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疯批王妃今天也在拆系统CPU > 第183章 异界炊烟与隐世之村

第183章 异界炊烟与隐世之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村尾的猎屋果然颇为偏僻,靠近山脚,周围树木丛生,显得有些冷清。屋子不大,是单间的木石结构,里面落满了灰尘,结着蛛网,除了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和一个石头垒的灶台,几乎空无一物,但屋顶和墙壁还算完好,遮风避雨没问题。

“就是这里了,你们自己收拾一下吧。晚点我让家里婆娘送点被褥和吃食过来。”张猎户说道,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一些。

“多谢张大哥,李三哥。”姜黎再次道谢。

两位猎户点点头,又看了辰儿一眼,这才转身离开。

关上吱呀作响的木门,隔绝了外面的视线,姜黎才长长舒了口气,感觉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刚才面对整个村子的审视,压力非同小可。

“娘,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们?”辰儿敏感地察觉到了那些目光中的异样,小声问道。

姜黎缓缓蹲下身子,温柔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发,轻声安慰道:“宝贝,不是大家不喜欢你哦,只是我们这样突然出现在这里,大家会觉得有些奇怪和小心罢了。别担心,咱们就安心住下,不去招惹别人,时间久了,大家自然就会习惯的啦。”

姜黎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深知那身铠甲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必须得赶紧想个法子把它给处理妥当。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把这个临时的家安顿好。

她让辰儿在门口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歇息,然后自己便开始动手收拾起这间猎屋来。姜黎的动作十分麻利,只见她随手捡起几根树枝,三两下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扫帚,然后迅速地清扫起屋内的灰尘和蛛网来。

接着,姜黎又快步走到溪边,打了一桶水回来,仔细地擦洗起灶台和床板。而辰儿也没有闲着,他努力尝试着运用那微弱的引力操控能力,帮忙将角落里一些比较重的碎石块“搬”到门外去。尽管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累得他那张小脸都有些发白了,但辰儿却干得格外起劲。

就在母子二人忙碌时,木门被轻轻敲响。打开门,是张猎户的妻子,一个面容和善、身材粗壮的妇人,抱着两床虽然陈旧但洗得干净的棉被,手里还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粗面饼子和一碗咸菜。

“大妹子,初来乍到,先将就一下。”张嫂说话很爽利,目光在收拾过的屋子和辰儿身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没多问,放下东西便要走。

“张嫂,太感谢了!”姜黎连忙道谢,趁机拿出之前从数据空间带出来的、一块品质一般的荧光矿石(已失去大部分能量,更像漂亮石头)塞给张嫂,“一点小东西,不成敬意,给孩子们玩吧。”

张嫂几番推辞之后,终于还是收下了那块石头。她定睛一看,只见那石头在昏暗的光线下竟然散发着柔和的微光,这实在是太稀奇了!张嫂不禁喜出望外,态度也比之前更加热情了几分,说道:“哎呀呀,这石头可真是个稀罕物啊!妹子,你放心,以后有啥缺的就尽管跟嫂子说!明天嫂子我带你去认认那溪水井在哪儿!”

待张嫂走后,姜黎和辰儿便就着那一小碟咸菜,分食起了那几块粗面饼子。这饼子虽然口感有些粗糙,但却充满了粮食的实在感,让早已饥肠辘辘的两人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满足。

夜幕渐渐降临,山里的夜晚格外寂静,除了风吹过树林时发出的呜咽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便再无其他声响。姜黎在屋子里四处翻找,终于找到了一些油灯芯草和一点动物油脂。她灵机一动,将这些材料拼凑在一起,做成了一盏简易的油灯。当她点燃油灯时,昏黄的光晕顿时照亮了整个小屋,给这个原本有些阴暗的地方带来了一丝温暖。

辰儿躺在铺了干草和棉被的木板床上,很快就睡着了,今天他消耗太大。小小的身体蜷缩着,那身铠甲在睡眠中似乎更加贴合,微光如同呼吸般缓缓流转。

姜黎坐在床边,就着灯光,仔细端详着手指上的玄铁戒指,低声唤道:“萧景珩?”

戒指微微温热,传来回应:“我在。此地能量环境稳定平和,对我恢复有益。刚才我已初步扫描过这个村落,未发现明显的能量异常或科技造物痕迹,像是一个普通的、与世隔绝的古代农耕聚落。”

“普通吗?”姜黎微微蹙眉,“可我总觉得,那老族长和村民,看到辰儿铠甲时的反应,除了警惕,似乎还有一点……别的什么?像是……一种隐藏得很深的惊疑?而且,他们提到后山禁地……”

“你的直觉或许是对的。”萧景珩沉吟道,“我的深层扫描受到此地某种天然力场的干扰,无法渗透太远,尤其是后山方向,干扰更强。这个屯子,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更加小心。”

姜黎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熟睡的辰儿身上,忧心忡忡:“这铠甲太显眼了,终究是个麻烦。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变得……普通一点?”

“我可以尝试构建一个光学伪装层,模拟普通布料的视觉效果。”萧景珩说道,“但这需要持续消耗能量,而且若遇到剧烈冲击或能量探测,可能会失效。”

“总比现在这样好。”姜黎下定决心,“明天就开始吧。我们先在这里安稳下来,等你恢复更多力量,再想办法弄清楚这个世界的情况,寻找回去的路。”

就在这时,屋外远处,隐约传来了一阵奇异而低沉的……吟唱声?那声音古老、苍凉,似乎混合着某种独特的韵律,伴随着若有若无的鼓点,从后山的方向随风飘来。

姜黎和萧景珩(通过戒指)同时警觉起来。

“这是什么声音?”姜黎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只见后山方向一片漆黑,唯有那诡异的吟唱声断续传来,给这宁静的山村夜晚平添了几分神秘和不安。

“无法解析其语言和含义。”萧景珩的声音带着凝重,“但声波中蕴含着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看来,这靠山屯的秘密,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吟唱声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渐渐消失了,山林重归寂静。

然而,姜黎的心中却无法平静。这个看似普通的山村,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的到来,是会像石子投入古井,只激起一丝涟漪,还是会无意中揭开某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她回到床边,看着熟睡的儿子,轻轻握住了他带着铠甲的小手。无论如何,她必须保护好辰儿。

夜色渐深,油灯的光芒摇曳不定。在这个陌生世界的第一个夜晚,注定不会太平静。而那来自后山的低吟,仿佛是一个序幕,预示着更多的未知与挑战,即将接踵而至。

后山那诡异吟唱带来的不安,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涟漪散去后,夜晚重归沉寂。姜黎守着熟睡的辰儿,几乎一夜未眠,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林间响起清脆的鸟鸣,她才稍稍松了口气。

清晨的阳光透过木窗的缝隙洒进小屋,驱散了夜的寒意。辰儿睫毛颤了颤,也醒了过来,揉了揉眼睛,看到母亲坐在床边,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娘,早。”

“早,辰儿。”姜黎压下心中的忧虑,回以微笑,“睡得好吗?”

“嗯!”辰儿点点头,活动了一下手脚,身上的铠甲随着他的动作发出细微的、流畅的嗡鸣,光芒比昨夜似乎更温润了一些,“就是……好像又有点饿了。”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肚子。

孩子的单纯驱散了姜黎心头的阴霾。她起身看了看张嫂送来的食物,饼子还剩两个,咸菜也还有一些,但显然支撑不了多久。必须尽快解决食物来源问题。

“萧景珩,”她低声对着戒指说,“开始给辰儿的铠甲做伪装吧,另外,扫描一下附近有没有可食用的、安全的植物或者小型动物。”

“明白。”戒指传来回应,温热感持续传来,“光学伪装层构建需要时间,预计正午前可完成初步覆盖。环境扫描进行中……发现多种可食用菌类和野菜,溪流下游有蛙类和小型鱼群,风险较低。”

有了明确的目标,姜黎心中稍定。她先和辰儿分食了最后一个饼子,然后便带着他出了门,打算先去溪边洗漱,顺便熟悉环境。

清晨的靠山屯已经苏醒,炊烟再次袅袅升起,有农人扛着锄头走向田地,妇人在门口喂鸡洗衣,孩童们追逐打闹。看到姜黎母子出现,村民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远远避开,眼神中带着残留的恐惧和戒备;有的则好奇地张望,尤其是孩子们,对辰儿那身“衣服”充满了兴趣,但又不敢靠近;只有少数几个,如张嫂,会主动点头打个招呼。

姜黎一律回以友善却不过分热络的微笑,带着辰儿径直走向村边的小溪。她牢记族长的规矩,不多看,不多问。

溪水清冽,辰儿玩心大起,用手撩着水花。姜黎则按照萧景珩的指引,在溪边草丛中辨认并采集了几种确认无毒的野菜和菌菇,又用削尖的树枝尝试捕鱼,虽然手法生疏,但仗着身手敏捷,倒也捉到了两条巴掌大的小鱼。

返回小屋的路上,他们遇到了正要出门干活的张猎户和李三。

“姜妹子,这么早?”张猎户打了声招呼,目光在辰儿身上扫过,似乎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张大哥早,李三哥早。”姜黎笑着回应,“去溪边弄了点吃的。”

李三看着姜黎手里用大树叶包着的野菜和鱼,咧嘴笑了笑:“这山里的东西,味道野,但填肚子没问题。需要帮忙尽管说。”

“多谢李三哥,暂时还应付得来。”姜黎道谢后,便带着辰儿回了小屋。

一上午,姜黎都在忙碌。她将小屋进一步收拾干净,用石头和泥土简单加固了漏风的缝隙,又找来干燥的茅草重新铺了床。辰儿则听话地待在屋里,按照姜黎的吩咐,努力尝试着更精细地控制铠甲的能量流动,让它看起来更加“普通”,同时也在缓慢地吸收着周围环境中那稀薄的能量。

快到正午时,萧景珩告知光学伪装层已初步完成。只见辰儿身上的铠甲微光一阵极其细微的波动,那流动的暗金灰光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膜覆盖,外观变成了深灰色、略显粗糙的麻布质感,虽然仔细看仍能察觉其下的不凡,但远不如之前那般扎眼了。

“太好了!”姜黎松了口气,这样至少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关注。

午饭后,姜黎正打算用捡来的瓦罐煮野菜鱼汤,屋外传来了张嫂的声音:“姜妹子在家吗?”

姜黎开门,只见张嫂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黄澄澄的粟米粥站在门口,笑容淳朴:“家里刚熬好的粥,给孩子送一碗过来。粗茶淡饭,别嫌弃。”

“张嫂,这怎么好意思……”姜黎连忙推辞。

“客气啥!远亲不如近邻嘛!”张嫂不由分说地将粥碗塞到姜黎手里,目光顺势往屋里瞟了一眼,看到辰儿身上那件变得“普通”的深灰色衣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掩饰过去,压低声音道,“妹子,昨天夜里……你们可听见什么动静没?”

姜黎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些许茫然:“动静?山里晚上风大,狼嚎倒是听见几声,别的……没太留意。怎么了张嫂?”

张嫂似乎松了口气,又像是有些失望,摆摆手:“没啥没啥,就是后山老林子深,偶尔有些怪声,你们新来的,晚上关好门就是。”她顿了顿,又看似随意地补充道,“对了,族长让我捎个话,说明日午后,想请妹子去他家一趟,说说话。”

族长要见她?姜黎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感激道:“好的,多谢族长惦记,也麻烦张嫂传话了。”

送走张嫂,姜黎看着那碗热气腾腾的粟米粥,心情复杂。村民的善意是真实的,但背后的试探和秘密,也同样存在。

傍晚时分,姜黎煮好了野菜鱼汤,虽然缺少油盐,但胜在新鲜,母子二人吃得倒也满足。夜幕降临后,那诡异的吟唱声果然再次从后山方向隐隐传来,比昨夜似乎清晰了一丝。

这一次,姜黎和萧景珩都屏息凝神,仔细感知。

“声波中的能量波动……带有一种奇特的安抚和……汇聚效果?”萧景珩分析道,“不像是攻击性的,更像某种……仪式?或者……沟通尝试?”

沟通?与谁沟通?姜黎望着后山那片在夜色中如同巨兽匍匐的黑暗,心中的疑问越来越深。

第二天,姜黎依约在午后前往族长家。族长家位于村落中心,是一座相对宽敞的石木结构院落。老族长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正在抽着一杆旱烟,看到姜黎来了,示意她坐下。

“住得可还习惯?”族长缓缓开口,语气平淡。

“多谢族长关心,猎屋虽简陋,但能遮风避雨,已经很好了。”姜黎恭敬回答。

族长点了点头,浑浊的眼睛看着姜黎:“你那娃子,身子可大好了?昨日听闻他似乎……有些异于常人之处?”他问得委婉,但指向明确。

该来的总会来。姜黎早已打好腹稿,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忧色:“劳族长挂心。辰儿他……自幼体弱,身上那件家传的衣物,据说有温养之效,只是偶尔……会有些许异常反应,我们也说不清缘由,只要不惊扰到他人便好。”她再次将问题归咎于“家传宝物”的神秘和孩子的“体弱”,避重就轻。

族长吸了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有些莫测高深:“家传宝物……温养之效……倒是稀奇。”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姜娘子,你既是行商,见多识广,可曾听过……‘山灵’之说?”

山灵?姜黎心中一震,面上不动声色:“走南闯北,倒是听过一些乡野传闻,说是深山老林中有灵物庇佑一方水土。族长的意思是……”

族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后山的方向,幽幽道:“我们靠山屯世代居住于此,靠山吃山,也敬山畏山。后山,是山灵安寝之地,也是屯子的禁地。近来……山灵似乎有些不安。”他收回目光,看向姜黎,意有所指,“你们母子来得巧合,你那娃子身上的‘宝物’也出现得巧合。老朽希望,这只是巧合。”

姜黎背后渗出冷汗,族长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将辰儿铠甲的异常与后山所谓的“山灵不安”联系了起来!这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试探。

“族长明鉴,我们母子确是落难至此,只想寻个安身之所,绝无他意,更不敢惊扰山灵。”姜黎连忙表态,语气恳切。

族长盯着她看了半晌,才缓缓道:“但愿如此。记住规矩,安分守己,靠山屯容得下你们。若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这青木山,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

谈话在不甚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姜黎回到小屋,心情沉重。族长的怀疑和警告,后山的秘密,都像无形的枷锁。他们看似找到了暂时的庇护所,实则可能身处更大的漩涡中心。

“萧景珩,你怎么看?”她摩挲着戒指问道。

“那个族长不简单。”萧景珩的声音带着凝重,“他体内有极其微弱的能量流动,与后山传来的吟唱波动同源。这个屯子,很可能世代守护着后山的某个秘密,或者……与某种非自然存在达成了某种共生或契约关系。辰儿铠甲的能量,可能无意中触动(或者说‘刺激’)了那个存在。”

“那我们该怎么办?”姜黎感到一阵无力。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暂时按兵不动。”萧景珩分析道,“他们目前只是怀疑和警告,并未采取行动。我们需要时间恢复,辰儿也需要时间适应和掌控力量。先稳住,收集更多信息。后山的秘密,或许与我们无关,但若威胁到辰儿,我也不是全无准备。”

戒指微微发热,传递出一丝令人安心的力量感。姜黎点了点头,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接下来的几天,姜黎谨言慎行,每日只是带着辰儿在溪边和屋后小范围活动,采集食物,教导辰儿控制力量。辰儿的铠甲在光学伪装下,看起来与普通衣物无异,加上他乖巧懂事,渐渐地,一些村民的戒心似乎放下了些,尤其是孩子们,开始敢在远处好奇地张望他了。

然而,每到夜晚,那来自后山的吟唱依旧准时响起,而且一天比一天清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逐渐苏醒,或者……逐渐靠近。

平静的乡村生活表面下,暗流愈发汹涌。姜黎知道,这种脆弱的平衡,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她必须尽快找到破局之法,或者……做好再次逃离的准备。而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靠山屯,其隐藏的真面目,也即将在越来越近的吟唱声中,缓缓揭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