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刘邦你怎么看?(1 / 2)
“谁知道呢?”
陆云裳耸耸肩:“臣妾只是觉得他这个位置坐久了,难免会有点儿猫腻。”
明德帝在政务上从不犯糊涂。陆云裳稍微提点两句,他便有了主意。
什么嘉奖,什么匾额,不能够给!
明德帝绝对不能留下落人口实的东西。
他能给的都是虚的。
口头表扬了两句,就把人打发出去。
至于捐赠慈善学堂的事情,那必然要落实到位。
户部有几个青年才俊是明德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天子门生,为人清廉刚正不阿,明德帝把人派出去盯着学堂落地,每一分钱财的去向都要记录得清清楚楚。
至于胡大人,明德帝已经认定,他捐出来的银子不干净。
不过既然对方要花钱保命,他也不介意给对方留一条活路。
等慈善学堂的事情落地,他就把人调回京城,擢升从一品协办大学士。
两广总督虽然风光,却只是二品,且离京甚远。
如今能调回到京城,成为天子近臣,还有谁会说皇帝办事不公?
只有胡大人一个人心里苦。
这协办大学士说得好听是一品官,可实际上的工作就是抄卷宗。
每天抄不完的卷宗,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就只有个好听的名声。
胡大人求子没求来,还散了大半家财,如今连手里的实权都丢了,要多窝火有多窝火。
忍不住迁怒于后宅,可是胡夫人娘家背景雄厚,他还得靠着岳家,就只能迁怒于柳姨娘。
柳姨娘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想要为表姐报仇,没想到竟然搭上自己,倒是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
如今皇后娘娘说要积德行善才能得上天庇佑的话算是传出去了。
之前愉贤妃宫里那个宫女还想找皇后娘娘讨个贴身物件儿,如今听皇后这么一说,愉贤妃便代她问问。
“娘娘,这施粥赠药的事儿,也就是权贵能做。要是
陆云裳笑了:“谁说做慈善就必须是施粥赠药了?满大街都是施粥赠药的人,还不把人都养懒了!
为人子女者孝顺父母是善,为人父母者善待子女是善,为人夫者体贴妻子是善,为人妻者体谅丈夫是善。
街坊邻里和睦相处是善,商贾买卖公平是善,为师者倾囊相授是善,为官者清正廉明是善。
这些善行看似平常,却能让家家户户安居乐业,让整个世道变得更好。比起一时施舍,这才是真正的济世之道。”
愉贤妃恍然:“臣妾懂了!”
回到翊坤宫,愉贤妃还感慨:“难怪之前陛下宁可后位空置,也不愿意让本宫做皇后。本宫之前一直自诩宽宏大度,可是跟皇后娘娘比起来,本宫的眼光还是太短浅了。”
她把皇后娘娘说的那一番“与人为善论”跟宫里这些人说了一遍。
“只要你嫂嫂与人为善,皇后娘娘自会庇佑,她总会有个孩子的。”
小宫女起初还有些遗憾,但听自家娘娘劝了几句,觉得十分有道理。
之前那胡夫人求子的事闹得动静那么大,最后又如何?
皇后娘娘只帮助为善之人,她回去劝劝哥嫂,但行好事莫问子嗣,说不定这子嗣自然就来了呢!
愉贤妃故意宣扬,这番“与人为善论”很快传遍后宫,不到一个时辰,就传到慈宁宫和乾清宫。
慈宁宫那边,太后老人家正闹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