师,家庭氛围温和而开明。

陈家还有一个小女儿,是陈致远的妹妹陈致雅,今年刚满十八岁,在中学读高三,活泼开朗,常跟着哥哥去训练场,早就把赵晓琳当成了未来嫂子。

两人相识于1973年的全国田径集训,彼时陈致远刚打破男子3000米全国纪录,而赵晓琳早已是享誉国际的中长跑女王。

训练场上,他佩服她对节奏的精准把控,她欣赏他训练时的坚韧执着;

休息时,两人常坐在训练场边的石阶上,从训练技巧聊到未来规划,从家乡趣事谈到人生理想。

陈致远记得,有次赵晓琳为了打磨5000米最后一公里的冲刺节奏,连续加练到深夜,他默默在一旁递上水和毛巾,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成了无声的陪伴。

1975年波士顿马拉松夺冠后,陈致远在长安街的路灯下向她表白,手里攥着一枚用训练津贴买的素银戒指:“晓琳,我想和你一起,在跑道上并肩奔跑,也在生活里相守一生。”

赵晓琳望着他眼里的真诚,笑着点了头,口袋里那枚陪伴她多年的竹编水车,仿佛也在轻轻晃动,为她祝福。

赵晓萱的爱人是同队的短跑选手林浩,与她同龄,身高一米八五,浑身透着阳光爽朗的气息。

林浩的父亲叫林卫国,是北京军区的体育干事,母亲叫张慧,是军区总医院的护士,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叫林峰,今年十五岁,在体校练习跳远,立志要像哥哥一样成为短跑健将。

从小在军营长大的林浩,性格直率又体贴,两人是赛场上的老对手,也是训练中的最佳搭档。

从1968年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开始,他们就常常在100米、200米决赛的赛道上相遇,一次次的比拼让彼此愈发熟悉。

林浩记得,有次训练中赵晓萱不慎扭伤脚踝,是他背着她去了医务室,每天帮她热敷、按摩,陪她进行康复训练;

赵晓萱也记得,自己打破世界纪录时,林浩是第一个冲上来为她喝彩的人,眼里的骄傲比自己夺冠时还要浓烈。

1975年中美田径友谊赛北京站结束后,林浩在训练基地的银杏树下向她告白,手里捧着一束刚从院子里采摘的野菊花:“晓萱,你的速度惊艳了世界,而你这个人,住进了我的心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