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 第355章 重活一世,不就是为了改变吗?

第355章 重活一世,不就是为了改变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车间又转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到了晚饭时间。

两人奔波一天都有些疲惫,便不打算再去外面找饭店,决定就在工厂食堂简单吃一顿。

考察下来,陈天对e工厂的工作环境其实并不太满意,此时也有意借机看看食堂的伙食水平到底如何。

跟着雷君走到打饭窗口,陈天抬头一看,菜品居然还不错。

三个巨大的铝合金盆里盛满了菜:土豆红烧肉、红烧茄子、酸辣大白菜。

都是更贴合工人口味的重油重盐菜系。

旁边还放着一大桶紫菜蛋花汤,汤面浮着清晰浓密的蛋花。

看得出用料还算实在,不是一个鸡蛋一桶汤那种。

食堂打菜的阿姨虽然不认识陈天,但看见公司大BOSS雷君恭恭敬敬陪在这位年轻人身边,心里顿时有了数。

她手腕一沉,给陈天舀了实实在在的一大勺红烧肉,还热情地招呼:“不够再来加啊!”

陈天道了谢,找个位置坐下,原本是抱着挑刺的心态尝了一口,却不由点头:“味道挺好,分量也够。”

雷君有些自豪地笑道:“咱们厂子的伙食在这一片是出了名的好,保证顿顿有肉。”

陈天一时语塞。

这年头,工厂免费餐里能见到大块五花肉确实不容易。

可要是放在后世的标准,这顿饭也就算勉强及格。

“食堂是外包还是我们自己经营?”陈天问。

“自己采买、自己做的。”

雷君解释道:“起初也外包过,要求每顿有荤,结果端上来的菜是有肉,但一盆就飘着几片,说了好几回也不改,最后干脆解约了。”

陈天点点头:“员工伙食是最基本的保障,这方面没必要省。”

“电子组装虽然不算重体力活,但一站十二个小时,体力消耗一点也不小。”

雷君会意,问道:“陈总的意思是再提升一下伙食标准?”

“你看着办就好。”出于对雷君的尊重,陈天并没有直接下达指令。

听话听音,雷君自然明白陈天的意思。

他并不在意这点用餐成本的增加,爽快应道:“行,那从下周起,员工餐就按两荤一素一汤的标准执行。”

“还有工作环境的问题。”陈天顺势接话。

雷君略显诧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辩解:

“工作环境……我觉得还算可以吧?进车间必须换静电拖鞋,地面、台面、设备也都要求每日清理,这些我可一直盯着的。”

见雷君语气有些激动,陈天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太过苛求了。

他总是不自觉拿后世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工厂。

事实上,雷君管理e这大半年以来,工厂从未出过什么纰漏,甚至在业内已经成为标杆。

结果陈天一来,先是说伙食有待提高,接着又指出工作环境不佳,这让身为实际负责人的雷君难免有些难堪。

说实话,这些问题多少有些“鸡蛋里挑骨头”。

若不是了解陈天的为人,换个人来,雷君几乎要觉得对方是故意来挑刺、刷存在感的。

“别急,我不是说工厂卫生不到位,”陈天笑了笑,缓和下气氛:“是别的问题。”

雷君闷声问:“那您指的是?”

“深城这天气你也清楚,厂房里到现在还没装空调。”陈天边说边观察雷君反应。

“下午我看很多工人后背都湿透了,长时间这样,效率和工作状态难免受影响。”

“工厂……装空调?”雷君瞪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他甚至下意识联想:陈总是不是上午刚参观完中芯的芯片车间,就觉得所有厂房都该有空调?

这句略带不敬的吐槽他咽了回去,只在心里嘀咕:“陈总这可越来越理想主义了。”

提高伙食尚且是小事,但全厂安装中央空调、24小时运转,可是实打实大幅拉升生产成本的问题。

购买安装空调的费用虽然不低,但对e来说还是小问题,真正的大头是电费。

众所周知,厂房层高远高于普通住宅,同样面积下空间更大、耗电更凶,更何况工业电价本就更高。

如今空调也是出了名的“电老虎”,这么大一片厂区常年开着空调,电费成本恐怕都能赶上人力支出。

也正因如此,全国根本没几家车间会装空调,就连“不差钱”的国企最多也只给办公区安上空调。

中芯这样的企业属于极特殊的个例。

芯片制造对环境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普通电子组装厂远不需要达到恒温、恒湿的标准。

e其实已经是国内非常正规的组装厂了,不仅尽量贯彻“无尘”作业,还要求员工穿戴防静电设备,这在整个行业里已属难得。

放眼全国,绝大多数工厂别说装空调,有些纺织厂甚至连口罩都不愿为工人配发。

在不少工厂主眼中,工人不过是消耗品。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物美价廉”的劳动力。

你若嫌环境不好,大可以离开,厂外有的是人愿意顶上来。

雷君自认对待员工已经相当优厚:e提供的住宿条件、伙食水平、薪资待遇,乃至加班补贴,在行业内都堪称独一档。

也正因如此,“良心工厂e”的说法早已传遍珠三角务工圈子,甚至逐渐在全国打响名声。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每次招工消息一放出,招聘点外总会有工人连夜排队等候。

托关系、找管理层往厂里塞人的“关系户”更是络绎不绝。

甚至有人愿意花一千块钱高价,只为一个进厂工作的机会。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家在外有口皆碑的工厂,到了陈总眼里,却仿佛处处都是问题。

想到这里,雷君不由得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道:

“陈总,我明白您是出于好意,但办工厂……太理想化是行不通的。”

“您放眼看看,全国有哪家工厂像我们一样——加班给补贴、病假不扣钱、宿舍六人间、伙食顿顿有肉?”

“就因为我们坚持这些,已经引来不少同行不满,说我们是实体业的‘搅局者’。”

“在他们那里,工人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没有一分加班费,生病也不敢请假,因为一旦请假,‘全勤奖’就没了,那本就是工人应得的工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