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都城抗旱(2 / 2)
皇帝看了一眼纪王:“老七,王尚书提议的这件事值得考虑,你现今协理户部了,你跟王尚书讨论一下,写个奏章,把交易方式、估价、运输方法都写明白了,交三省议一议。要是可行,户部牵头办吧。”纪王出列,应了一声是。
到六月中旬,夏日炎炎,依旧没有下雨的迹象,都城臣民心急如焚。偏此时,邠州、庆州、兰州、凉州、甘州、龙州报来旱情,请求减免赋税和贡粮。王尚书天天与协理吏部的四皇子、协理户部的七皇子,协理工部的八皇子议事,为了抗旱安民,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乞巧节前的几日,王尚书收到何昭旭的来信,附了一式三份的合同书。何氏已考察过了青州和密州两地,都很适合建海港码头,传了报告给南海。南海何氏宗族回复认为可行,青州建渤海海港,遇南风可走东北平州,若遇西南季风,可走安东二部的新罗外贸。密州建黄海海港,若遇北风,可一路南下至福州。若遇西风,可走新罗、倭国。
王尚书看完妹夫的正信后,见后面附了一页家信,是王善惜写给兄长的。信首问候兄长及家人安康,信中说,她随夫婿到青州之后,见到实韧和郡主,他们很热情,很认亲。郡主本来要回都城的,吴王让人传信,说永安大旱,让她先留在青州避灾。她与夫婿参观了凤凰峪与潜秀山,觉得建设得很好,一定有前途。她夫婿在青州、密州、莱州三地交界地带,买下一块山地,建了珍珠山庄。有实韧和中直大力扶持,工程很顺利,主屋已起,估计冬日可成。信尾提了一句,她有身孕了,准备在山庄养胎,近两年暂时不去南海。
王尚书拿了何昭旭的信和合同书,去找了老亲家商议。吴王看了满意,送上门来的钱完全可以笑纳,提笔签了合同,盖了印章,自己收起一份来,另两份递给王尚书。青州与密州发展的越好,他越有底气。两人说起闲话,都城里应对得当,目前人心还算安稳,粮价比去年高两倍。说起梁王的龙州大旱,听说情形不大好,二人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王尚书道:“殿下,您跟韩掌柜说说,她神通广大,让她也帮忙囤粮草吧。要是错过了这波,她肯定要埋怨您不提携她母女。微臣跟南海何氏说了,让他们家再从南粤至江南东道收些稻米。也跟长孙二舅父都说了,让他帮助从靺鞨人手里多买些稻米、煤炭、油丝。这次大灾,面积较广,全国瞩目,您要是抓住机会,好好表现,灾年过后,您就有可能上位了。”
吴王笑笑点头应承,随后又说了几句闲话,忽然想起:“你家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可想过她的婚事如何安排?要是看上哪一家,直管说,本王亲自去说媒。”
王尚书说起唯一的姑娘,光剩下摇头叹气了。找夫家倒不着急,他还想多养女儿几年。可那孩子实在不合群,寻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跟都城其他官家的女子不来往。让她出门,也就是那几个地方,那几家亲戚,去了也是微笑少语,不知道心里想什么。
春回大地时节,百花陆续盛开,人家姑娘忙着游春赏景,轮流着开赏花宴,请她都不去,说自己家最不缺的就是花。王尚书建议姑娘在青衣君祠开个赏花宴,请年龄相当的女孩过去玩。王雪兴趣不高,皱着眉头嫌麻烦,她喜欢景色,可是不喜欢跟都城那些贵女一起。
夏日炎热,她就更不爱出门,天天躲在树荫下看书写笔记,画她的设计稿。她娘嫌她太独,说她几句,她不爱听了,收拾了东西就去青衣君祠躲着。
秋高气爽,丰收季节,让她出门,她就说秋收季节大家都忙,婚丧嫁娶的事也多,她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其实是怕在宴席上遇到贵女贵妇们,那些人代表着无尽的麻烦。
冬季来临,时有北风,时有大雪,她又说怕冷,成天躲在惜雪金玉店里。那里确实暖和,袁掌柜让人盘了东北人爱用的暖炕和火墙,工匠们都是手艺人,做的活精细,怕把手冻僵了,工作环境可不得暖和温润。她倒好,把那里当避寒胜地,猫在店里,还是看书画她的设计稿。
吴王听了老亲家的吐槽,乐得合不拢嘴。现今老亲家发展得不错,要职位有职位,要财帛有财帛,有些人早想跟他家结亲了。两个儿子的亲事定下,长子与自家长女很是合适。次子王霆跟渤海高氏的姑娘订亲,据说两家都挺满意。估计明年自家广平出了孝期,王家两个儿子就得办婚事。他知道王尚书就这一个姑娘,分外宝贝,都城那些达官显贵也都在这些范围内挑拣呢,有不少人家盯着王雪呢。
最先上门来的是十四皇子李景曦托的人,晋阳长公主,王尚书一听来意,直皱眉头:“哎呀,长公主殿下,这恐怕不合适。下官的长子跟吴王殿下的广平郡主订亲了,明年就要成亲。从吴王殿下那里论,下官的子女都要管高平王殿下叫一声叔父呢,辈分不般配。”
晋阳长公主笑道:“你们读书人就是迂腐,又没有血缘关系,哪来的辈分?咱们各论各的。皇祖父在时,后宫中还有姑侄同为妃嫔的呢,有什么可说的。”
王尚书拧眉:“长公主殿下,皇家规矩多,皇子后院也复杂,小女王雪是独女,早让下官给惯坏了,恐怕伺候不好皇子,别教耽误了高平王殿下。请您帮下官回绝了殿下的一番美意,下官多谢了,来日一定报答长公主殿下。”
晋阳长公主冷笑:“王尚书,你虽然能耐,到底是皇家的臣子。人家是皇子,年龄也相差不大,看中你家姑娘是给你脸呢。十四皇侄眼巴巴的亲自上本宫的门,请本宫来你家提亲,你就是这样的答复?要是小十四去求皇兄,给你家姑娘赐婚,你还敢不从?”
王尚书道:“殿下,您请回吧。诚如您所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是陛下赐婚,微臣安敢不从?以前臣的小妹就是被赐婚入了梁王后院,现在尸骨无存,只余青衣君祠在。陛下要灭了微臣家的女孩,臣又有什么办法?”
晋阳长公主想起前梁王妃事,微微皱眉,怪不得小十四不敢去求皇兄赐婚。别人家还好说,王家因为青衣君的事情,对皇家颇有怨言,当初上门向梁王要嫁妆,闹得都城人尽皆知,皇兄也是万分闹心。哎,既然有前车之鉴,王家定然不愿意把女儿嫁入皇家,这事就算了吧。想到这里,甩袖离开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