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跨维适配的冲突(1 / 2)
彩虹桥身披的“宇宙平衡铠甲”在星空中流淌着二十三色、金色与银白交织的光晕,船身新增的“维度适配纹”随着引擎运转不断闪烁,与多维度差异化平衡体系的能量产生和谐共鸣。江临掌心握着融合二十三重核心纹章的法则之环,环身突然释放出橙红色与银白色交织的“冲突预警光”——这是“跨维度适配冲突”的信号,高发展维度与低发展维度在资源交互中,因适配标准差异爆发冲突,多维度融合网络的“跨维资源通道”已出现3处中断,若不及时调解,冲突可能蔓延至能量传输领域。
“多维度差异化适配方案落地已进入第十天!”星洛展开卷轴,上面的“多维度差异化适配全景图”中,代表高发展维度的“秩序维度”“枯萎维度”与低发展维度的“农耕维度”“游牧维度”之间的“资源交互纽带”,正闪烁着刺眼的红色冲突信号,“监测到跨维度资源交互的‘适配冲突率’已达60%!高发展维度按双控规则要求低发展维度提供‘标准化资源数据’——比如秩序维度要求农耕维度提供每颗作物的能量含量、生长周期等精细数据,否则拒绝用能量技术交换粮食;而农耕维度只能提供‘节气收获量’等基础信息,无法满足标准化要求,导致资源交换停滞,双方矛盾逐渐激化!”
王欣儿的无界感知穿透跨维资源通道,语气中满是焦急:“我感知到‘适配对立情绪’正在扩散!秩序维度已暂停向农耕维度提供能量灌溉技术,导致农耕维度的干旱区域作物大量枯死;农耕维度则联合游牧维度,拒绝向秩序维度、枯萎维度供应粮食和畜牧产品,导致高发展维度的食品储备快速减少。更严重的是,跨维资源通道的中断,已影响到融合网络的能量传输,秩序维度的能量循环因缺乏农牧资源的‘生物能量补充’,出现了5%的失衡偏差!”
苏红妆的混沌龙左翼的二十三色轮回能量与右翼的银白超维能量,出现了两种维度适配能量的碰撞波动——这是混沌龙感知到跨维冲突后,自动模拟的冲突能量形态,试图找到调解的突破口:“混沌龙能感知到冲突的核心矛盾!高发展维度习惯了精细的适配标准,认为低发展维度‘不配合’;低发展维度则觉得高发展维度‘故意刁难’,双方都站在自己的适配角度看问题,忽略了跨维度交互的‘双向适配’!必须制定‘跨维度适配公约’,明确资源交互时的‘最低适配标准’和‘互补适配方式’,否则冲突会越来越严重!”
江临将法则之环贴在驾驶舱的跨维监测面板上,环身的二十三重纹章释放出二十三色、金色、银白与橙红色交织的能量,与《超维平衡大典》的“维度差异化适配篇章”建立“跨维调解通道”:“跨维度平衡的核心是‘双向包容’,不是‘单向要求’!欣儿,用无界感知收集双方的核心诉求与适配能力;红妆,让混沌龙释放‘双向共鸣能量’,暂时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墨渊、星洛,随我前往秩序维度与农耕维度的资源交互点,那里的冲突最激烈,先从那里调解!”
彩虹桥朝着跨维资源交互点全速前进。飞船穿过融合网络时,沿途看到冲突带来的困境——秩序维度的“能量交易所”外,大量能量灌溉设备堆积在仓库,却无法运往农耕维度;农耕维度的“粮食集散点”里,金黄的小麦因缺乏能量烘干技术,开始发霉变质;双方的代表站在资源通道两侧,相互指责,甚至出现了推搡行为。
“一方要‘精细数据’,一方给‘基础信息’,本质是适配标准的错位!”江临看着下方的对峙场景,语气凝重,“跨维度交互不能只按某一方的标准来,必须找到‘中间适配点’——既能满足高发展维度的基础需求,又不会超出低发展维度的能力范围!”
两个时辰后,彩虹桥抵达跨维资源交互点。眼前的景象让众人震撼——秩序维度的代表“奥克斯”正手持“资源数据清单”,与农耕维度的代表“田伯”激烈争论。奥克斯手中的清单上,详细列出了“每株小麦的能量值、水分含量、病虫害检测报告”等20项数据要求;田伯手中则拿着“节气收获记录”,上面只有“春分播种、秋分收获,亩产约五百斤”的基础信息,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没有这些数据,我们无法判断粮食的能量适配性!”奥克斯将清单拍在桌上,语气强硬,“能量技术是我们的核心资源,若粮食的能量不稳定,会导致我们的能量循环出现更大失衡,这个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田伯叹了口气,将收获记录递过去:“奥克斯大人,我们世代靠节气种地,只会看天、看地、看作物长势,那些‘能量值’‘检测报告’,我们听都听不懂,更别说记录了!你们要粮食,我们能保证干净、够量,这还不够吗?”
江临走上前,接过双方手中的记录,将法则之环的能量注入其中,清单与记录上的信息开始融合——复杂的数据清单自动简化为“粮食种类、收获时间、预估产量、有无明显病虫害”4项基础要求;基础记录则补充了“主要种植区域的土壤状况、是否使用过本源能量灌溉”等简单信息,形成了一份“跨维基础适配清单”。
“奥克斯代表,这4项基础信息,能否满足你们对粮食能量适配性的初步判断?”江临将融合后的清单递给奥克斯,“如果后续需要更精细的数据,我们可以派具象体协助农耕维度,逐步建立简单的检测方法,而不是现在就要求他们拿出做不到的东西。”
奥克斯看着清单,沉默片刻后点头:“这4项信息能满足基础判断,后续的精细检测可以慢慢推进。我们之前确实太着急了,忽略了农耕维度的实际能力。”
江临又转向田伯:“田伯,这几项补充信息,你们能通过观察和简单记录完成吗?比如土壤状况,你们可以通过‘土地颜色’‘作物长势’来判断;本源能量灌溉,你们只要记录‘是否用过本源泉的水浇地’就行。”
田伯接过清单,脸上露出笑容:“这些我们能做到!看土色、看长势,都是我们种地的老本事,简单记录也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