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良玉要出嫁了(2 / 2)
袁掌柜脑子灵光一闪,让人把店里近两年的账簿拿来。它们店里卖出的产品有保修期,还有回收和改款的业务,对购买客人的信息都进行了登记。细细查看,发现去年年初,有姓曾的男客买过店里的产品。
让人再去详细查这个姓曾的客人,果然是曾侧妃的二哥,这就有意思了。难道,卖给曾二公子的东西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不就是几串珍珠项链,几样硬金首饰,还能有什么出奇?
袁掌柜让伙计取了库存的几串珍珠来看,翻来覆去看,就是黄豆粒大小的白珍珠,光滑圆润,品相不错,并没发现什么奇特之处。拆了线看,一粒一粒检查,终于发现了端倪,其中有一串珍珠打的孔与众不同,不像用弓钻或线钻打的。那孔上下粗细一致,这么匀称必是用什么高速运转的机械钻针打的。
可是,袁惜时知道自己家作坊里并没有这样的机械。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珍珠的孔洞是谁打的?是江南李家,还是谁家?曾秀云这是发现了,说明曾侧妃也是内行的,她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怎么懂这些的?就算是懂,也没必要千里迢迢地来都城调查,她意欲何为?
袁惜时百思不得其解,问小雪,王雪只是笑笑,推说她也不清楚。袁掌柜没办法,也只能把心头的疑问暂时放下,加强了安保工作,防患于未然吧。
王侍郎跟王雪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串珍珠是王善一让人打好的孔,具体什么操作却不清楚。当初金玉店刚开张,有些活忙不过来,王善一自告奋勇跟王侍郎说,有些工序她能帮忙。比如,切割珠子,给珠子和玉佩打孔,打磨玉器,效率极高,可能用了他们不知道的什么高级器械。而这种器械别人不懂,曾侧妃可能略知道一些,这才让人盯着惜雪金玉店。
王侍郎有些想妹妹了,王善一跟王雷去青州这么长时间,还没安置好吗?过年也没回来,青衣山上的杏花又开了,妹妹喜欢花海,也是该回来了。
王善一原打算年前赶回来的,出了一件喜事,耽误了她的行程。良玉跟小白先生互相倾慕,跟良玉求婚没被正面拒绝,小白先生托同僚洪先生当媒人上门提亲。良玉想了半天,她也喜欢白先生,白先生长得好看,还见多识广,多才多艺。他从来没有歧视她的出身,也没有怀疑她的来历。关键白先生还没有家累,前些年父母相继过世,只有哥嫂,各自过日子。
良玉问王善一,这件事她该不该答应,王善一拼命点头。把良玉的卖身契找出来拿给王雷,让他在青州给良玉立个户籍,就跟着她姓王,登记成良民王良玉。
王雷皱眉:“姑姑,这可能不大好办,立女户很不划算。不如侄子开个证明,等她与白先生成亲后,把她的户籍落到白先生户籍上。”
王善一想了想,问过良玉的意见,就同意了。大事商量好,王善一专门跟良玉嘱咐:“良玉,这个空间太过神秘,小姐不希望你告诉别人。你我主仆一场,小姐不亏待你,会给你准备全部的嫁妆,从大到小,从生到死,一应俱全。你若是有难处,可向王家求救,我们不会坐视不理的。”
良玉点头如捣蒜,她知道小姐的顾虑。能找到白先生这样的男人,她已经运气极好了,别的都是身外之物,她不敢强求。看她这样子,王善一叹口气:“良玉,你没读过多少书,也要懂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你如果把咱们有空间的事告诉外人,他们可能会想从你嘴里知道得更多,进而控制你,拷问你。小姐给你的嫁妆就是你的底气,财物还是放在自己手里的好,你有余力了,可以对自己在乎的人好,但是不管别人如何对你好,女人都不要完全相信,把一切都交给别人。”
良玉听了这话,仔细琢磨一下,点点头:“小姐教训得是,良玉明白了。这世上,连生养奴婢的父母都会因为利益把孩子卖到牙行,还有什么人,天生一定会对奴婢好呢?”
王善一道:“是啊,只有自己才会对自己好。白先生现在对你好,是因为他对你有所求。他年龄到了,要成家立业,当然要找一个合适的女子。他的家世很一般,自己又是低阶官吏,前途难说。就是想找出身大家的女子,也得人家愿意,就是人家愿意,门不当户不对,那陪门财要的,能把一个普通家庭压垮。白家对你没有大恩,一没生二没养,男女之情罢了。他对你好,你就跟他好好生活,照顾他的衣食住行,跟他生儿育女。若是他变了心,你也无须觉得天塌了一样,没法活了。不管将来他怎么样,你都要做一个保有独立内心的女子。”
良玉点点头,觉得心里的忐忑少了,人也平静了。小姐说得对,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你若对我不好,我就回去跟着小姐,不缺吃穿,怎么都是过一辈子。
王善一给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拿出三千贯,给良玉在青州城里买了一处立马能住的三进中等宅子。又花了一大笔钱,买了许多从江南来的香樟木,款式比照着空间小别墅里的家具样式,画了图纸,让匠人们照图样给做了全套的香樟木家具。常用的锅碗瓢盆置办全,掸箒花瓶摆件都备全了。首饰准备了几套,一条彩色珍珠项链,一条白珍珠项链,两朵珠花,两对珠钗。一对黄金手镯,一对黄金制鸳鸯步摇,一对黄金戒指。从青州最大的商行买了许多绫罗绸缎,还有许多细麻布、动物皮毛。压箱钱给了五千贯,九十九个小金锭,九十九个小银元宝。良玉含泪收下,跪下给王善一磕头谢恩。
整个冬天是农闲时节,人手多,随便很低的价格就能雇到人。广平农庄一片繁忙,除了给果树缠草绳保暖那些活儿,就是农庄外围建的粉坊、豆腐坊、油坊忙活。
昌乐荒山那边也是一片忙活,那些老兵都听主家安排,在山上挖石笋,卵石,每天每人挖一车,超额完成任务的,还加发奖金。那些老兵看有钱赚,夜以继日,干得热火朝天。
有些工匠们也趁着农闲,到处找活干,王善一就动了心思,准备在农庄北面的缓坡上建一个村子,安置管理果园的管事和技术长工。之前有北山村的建设,攒了不少经验,王善一也依样画葫芦,弄了一份广平村的平面图,找了之前的洪先生和刘先生主管。洪先生看了平面图,忽然笑道:“看这效果图,老夫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了,明年春天,在这村围外面种上桃树林,就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气象了。”
王雷笑道:“洪先生提醒得对,咱们先建中央的商业街,然后建三进的四合院。白先生想成亲了,兄弟一场,本官想弄一个四合院给他当新房。虽然新娘子有陪嫁房,以白兄的脾气,肯定不愿意吃软饭。”
刘先生把脸一沉:“王大人,您可不能厚此薄彼,老夫也要。老夫看这青州甚好,物阜民丰,想着将来领了老妻到这边养老的。这潜秀山不错,过几年就会成了花果山,老夫喜欢,既然在此处建广平村,能不能给老夫也留一个院子?”
洪先生听了大笑:“老刘说得对,这见面就得分一半呢,他们有,老夫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