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史顺仪死里逃生(1 / 2)
蜀王妃看一家子都过得不如意,心里暗自责怪二儿媳妇史清雅,自从娶了她,老二就一直走下坡路。以前老二虽然刻薄狂妄些,也是意气风发的贵公子,不会成天酗酒鬼混。这内里的事,她不十分清楚,却知道与老二媳妇有关。这女人看不上自己的丈夫,成天拉着脸,看着就是俗话说的寡妇脸子,到底害了老二一家。如今,老二一家死绝,留着这女人干什么?不如一根绳子勒死,陪着全家去了好,省得老二在
史清雅是聪明人,蜀王夫妇的言行不善,她敏锐地感觉到了。为了尽快脱身,她主张叶落归根,想扶家人的棺椁回乡葬入祖坟。蜀王的老家在陇西成纪县,离蜀地几千里,史氏扶灵回乡,无论是在半路遁逃,还是在成纪给丈夫守灵,起码性命无忧。
蜀王心里也清楚,守业这孩子不成器,又是横死,还绝了后,千里入祖坟干什么?想把老祖宗气得棺材里跳起来吗?当时就冷冷地横了史清雅一眼:“不必了,老祖宗是高祖的堂兄弟,跟着高祖起事,拼着脑袋封了蜀王。守业这样的,不配入祖坟,单起一个坟吧。后事从简,就在蜀地达县的山上随便埋了吧。”
蜀王妃道:“有道是妻贤夫祸少,守业父子死得这样惨,你倒是活得自在,不该死的死了,该死的却不死。”冷哼一声,甩袖走了。史夫人出身大家,是个有心计,还有资产的,一看蜀王夫妇的态度,细思惶恐,就怕他们对自己下毒手。
史夫人跟李二公子半辈子夫妻不对付,早留有后手,在离家几里之外,有一个不起眼的三进小宅子,挂名清净居,就是她秘密置办的。里面的密室存有一些黄金和大量铜钱,是她嫁妆的一部分出息。后院养着十来匹好马,看宅的八个人也是她的心腹,都通些骑射武艺。
史夫人想好了步骤,先叫来一个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仆妇来,赏了她十两黄金,让她穿了自己的衣服,顶着重孝,低头跪在丈夫棺椁前守灵,每过半个时辰就烧纸续香。还应承,大人入葬后,再赏十两黄金,把卖身契赏了让她回家去。仆妇不知道内里的事,还以为夫人想偷懒,不愿意夜里守灵,面对这天大的好事,她当然同意。
随后,史夫人自己穿了仆妇的衣服,去了首饰,把脸上涂了暗色,戴了冥篱,悄悄地随着办丧事的人出府,躲到自己的小宅子里去。
史夫人让一个心腹使了钱,连夜让驿站人六百里加急,送信给自己母亲,把事情写明白,请她救命。在信尾也分析了,蜀王在封地盘踞日久,势力极大,光靠娘家,怕是不行。一来,远水解不了近渴,二来,自家势力也抵不过皇亲国戚。看母亲能不能央求皇帝出手相帮,毕竟母亲与太后是闺蜜,自己与皇帝年轻时也有点交情,看在昔日情分,或许能相救。
杨夫人见了女儿的信,大吃一惊,女儿是遇到危险了。转头想着,女儿分析得也有道理,这事非找皇帝才有生路。老夫人与老侯爷夫妻不和,且有深仇大怨。当年老夫人与小姑子害她不能生育,杨家也是下了死手,老夫人之死不明不白,是自家六弟用湿纸巾给捂死的。五姑子的事,也是二叔父找人做的,史五娘落下终身残疾,在夫家过得生不如死。
因为这些横在中间的仇怨,杨夫人与丈夫嫌隙很深。史老侯爷没有证据,一时拿她没法子,心里却恨她不死,夫妻只是面子情。要是杨夫人唯一的女儿出事,那老东西不但不会真心相救,袖手旁观还好,说不得落井下石呢,然后心里暗爽。
杨夫人让娘家哥哥求见皇帝,把女儿的信递送上去,请陛下相救。皇帝一看史清雅的信,十分恼怒,蜀王一家骄横的紧啊,史夫人出身名门,他们就想弄死了去陪葬,怪不得对盐工如此刻薄。清雅与自己是青梅竹马,不能不救,就八百里加急,旨达益州,让益州、万州的府兵保护史夫人,史夫人出事,府兵总管自杀谢罪。
史家后院的小书房,史侯爷面沉如水,端坐在书案后。一面着人请了杨夫人来,一面在腹中酝酿着要说的话。蜀王着人送来了密信,他夫妇想让史清雅殉葬,许诺把二少夫人全部嫁妆送回,并补偿黄金两万两。
史侯爷心情十分矛盾,他只有一个嫡女,要是让她给丈夫陪葬,多少还有点舍不得。但是转念想,李二公子没了,姑娘就成了寡妇,还是个无后的寡妇,接回来干什么?再嫁人吧,年过四十了,估计没人要。而且,这次得罪了蜀王,对自家没有任何好处。想来想去,还是两万两黄金更香。
史侯爷今年六十六岁,现在膝下有七个庶子,一个庶女,三个大点的儿子余荫入仕,也成亲了,老大如今都当祖父了。庶女好办,办一副嫁妆送出门去了。还有四个儿子是在史清雅出嫁后,跟小妾生的,现在不过十几岁,眼看要成家立业,且需要很多钱呢。人心趋利,用一个没啥用的大姑娘换来这么多财富,还有蜀王的人情,岂不是大好事?
杨夫人带着两个侍女缓缓地走进来,就立在门口打量丈夫,背着光看不清神情。史侯爷挤出笑来,起身相迎,吩咐两个侍女出去,亲自扶着夫人坐在临窗的胡床上。
屋里只剩下夫妻二人时,史侯爷道:“夫人,本侯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清雅的夫家出事了,事情挺大,都城里都传遍了,你也听说了吧?”
杨夫人淡淡的,声音如从远处飘来:“当然知道,那是我的亲闺女,她的事我最关心。”
史侯爷咧咧嘴,叹口气:“夫人知道了,那就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没有办法啊。李二公子府上下死绝了,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家产也烧了大半,其中就包括姑娘的大部分嫁妆。如今李二家只剩下一些庄园、店铺,蜀王夫妇派人接管了。本侯有些发愁,咱闺女怎么办?”
杨夫人叹气道:“怎么办?接她回来呗。蜀地的家产烧了,可都城里的宅子还在,郊外还有一处别院,一处庄园,干脆让蜀王把这宅子、庄园抵姑娘被烧的嫁妆。姑娘的嫁妆中,也有庄园土地都在京郊,西市还有一家茶业铺子,一家椒姜店,尽够她生活了。”
史侯爷一听,冷笑道:“想得美,人家蜀王说了,他又没收咱家姑娘的嫁妆,是儿子儿媳妇自己保管的,天灾人祸躲不过,他不负责。便是告到陛下那里,他也是这话。”
杨夫人有些气,强忍着道:“蜀王既然说了,这话也有几分歪理,行吧。李二公子在都城房产地产,那也是夫妻两个的财产,就归咱姑娘了。总不能一件事两个标准,说到儿媳妇嫁妆时就说与他无关,说到李二家产时就与他有关了。”
史侯爷摇头,叹道:“人家蜀王是皇亲国戚,有钱有势,咱家虽有爵位,老夫可没祖上的能耐,在陛下跟前没多大面子。要是太后还在,你还能去求求太后,如今,咱们惹得起哪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