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回都城了(2 / 2)
在岛上逛了半天,长孙老侯爷有些饿了,王善一自告奋勇给他做些好吃的。跟着侯爷的那些侍卫一听要做饭,腹中顿时也感到饥饿,就到海边捉鱼虾。他们水性极好,有的能带着背篓潜下水,捡拾海参、鲍鱼、大螺,用渔枪插上一些体型较大的鱼类,还能从珊瑚缝隙里抓到大龙虾、蓝花蟹、虎虾之类。不下水的人,在海边的礁石上能凿下许多扇贝、生蚝、鹅颈藤壶。老侯爷也戴上竹苙,拿了渔竿,去海边垂钓。
王善一看看周围没人,只有两个给她打下手的小兵,她就使唤一个小兵去泉眼那里打水回来。另外一个小兵去把船上备的木炭、大铁锅搬过来。小兵前脚走,她后脚从空间里拿了很多食材出来,反正带的东西多,王善一取了一个大锅,比量着锅围,找了几块石头把锅支好,把空间里的上好大米给焖上,让小兵烧小点火,别叫糊锅了。又取大蒸笼来,准备蒸海鲜。顺便用酸桔、酱油、蒜沫、芝麻油、芥末、甘蔗汁调个汁,用来蘸海鲜,味道美极了。
今天,王善一突发奇想,要用空间里的蔬菜,给外祖父做几样可口的。那小菜园不大,拿出来卖不够数,自己一个人又吃不了,不如孝敬一下外祖父,让他尝个鲜。
王善一准备做一锅咸鱼茄子煲,她在空间的一个菜谱上看到的。要说安南这地方,咸鱼最多,本地人就是蒸了吃,条件好一点的跟猪五花肉一起蒸,借点荤油的香。空间小菜园里秋茄子长得正好,一个个紫得发亮,外祖父的牙口没年轻时候好,吃些茄子刚好。还有那番茄,也都红了,正好做些番茄炒蛋。空间有大量洋芋,烧一些,再炒个洋芋丝,
长孙明吃了外孙女做的菜,直呼美味,那些随从护卫们也都吃美了。
启辉二十四年这个春天,是长孙老侯爷最难过的,外孙女要回去了,这一别,今生能否再见面都不知道了。老爷子给外孙女准备了很多东西,还要给她一大笔黄金。王善一把东西收入,黄金就拒绝了,她如今并不差钱。
王善一从空间取出三百担大米,三百担粟米,还有三百斤苹果,三百斤干果,让外公看着办。又拿出几包种子,一种是茄子,一种是番茄,一种是洋芋,这几包种子就是前些时候做给他吃的那几样蔬菜。告诉外祖父如何种植,认真叮嘱目前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怕人会追究来历。安南这地方,与内陆隔海,除了商人和渔船,不会有人来。蔬菜这种东西也不适合长途运输,在安南种植一些,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老侯爷多灵性,一听就知道外孙女的意思,这几样种子的来历,不宜为外人道,为了避免有心人的探究,要控制外扩,只自家人享个口福就好。马上点点头,笑眯眯地接过来,亲自收藏了。他语重心长道:“外公知道丫头有奇遇,你不愿意讲,外公就不问。你放心,这几样种子,外公亲自种在自家的后院,外人见都见不着。”
王善一真去找那位乔老先生了,跟他说起来自己是长孙老侯爷的亲戚,跟白先生也相熟,乔老先生一听更是热情。领着她去自家不远处的大儿子家,两人谈起交易来。乔老大是个大能人,他听了王善一的要求,沉思良久,同意了交易。
王善一用空间的大米、粟米、黄豆、北方瓜果,换了一大批干海货,有海带、紫菜、虾米、鱼翅、瑶柱、扇贝丁、鱼干、虾干等等。另用在杭州买的三千件瓷器,换了三百来个各类的大螺大贝壳,都是处理好的,刷了透明轻漆的。最后,用黄金购买了十具大大小小的珠宝珊瑚。这些东西都先送到白先生家,看得白先生直摇头,这么多东西,看姑娘怎么运输呢?
当天晚上,王善一也顾不上穿帮了,趁着夜深人静,把东西收入空间。英英直接挑了一对大鹦鹉螺要据为己有,王善一笑笑,由着它,还给配了一对底座。
白先生其实有点害怕,姑娘这是什么神仙手段?她还是凡人吗?想不明白的事,只能装糊涂,老侯爷都不去问,自己何必多管闲事呢。
王善一又买了大量的热带果子、香料、木料、药草、素丝、木棉布、安南手工艺品,问过英英之后,还买了一些能在空间栽种的种子和种苗。这趟安南之行,真是没白来,可算是满载而归了。
当季风越来越大时,王善一带着一船货物离开了安南,本来是可以都收入空间的,想想还是装模作样一番,掩人耳目。长孙家自己就有船厂,造的大船也常常运货到广州或桂州、宜州。王善一乘坐长孙家自己的大船,船长和水手一切都听王善一安排,到了桂叶港,就听话的把东西卸下返航了。王善一把东西收入空间,又在柳州、昭州买了许多当地的食用香料,大量的干桂花。当天夜里,把东西一收,人也进了空间,跟杰哥夫妻商量了一下,辛苦它们驮了芥子珠,飞回都城。
海东青非常善于飞翔,体力也比较持久,杰哥夫妻差不多一个时辰能飞四百里左右,每天飞五个时辰,然后找个安全的地方,进空间吃喝休息。海东青在空中飞,不受地形和环境的影响,只要不是恶劣天气,就能直线飞行。这样飞了差不多二十天,就到了青衣君祠,回到熟悉的环境,杰哥夫妻很兴奋。它们也受不了安南那个热,要不是能躲在空间里,它们感觉都要热出毛病了。
长庚夫妻见杰哥夫妻回来了,非常高兴,赶紧让人飞马给王侍郎报信。之前大人交待过了,要是看到杰哥夫妻回来,一定要尽快通知他。长庚虽然不知道内情,却很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