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似是故人(1 / 2)
听见墨七将军入城的消息,听雨阁一下空了。掌柜的却是毫不在意,他从后厨亲自端了一壶茶上了楼。
站在天字厢房门的门口,刚想敲门,低头瞧了眼自己身上的衣物,掌柜又收回手。
把茶交给站在门边的小厮后,特地走远几步,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把衣袖褶子理了理。掌柜这才满意点了点头,转身端回茶杯,敲了门三下。
里面传出侍女的声音:“进来吧。”
轻轻推开门,脸上带着讨好笑:“大当家的,这是楼里最好师傅沏的他最拿手的南山云雾,请大当家品尝。虽然是南山云雾,但茶水用的是山中凝露,加上师傅的老手艺,品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他一番话语气十分恭敬,带着明显的小心翼翼。
“放下吧。”侍女吩咐。
“是。”
掌柜把茶放在堆满账本的桌上,擡头瞧了坐在位上一直未说话的那人一眼,是个二十出头的美丽姑娘。
她头发半披,简单一个发髻上插了一支银簪,上镂空一只蝴蝶,翅膀嵌紫色宝石。穿了件紫红的衣裙,正埋头认真瞧着账本。
大当家,姓谢名映渠,听口音不似宇平国人,不过她是上京城听雨阁、文笔堂、别心楼以及馨香坊的幕后大掌柜。掌柜见她清秀的脸庞,心中暗自钦佩。
清雅的古琴声从堂下传来,一首毕,谢映渠也算好了所有账目,放下手中毛笔,她拿起茶杯,坐到了栏杆边。
恰逢正午,阳光从头顶照进听雨阁,她一张鹅蛋脸,肤如凝脂,泛着散散柔光。
喝了一口茶,朱唇微启,谢映渠声音清冷:“吴掌柜,刚刚的账目我都算过了,有几处有问题,我都圈出来了,你回去再好好盘算一下,明日给我答复。”
双手接过侍女递过来的账本,掌柜低声道:“是。”
“今日怎么堂下没有人啊?”侍女随口问了一句。
吴掌柜:“听说是墨七将军进城了,大家都去看热闹。”
“哦,原来如此。”侍女点了点头。
谢映渠:“你下去吧。”
“是。”
吴掌柜退下后,谢映渠才懒懒靠在栏杆上,侧头怔怔瞧着堂下又开始弹琴的琴师出神。琴师一袭翠绿袍子,戴了一副白色面具,遮了上半边脸,面具上画了一簇翠竹。
“小姐,今日乐先生的琴声也是一样动听呢!”侍女小瑶笑嘻嘻。
谢映渠嘴角舒缓,眼里不自觉带了温柔:“恩,明明整个人看上去很松快,他的曲子却总是透着忧伤,失忆这件事他还是记在心里的。”
“这样不好吗?小姐,看乐先生的举止神态就知他定是哪个世家出来的公子,小姐从商,乐先生……”
“小瑶!”谢映渠微微蹙眉,瞪了她一眼。
“小姐,小瑶错了。”小瑶面带惶恐,立马低下头。
“已经三年了,我派出去的人都说没有消息,若当真是宇平哪个世家的销容公子走失了……”谢映渠顿了顿,眼瞧着堂下人喃喃,“不应当。”
“小姐,咱们也才刚到上京一月,乐先生都说熟悉了,你莫要着急!要不我去叫乐先生上来看看热闹吧!墨七将军定会从窗下走过!你们二人正好相处!”
谢映渠犹豫点了点头。
小瑶欢欢喜喜出了房门,谢映渠瞥见楼下人身影心口微动,她起身走到临近街道的窗边,想让风吹走烦热。
低头看过去,街道两边都站满了人,对面楼上的窗户口也立了许多人,他们都朝街道的拐角张望着,偶尔互相交谈,嘈杂不已。
“小姐。”声音低沉,一人说着站到了谢映渠身边,也朝那方向张望着。
他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即使听到了他开门进屋的声音,谢映渠还是浑身一怔,极力压制上翘的嘴角,她道:“乐先生今日的曲子好似比昨日又进步了。”
“小姐谬赞,唯熟尔。”
见他看也不看自己,谢映渠瘪了瘪嘴:“哦。”
“来了来了!”街上有人喊道,大家一下又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一行人出现在拐角口,跑在前头的是去迎接的大内侍卫,腰间佩剑,全都穿着赤红色的衣服,一行数十人,激起街上的尘土。
后面跟着过来的是一匹雪蹄黑马,它鬃毛飞扬,膘肥体壮,雄姿勃勃。骑马的人穿一身玄黑盔甲,束发冷面,轮廓坚毅,腰间悬一把刀。一身血气的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轻扶在刀柄上,似乎是时刻准备着拔刀。
这位像饿狼一样,潜伏着,随时准备出击的人便是墨七将军宋翰墨。
是那个十战十胜未尝一败的宋翰墨。
是那个用兵如神被奉为军事奇才的宋翰墨。
也是那个下令屠花昔十万人的无情冷血将军宋翰墨。
骑马走在他旁边的孩童便是奉命出来迎接的襄王宋子轩。即使宋子轩给上京人的感觉是个和善可人的王爷,可那横眉利眼的墨七将军一出现,刚刚热热闹闹的街道一瞬安静下来。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那个冷面将军的身上,可他连眼珠都没有拐一下,只是直视前方,似乎只有前面的路才有入他眼的东西,或者说前面才有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