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0(2 / 2)
“且看她得意几天,咱们老爷在京师还有三房呢,那三个夫人又怎么是好惹的,到时候这狐媚子得不到好去”
“都给我闭嘴,忙各自的事情去”
正在那里七嘴八舌的议论,没注意到身后的屋门被拉开一条缝,卢若梅面色铁青的在那里呵斥,在那里嚼舌头的丫鬟婆子立刻做了鸟兽散。
那边翟秀儿的确是每一步都走的很细致,看起来容姿曼妙,极为动人,不过这动作实在太慢了点,让人看到的确觉得别扭,你说在私宅之中,除了屋中的王通之外,外面全是女人,你在屋中勾引下倒罢了,在外面做给谁看。
翟秀儿推开门,进了自己的屋子,关上屋门之后,翟秀儿才长吁了一口气,撩起自己的裙子,小腿之间挂着一个皮囊,挂着这么个皮囊,人想走快实在是很难,只能做出那种袅袅婷婷的样子来。
那个皮口袋里装着今日送入王通屋中的饭菜,王通每次给外人看到,都是将三餐饭食吃了不少,可身体却日渐虚弱,这让外人看来,的确是身体的毛病,而不是装病什么的,即便是名医诊断也会得出这个结论。
王通是真病假病,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这个,所以要做的小心些,翟秀儿每次都用食盒将王通的饭菜带出来,然后自己吃掉,相对的,每次送到翟秀儿那边的饭食,翟秀儿都是吃的很少,而且经常挑食发脾气不吃,惹得宅邸内外对她印象很差,甚至还有人在王通那边提过建议,不过却没人注意到翟秀儿饭量这么小,却有点变胖。
翟秀儿不知道王通这么做的用意,她只是觉得这么做很有趣,原本以为自己跟了王通之后,就会被养在深宅,没想到却有这么多神神秘秘的花样,实在是好玩,在自己屋中慢慢吃饭的翟秀儿想到这点,每次都会忍不住偷笑,这种和人有共同的秘密,而且要保密的事情的确很有趣。
这边正在笑的时候,却听到有人在外面敲了两声鼓,听到内宅中脚步声响,却是丫鬟婆子们纷纷躲进屋子。
这也是王通这边的独特规矩,身体虚弱不能出去见客,属下们禀报要紧事情,就先敲外面的鼓,里面女眷退避,外面的人再进来。
“都堂,郑贵妃前日产下一名龙子。”
过来禀报的人肃声说道,王通形容枯槁的坐在那里,听到后沉吟了下,虚弱的问道:
“恭贺的贺表可呈上去了。”
“回都堂的话,杨先生那边已经呈上。”
“京师那边对此反应如何”
“朝中官员按照礼节规矩纷纷上贺表祝贺,不过各处会馆之中,茶坊酒肆之中,官员士子们的议论却多了起来。”
王通笑了笑,开口说道:
“要是个龙女,自然风平浪静,龙子嘛,恐怕有的争喽”
王通所说的话,过来禀报这个人自然不敢接口,王通在那里沉默了一会,又是开口说道:
“你现在就回京师,就说本官已经启程,马上就要回到京师。”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三日,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通在结束了江南的差事之后回到京师,京师各处都关注郑贵妃产子一事上,王通回京没有多少人关心,只有王通的一干下属前往迎接。
小邪恶了下,希望大家没想歪,关于郑贵妃产子一事,和历史上真实年限有不同,解释一下
正文第八百七十二章王通依旧忠心
第八百七十二章王通依旧忠心
出京的时候就不是怎样的风光,办这个钦差,路上又遇到了这样那样的事情,看到王通身体虚弱,形容枯槁的模样,众人都是闷闷。
王通以往回京,宫中都会派出使者相迎,这次却是这样的无声无息,京师中人的眼睛都是雪亮,自然都是察觉到了。
锦衣卫几个司建立起来之后,制度愈发的完备,运转良好,京师其他王通掌管的事情也是如此,需要禀报的倒是不多。
在北城的定北侯府还在建造,而且临近冬日,算计着明年初夏能住进去已经是不错,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
韩霞、张红英和宋婵婵三名妻妾看到王通后,却都是哭了出来,生龙活虎的出去,却是这般狼狈样子的回来,怎么能不让人心酸。
王通安慰几句也就没有多说,他本来担心家中的妻妾对翟秀儿和卢若梅两个女人或许有敌意,少不得要费些口舌麻烦,却没想到双方见礼之后也没什么冲突。
或许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明白,王通这种身份地位的人,身边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嫉妒和愤怒都是无用,不如接受。
回来之后,依旧是翟秀儿贴身伺候,这个府中却有人有想法,甚至连马三标的母亲马婆子听到这个事情之后都要过来说几句,后来知道这翟秀儿仅仅是伺候一日三餐,不在屋中歇息,这才作罢。
到了京师的第二天,杨思尘头天接风之后,这一日直接就来谈公务了,都知道王通身体不好,需要休养,政务之类的先不要来打搅,不过这等事太大,实在是顾不得了。
“大人在半路上就应该知道消息,郑贵妃所产的皇子朱常洵现在是京师各方的纠结所在,陛下到如今还没有立储,而皇长子的母亲是妃子,新出这位皇子的母亲却是贵妃,谁为储君现在还没有定论。”
杨思尘说了一半,看看王通的神色,尽管虚弱,但还是能聚精会神的听,又是继续说道:
“长子继承,这是祖宗的规矩,可看陛下这个意思,却分明想要封这个新出的皇子为储君,这等事必然要在朝野之间引起轩然大,大人上表道贺这是应当,可接下来,大人要怎么做,如何选,还望尽快决断,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陛下如何选,我们做臣子的就跟着做就是。”
听到王通的淡淡回答,杨思尘一愣,随即摇头说道:
“陛下如何做,咱们做臣子的自然要支持,可文官士子们谁会答应,本来学生还以为会有一两个钻营之徒,可这些日子各处送上来的呈报,官场士林都是众口一词,甚至连勋贵那边也是一个意思,若陛下不立长子为储,那一定会据理力争,大人即便是不选立场,就算为陛下考虑,也要做些准备才是。”
“陛下的家事,我们做臣子的不要多问,陛下下了旨意,我们照做就是”
王通回答的也是干脆,杨思尘又是发愣,在那里琢磨了一会,好像也没考虑出什么结论,只是叹了口气,抱拳告辞。
回京一天之后,就有太医院的医生上门,又是一番诊治,宫中赐下了若干的珍贵药材,以往宫中赐下什么东西,宦官们在其中上下其手不少,往往给出来的都是些次货,不过王通这边不同。
宫中张诚、邹义、赵金亮等实权太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