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 > 第112章 欠下人情

第112章 欠下人情(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王善一道:“以你的能力,要谋财势容易,要谋官也有可能,唯独谋取女人的心,不好说。你们之间有一条深沟壁垒,世人都讲究门当户对,本君的哥哥嫂子,包括小雪,都是世人。要想打破门第成见,要么有大变故,要么有大机缘,目前姑姑也爱莫能助。如果有一天,小雪心悦于你,姑姑可去帮忙说服大哥。”

张思星起身,拱手行了一礼,口称:“多谢姑姑,有您这句话,思星会一直等下去,或许会有机会的。”

王善一道:“要是有机会了,一定要抓住,女人的心不好琢磨,人心不受束缚,谁也抓不住;可女人的身体容易得到,人的身体随时可能会成为交换的条件。不要忽视身体的作用,身体长时间地倾向于一个人,心也会慢慢偏移。还有孩子,是一般女人割舍不下的牵挂,也是男人血脉的延续。”

张思星听得目瞪口呆,这叫什么话?离经叛道,又现实世侩的叫人无话可说。小雪可是她的亲侄女,她在教自己跟小雪讲条件,要是小雪再有事求自己,就先占了她的人吗?再想想,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小雪这人聪明市侩,门第之见根深蒂固,不用点手段,恐怕这辈子两人再无交集。

王善一让他起来,坐着歇歇,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常久山是梁王的幕僚,跟小雪也没什么过节,小雪为什么求你除掉他?”

张思星道:“小雪没有说太清楚,现在见到活着的青衣君,思星推想出七八分。去年不止都城大旱,龙州更甚,粮食金贵,常久山在都城为梁王谋划粮草。或许无意中认出您的身份,或许抓住了王家的把柄,用来威胁王尚书,索要大批粮食。王家准备举族迁移,本身就需要不少钱粮,又不愿意落下把柄让人牵制。王家手里应该没什么得力的人,所以才让思星出手。小雪可能察觉思星对她与别人不同,挟恩求报,也想趁机了结与思星的联系。”

王善一恍然大悟,张思星推测八九不离十,上次在城外安葬豆豆,跟常久山打了个照面,想来他在那个时候就认出自己来。自己有事离开都城,并不知道后来的事,王家应该也不会有其他把柄在常久山手里。现在张思星一说,她也大致猜出后来的事情。

常久山这人精明狠毒,他只要嗅到一点味道,就会如附骨之蛆般叮上来。梁王虽然不是好东西,脑子可没这人聪明,多少坏事都是这人撺掇的,除掉他,真是一件大好事。想到这里,王善一问:“张大夫,事情办得如何?没留下什么尾巴之类的吧?”

张思星道:“姑姑请放心,寒霜殿做事一向干净利落,那人毒死之后拌上石灰烧碱,深埋到一处乱葬岗了。估计这会儿都沤烂了,他的遗书也伪装成普通书信,通过驿站送去龙州给了相关的人。就是,他临终前说了一件事挺有意思,他说梁王曾经找男科大夫看过,那大夫认为梁王从小中了什么药物,导致绝嗣之兆,生育孩子断无可能。所以,后来曾侧妃生的孩子刘卓很大可能不是梁王的亲生骨肉。”

王善一沉默良久,忽然笑了,因果终会报,苍天饶过谁呢?实在是大快人心。梁王骂自己既不能生财,又不能生育,是个没用的,死不足惜,原来是他自己既不会经营,又不会生育,遭了报应。就郑淑妃那个自私狠毒又缺德的性子,在后宫也没少得罪人吧?人家明面上惹不起你,背地里冲你孩子下手。你们娘俩吃了亏,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王善一觉得心情舒畅,对张思星笑笑:“谢谢,谢谢你告诉姑姑这件隐秘,这么多年了,姑姑也曾自暴自弃,以为自己既不能生财,又不能生育,梁王嫌弃的有道理。没想到,是他自己无能又无种,姑姑心里一下子敞亮了。”

张思星笑道:“思星听说过姑姑的往事,就知道,姑姑听了这事一定解气。您需要拆穿曾侧妃的把戏吗?如果想,思星愿助您一臂之力,把那李大夫抓来。”

王善一道:“算了,都没关系了,理他们做甚?当年,梁王关了本君两年,本君打断了他的手脚。曾侧妃设计害人,本君也把梁王准备的疯人药反给她喝下,疯了三四年。郑淑妃想害外公,也让本君收拾成半残废,失了圣宠。时过境迁,恩怨两消,以后,我们桥归桥,路归路,他们不来害人,本君也当他们是路人。”

张思星倒抽一口冷气,原来不明白的,如今都清楚了。郑淑妃和梁王的伤就是他师傅医治的,后来师傅还说下手的人太狠毒刻薄,原来是一报还一报。这人呢,还是保有善心的好,千万别做缺德事,谁知道报应在什么时候呢?!

王善一递给他几粒药片,然后才道:“今天你也累着了,这是人参片,含服了能提气。姑姑为了青青的伤,耽误了不少时间。有急事要去青州一趟,一会儿就走了。姑姑这些年闲的时候,钻研了风水学说,虽不如堪舆大家,也能略看一看。你这个屋堡的格局不错,就是屋后的山太秃,有漏风局的意思。”

张思星心里暗笑,他一个道士出身的,还不敢说自己懂风水。青衣君不过是死遁逃命,随便看过几本书,就敢指点神医谷屋堡的格局。不过,谁叫她是小雪的亲姑姑呢,哄她高兴吧。想到这里故意道:“姑姑,多谢指点,您既然懂风水,可有什么法子破局?”

王善一道:“姑姑留下十棵杏树,你找人在屋后的山崖边上做上石栏,在石栏前面凿出深洞,填上沃土,把杏树栽下。以后,每救一个人,就让人凿一个洞,种下一棵杏树。你的前半世是薄命短运格局,遇到我大哥这个贵人,已有大大转机。可你做事,只求结果,损了不少气运。姑姑祝愿你活得长长久久,能得偿所愿。”

张思星听了这话,心里感动,也明白她的心意了。师傅曾给讲过杏林春暖的典故。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以行医济世着称,治愈病患后要求种植杏树,从而形成杏林。姑姑是觉得自己杀人太多,身负罪孽,会折损寿命和气运。让自己效仿君异大医,以杏代酬,以杏济民,换来莫大气运,将来能与小雪白头到老。

王善一道:“张大夫,去年东陈数州有旱灾,今年也没有缓和的意思。本君路过杭州时,又逢大雨,心里忐忑不安。希望神医谷的医者,也关注一下,就怕灾情不解,大疫会随之降临。要是遇上大疫,能拿出治疗方案,功莫大焉。”

王女君走后,神医谷的人在大门外发现许多东西,有十棵根部包裹泥土的小杏树,二百斗海盐、一百斗黄糖,一百麻袋白稻,两千斤柑桔,两千斤林檎,一座白水晶洞。

华神医心里暗叹,大灾之年,正需要这些物资呢,这位青衣君真是神通广大。华神医让人先把东西收了,张思星把白水晶洞配个底座,放在自己所住院的中厅。他是入过道的人,知道白水晶也称万年冰,是辟邪镇灾的好东西,如此高品质的水晶原石,可遇而不可求,应该是青衣君赐给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