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透视技术(2 / 2)
最后都能证明他永远是正确的。
“难道...”李蓝云喉结滚动,声音不自觉地发颤:“陈总您...连这种尚未面世的技术...都知道实现原理?”
陈天微微一笑,云淡风轻的点了点头:“稍微知道一些。”
“其实原理并不复杂。”陈天随手拿起桌上笔在纸上画出一个立方体示意图:“关键在于视差滚动和多层次画面渲染。”
“可以将游戏场景分成前景、中景、背景三个层级。”
“当玩家移动时,不同层级移动速度会产生差异:前景移动快,背景移动慢,这样就产生了立体景深。”
李蓝云眼睛越瞪越大,一副活见鬼的表情。
只见陈天又画出一组坐标轴:“再配合45度斜视角和等距投影,就能在2D画面中模拟出3D空间感。”
说着,陈天快速勾勒出一个虚拟城池的草图:城墙、箭楼竟真的呈现出立体效果。
“还有阴影系统。”陈天在草图上添加光影:“通过动态光源和渐变阴影,可以强化物体的立体感......”
李蓝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
他机械地点着头,大脑却仍在疯狂消化着刚才接收到的信息。
眼前这个年轻老板令他一次次感到震撼,这已经不单单是“见多识广”能解释的了。
陈天简直是把未来十年才会出现的游戏开发技术提前搬到了现在。
而且还是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将这项尚未面世的尖端技术向他剖析得明明白白。
作为资深程序员,李蓝云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在互联网技术领域,最难的不是实现,而是方向。
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痛苦的不是走路,是根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迈步。
陈天现在不仅为他们点亮了明灯,更是亲手绘制了完整的地图。
欧美同行们虽隐约看到了这个方向,但就像雾里看花,还处在跌跌撞撞的摸索阶段。
陈天给出的方案,却是连具体实现路径都规划得一清二楚:
从视差滚动的层级划分,到45度斜视角的数学建模,再到动态光影的渲染算法,每一个技术节点都给出了明确的实现思路。
“这简直...不可思议。”李蓝云喃喃自语。
这是一份足以改变整个游戏行业格局的核心技术,此刻这项技术就静静地躺在陈天随手画就的草图上。
陈天看着李蓝云那副表情也没办法。
不说现在,前世这项透视技术直到2009年才由完美时空首次在国内网游中实现,其它国内公司那时都还没掌握这门技术。
可见这个透视技术该有多么宝贵。
实际上这比制作全3D游戏难度要大的多,制作全3D游戏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
早在90年代,3D建模技术就已经出现,一同出现的还有第一款3D游戏,但后来反响平平。
各大游戏公司之所以迟迟不敢采用全3D模型制作游戏,纯粹是因为受限于此时的硬件性能,而不是技术上无法实现。
一款大型单机游戏,光是海量的3D建模,对普通玩家的电脑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陈天提出的透视技术方案,却能用2D游戏的资源消耗,实现近乎3D的视觉效果。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技术突破。
让李蓝云这个见多识广的技术大牛都不禁为之震撼,握着草图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陈天担心他深究技术来源,他不好解释,于是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
“对了,你觉得能从大宇手里买下《仙剑奇侠传》的全系列版权吗?我想用这项技术打造一款仙侠题材的游戏。”
他刻意避开李蓝云老东家金山旗下的《剑侠情缘》,一方面是涉及敏感关系怕李蓝云尴尬。
更因《仙剑》作为国产仙侠的巅峰之作,其后续的IP价值与改编潜力都是其它IP无法比拟的。
想做‘伪3D’国产仙侠游戏,陈天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仙剑》系列,实在拿不下他才会考虑其它IP。
想象一下:在粒子特效与透视技术的加持下,李逍遥御剑飞行的场景将何等震撼,剑光流转间,云海翻腾,衣袂飘飘。
这种仙气十足的游戏画面表现,与《三国》的厚重史诗感正好形成完美产品互补。
“陈总的意思是...买断《仙剑》全版权?”李蓝云回过神来,眼中还残留着兴奋。
“没错,包括游戏改编权、影视版权、小说衍生权等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权益。你在业内人脉广,尽快帮我联系。”
李蓝云略作思索:“应该问题不大。”
“《仙剑1》玩家口碑虽不错,但受盗版影响实际收益其实非常有限,只要价格合适,大宇大概率会放手。”
“你去谈吧,”陈天拍板道:“只要价格不是太过离谱,我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