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初临硅谷,狼来了?(1 / 2)
车队缓缓驶入硅谷,沿途掠过无数前世今生科技巨擘的招牌。
英特尔蓝白相间的波浪形LOGO。
苹果被咬了一口的银色苹果标志。
谷歌的彩色字母招牌。
硅谷,这个全球互联网从业者心中的圣地,此刻正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陈天眼前。
但在这个“野路子”出身的创业者眼中,这里既不是朝圣之地,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带着审视与好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在打量新的猎场。
陈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家公司将会成为这里最顶尖的企业。
“陈总,到了。”魏坤的声音将陈天思绪拉了回来。
车队停在硅谷核心区一栋现代感十足的三层独栋建筑前。
最引人注目的,是楼顶那四个鎏金汉字“橙天科技”,以及旁边那只栩栩如生的麒麟LOGO。
在一片英文招牌的海洋中,这抹华夏红格外醒目。
“在硅谷拥有独立办公楼的华夏企业,目前仅此一家。”
魏坤的语气中难掩自豪:“其他公司最多在这儿设个小办事处。”
陈天下了车,仰头望着那几个大字,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你说,老外看得懂这几个字吗?”
“看不懂的,说明不是我们目标客户。”
魏坤眨了眨眼:“就像在国内,想找英特尔合作的,总不会连'Itel'都不认识吧?”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其实在巨大的汉字下方,还有一行不起眼的英文翻译,但此刻,他们都默契地选择了忽略。
陈天缓缓走向公司大门,如同一头巡视自家领地的雄狮。
魏坤这位“硅谷通”则紧随其后,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公司概况:
美洲分公司占地面积1100平,三层独栋建筑,总面积在三千平左右。
目前有563名正式员工,从国内调遣过来的约有100多人,主要担任搭建公司框架的管理岗位和核心产品开发人员。
其他四百多名员工都是在当地招聘,其中华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另一小半才是当地的美籍员工。
魏坤适时解释道:“这可不是什么歧视政策,实在是橙天在华人圈的影响力太大,很多在米国打拼的华人工程师,都把加入橙天视为职业梦想。”
不仅分公司华人众多,魏坤上任没多久还接到过陈天指示,为国内总部招纳人才回流。
至今已经从米国召回了超过三百多名顶尖人才。
至于编外的兼职地推员工粗略统计有三千多人,遍布南北美洲。
步入公司前厅小花园,魏坤笑着对陈天说道:
“陈总,公司里可有不少华人是您的'粉丝',都盼着一睹传奇创始人的风采,待会您可要有个准备。”
“准备什么?”陈天挑眉轻笑:“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紧张了。”
“准备迎接这些‘粉丝’的狂热。”魏坤笑道:
“不仅是华人员工,不少米国员工也把您视为创业偶像,有几个年轻人甚至放话说要创办超越橙天的企业。”
陈天闻言朗声大笑:“这才像硅谷精神!我随时欢迎他们的挑战。”
陈天自信的笑声穿透大门,当他推门而入时,眼前呈现出一幅令人动容的画面。
近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整齐列队,不同肤色的脸庞上洋溢着同样热情的笑容。
金发碧眼的米国工程师、戴着眼镜的亚裔程序员、卷发浓眉的拉丁裔设计师......
他们用带着各国口音的汉语齐声喊道:“陈总好!”
这个场景让陈天心头一热。
他缓步走过人群,目光在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上停留。
那些从国内远渡重洋而来的老部下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新加入的外籍员工则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传奇创始人。
“WeletoArica,Mr.Che!”一位高大的白人工程师热情地上前拥抱。
陈天也没拒绝,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回应道:“很高兴认识你。”
在人群中,陈天特别注意到几位已经在国内成家的老员工。
他们中有人已经一年多没见到妻儿,却依然坚守在异国他乡。
当陈天握住他们激动的双手时,能清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思念。
“辛苦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瞬间红了眼眶。
有人哽咽着说:“陈总,我们没给您丢脸!”
这一刻,陈天深深体会到: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员工血液里的认同感。
这些背井离乡的追梦者,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什么是“橙天”精神。
走过人群时,陈天注意到墙上挂着的中英文对照标语:“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橙天”。
他忽然明白,在这个地球村里,理想和热情才是最好的通用语言。
当然面包也不能没有,陈天给了他们超过米国IT精英的薪资,还有各种海外补贴,年终奖、项目奖、公司还提供高档公寓。
人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生物,一边说着讨厌公司领导画大饼,一边又最容易被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感动。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上。
光谈理想可吃不饱饭,员工饿着肚子自然也就不会听你谈什么理想、情怀。
硅谷很大,它不是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广袤到足以容纳英特尔、谷歌、雅虎这样的科技巨擘。
但硅谷又很狭小,这片孕育无数科技奇迹的土地,狭小得像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
在这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瞬息间传遍每个角落。
陈天抵达美洲分公司的消息,不到半小时,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硅谷的咖啡厅、会议室和开放式办公区。
“那个来自东方的互联网魔术师来了!”硅谷的工程师们交头接耳。
在CC风靡北美、Facebook席卷全美高校的当下,陈天的突然造访让整个硅谷都绷紧了神经。
科技圈的分析师们迅速展开热议:
“他这是要发动全面进攻的信号吗?”
“也许橙天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他此行是来游说券商认购承销。”
但熟悉橙天的人立即否定了第二种猜测:
“以橙天现在受追捧的程度,华尔街的投行们怕是会抢破头来争当承销商,哪需要陈天亲自出马?”
这个推论让硅谷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各大科技公司的会议室里,高管们紧急召开战略会议。
他们太清楚这个东方企业家在华夏创造的奇迹。
那令人窒息的扩张速度,那种摧枯拉朽的市场攻势。
一位资深投资人望着窗外橙天的招牌,喃喃自语:“暴风雨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