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一百块交个朋友(2 / 2)
刘强冬确实一下没转过弯来。
对刘强冬来说,哪怕大学创业,如果贷款不能弄个万儿八千的话,对他来说毫无用处,还不如不贷。
此时被陈天一语点破,刘强冬恍然警醒,随即一阵后怕,冷汗唰唰的从脊梁骨冒了出来。
他犯了企业家最容易、也最不该犯的以己度人“常识”性错误,不知不觉间脱离了消费者、人民群众。
这才发达多久,自己居然就忘了自己从哪来。
自己大学学费可是靠着村里乡亲你两块、我三块凑出来的。
“陈总,这是我的严重工作失误,我检讨!”刘强冬满脸严肃的郑重致歉。
陈天摆了摆手:“没那么严重。”
“不,对我来说这个错误非常严重,也不该在我身上出现,“刘强冬坚持道:”说好听点儿,这叫马虎大意。”
“但上纲上线甚至可以说我刘强冬忘了本、忘了根、忘了自己也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农民儿子,连普通民众日常消费水平这种最基础的东西都忘了。”
陈天也不跟他在这事上纠结,刘强冬只是下意识以己度人,根本不算什么错。
前世比这更离谱的多了去了,比如那个给自己定个“一亿小目标”,就一直让人津津乐道。
这虽然是装逼话,但对方说的时候那满脸认真的样子,还真难说对方当时怎么想的。
陈天岔开话题:“那你觉得按照当前消费水平,给普通民众多少额度合适?”
“一个月的账单周期。”陈天补充了一句。
刘强冬想了想,给了个普通小康家庭一月的开销额度:“最低500块?”
这下换陈天愣住了,五百块是大多数家庭两口子一个月的收入,换算成25年7000甚至都不止。
陈天心中暗暗嘀咕:“东子啊,前世‘白条’可没这么大方,都特么25年了,都还有500甚至100额度,这会儿不是公司大股东了,一下大方起来了?”
“支付宝现在有千万用户,就算按照十比一的比例给最低额度,你算算一个月要放多少钱?”
刘强冬快速心算了下,一百万人放款五百,一个月就是...五个亿!
这已经超过了陈天名下所有公司加起来的月总收入,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产品一下就死了,风险实在太大。
“那就一百吧,”刘强冬快速改口:“一个月放款一亿,这个风险还在可控范围内。”
“一百差不多,只要在淘宝消费超过两笔的实名用户,都可以给一百花呗初始额度。”
陈天直接拍板定了下来,倒不是临时起意,这个额度问题陈天早前就已经考虑过。
既要让手头拮据的消费者多少能买点东西,但也要注意风险控制。
这就是“花呗”比银行灵活的地方,陈天可以给出这种小额纯信贷,可以一步步试错。
对陈天来说也不存在什么考核指标,坏账率什么的都不怕,在外人看来最多是是亏点钱买“教训”。
但陈天很清楚,“网贷”是多么恐怖的聚宝盆。
银行因为制度和管理等问题导致小额贷款业务一直没开展成,也没尝到什么甜头,还不清楚其中的利益。
花呗必然伴随着分期,就像信用卡一样,每月按时全额还款就不存在利息,算是个周转金。
但总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分期还款,这就是利益来源。
不要小看每个月几块钱利息,只要放款基数足够大,这将成为陈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最赚钱的公司。
“为何是两笔消费才能给额度?”刘强冬此时已经彻底服了,对陈天拍板的每一个细节都想深究其原理。
他有种感觉,陈天主导的任何产品,都有种已经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遍的感觉。
产品明明还未发布,未来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被考虑的面面俱到。
产品开发完成后,也不会出现重大功能性bug需要修改,直接就是高成熟度产品。
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大多数产品初步开发完连半成品都算不上,都需要大量多次修改,才勉强能达到发布标准。
这其中还未发布都在内部推倒重来的产品也不在少数。
刘强冬与陈天相处越久,愈发能感受到对方的深不可测,也越想在他那学点真东西。
倒不是想着自立门户,纯粹就是求知欲作祟。
陈天转头对刘强冬解释道:“一次可能只是用户好奇之下下的单,不足以证明其对平台的粘性,而两次已经能证明很多东西。
他们愿意相信虚拟的‘网购’平台,我也愿意尝试相信他们,一百元就是我们互相建立信用的开始。
我不看房、车这些昂贵的东西,我只想和用户交‘朋友’,当我们越来越熟,我可以给一千、一万,甚至十万。”
我要告诉所有年轻人,个人信用也可以换钱,这就是我们支付宝的信用体系。”
“我明白了,”刘强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一百块就当交个朋友,也可以看清一个人。”
“对方频繁用花呗在淘宝消费,每月还按时还款,就是交朋友的过程,‘友情’增长而额度也随之提高,这个过程,才是您建立的信用体系。”
陈天脸上终于露出笑,满意的点了点头:“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筛选出两次下单的用户信息,然后反馈给支付宝团队。”
“具体的提额权重、利率等问题会由我亲自把关。”
“没问题。”刘强冬干劲十足的应道,他也很期待国内这个首款面向所有个人的小额“信贷”产品。
他期待看到这款产品会给淘宝、会给国内带来怎样的消费变化。
如果别人搞这种“撒币”产品,刘强冬一定会极力反对。
哪怕是一百块,给那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他看来还是太过冒险。
但他相信陈天能做成,就像陈天相信这些年轻人一样。
他们是一群被银行体系排除在外的客户,陈天接纳了他们,愿意相信他们。
希望这些年轻人不要辜负陈总的信任,让他失望!
钱财损失倒是其次,陈总此生都不会缺钱,但被辜负的滋味......
这份信任弥足珍贵,实在太过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