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吃人的皇宫(2 / 2)
说到这里,慈孝贤妃四周扫视一圈,提高音量:“陛下委托本宫管理后宫事务,本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谁要敢在后宫作妖,就别怪本宫以宫规处置,决不姑息。”
最后,慈孝贤妃意味深长地道:“阎御女,后宫是离权势最近的地方,哪有什么人淡如菊?更没有什么佛系做人,不过是哗众取宠,掩耳盗铃。就看你这宫里,区区一个充华,用的东西比正一品的妃位都超额了。有些东西,不似凡品,内库账本上却没有记录,难道不是阎家进献的?”
阎御女辩解了几句,慈孝贤妃笑道:“官员光靠俸禄,哪有这些奇珍异宝献给出嫁了的女儿?你也不必觉得陛下心狠,他对阎家已经是高拿轻放了。除了车架作坊和马场,其他家产一小半赔给受害人,大部分都发还本家了。你虽降了位分,这些阎家进献的物品,不是宫里出钱,本宫也不没收了,好自为之吧。”
朝廷采纳王尚书的提议,既然有雨水,土地就不能空闲着,提前种了秋庄稼。司农寺安排着,把都城周边的土地分成三份,指导农户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种谷物,三分之一种黄豆,另有三分之一的地种植萝卜、白菘。就是那些没有计入良田的边边角角的荒地,也种了些大蒜和大葱。
自从王元娘回来,都城的天可争气了了,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提前种下的谷物长势良好,连浇水都省了。因为大旱让百姓更珍惜耕种,都是尽心尽力的。看着田地一片生机,百姓心中有希望,心情就没那么紧张了。
七月初九,十二皇子李景晚大婚,王妃是吏部侍郎魏大人的嫡幼女魏承文。
七月二十六,十三皇子李景暄大婚,王妃是户部侍郎裴大人的嫡三女裴月明。
八月初三,是十四皇子李晾曦大婚,王妃是安城刺史兰瑞家那个彪悍的嫡长女兰胜男。
知道兰家情况的大臣们私下里幸灾乐祸得很,能想象到以后高平王家鸡飞狗跳的场景。兰刺史家里一妻四妾,生了七个女孩,嫡妻在四十一岁才生下唯一的儿子兰玉宝,今年才三岁。兰玉宝的七个姐姐有六个嫁人了,娘家男丁单传,姐姐们不放心,都嫁到了安城附近,以便照顾娘家。只有长姐兰胜男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嫁,现在兰家管事。
兰大人没有生儿子之前,成日唉声叹气,就怕自己没了,没人顶门立户。女孩当小子养的,从小读书习武,厉害得很。女儿的名字也逗,什么胜男、超男、强男、亚男、过男、若男、比男,这些女孩也真应了她们的名字,个个凶悍刚硬,一身好武艺。
前些年,有匪徒突袭安城管辖的金县时,兰大人带着排行靠前的三个女儿领兵镇压,杀得血流成河。
去年冬天,因安城大旱,激起民乱,兰大人坐镇安城,七个女孩共同上阵平乱,杀了带头的乱民和混入乱民之中的悍匪和奸细,吓得乱民纷纷跪地讨饶。兰胜男指安平城外三十多里的枣山给难民当暂息之所,七姐妹成日领一队侍卫,骑着马携枪带棒的在枣山难民营巡视。
七姐妹还指挥那些能干活的难民开山伐木烧石灰,挖土掺麻制土坯。盖临时安置房,把当地府兵淘汰的旧帐篷要来,给难民当屋顶。又各自从夫家和城里大户家募捐了一些稻草、破被子、旧衣服和麻布之类,散给灾民。
兰胜男又说服父亲兰刺史和几个县令开仓放粮给她,她组织人在难民营外煮粥,每日两粥,让难民勉强度日。安平城相较其他起了民乱的地方,实在是好多了,知道此事的人无不赞叹胜男小姐有魄力,不输男子。
兰胜男这样一个女人,指给那不学无术,又顽劣差劲的十四皇子,真是暴殄天物,也算是个大乐子。一个地位高高在上不懂四六的皇子,一个凶悍刚硬又精明能干的官家女,两人估计处不好,早晚打起来。
皇帝还让人捎话给兰家父女说:“朕不是个好父亲,没管好自己的儿子,朕日理万机,又不能把儿子打死。朕就是相中兰家小姐有本事,能立事。小十四要是不听话,不务正业,儿媳妇只管教训,只要不打成残废,朕都支持。”
阎家获罪,母妃降位,高平王还是老实不少。皇帝给他指婚,他也不敢不听,心里着实闹腾。两位皇兄就找了侍郎家女孩,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到自己就给指个母夜叉,父皇也太偏心了。结婚典礼上,高平王闷闷不乐,机械的随礼官摆布。
皇子大婚,在都城任职的五品以上文武大臣送来贺礼,与十四皇子交好的地方高官也有送礼来的。十四皇子府设了流水席,招待众人一番。回了老家的阎氏也送来贺礼,却没有亲临贺喜,全族元气大伤,如今都在家闭门思过呢。
高平王疑心阎氏覆灭是礼部王尚书挑起,却又没抓住证据,除了心里暗恨,也没什么好法子。王尚书是礼部官员,皇子大婚,他也要跟着忙活。高平王一见着他,就血灌瞳仁,想弄死他。虽不敢当众下手,酸言冷语可没少说,弄得王尚书也是一肚子火气。不过,人家是皇子,自己是臣子,除了咬牙切齿,又不能上前撕扯,心中暗恨。
高平王婚后与王妃过得并不和谐,不过王妃有皇帝的口谕,又有身手,可以教训丈夫,所以高平王对王妃虽然冷淡,并不敢真正动她。日常对王妃就是敷衍,最喜欢跟几个侍妾和美婢乱搞。
慈孝贤妃确实能干,她这两个月把几个皇子公主的婚事都料理明白,得了皇帝的嘉奖。皇家办他们的喜事,民间开始秋收了,收成还可以,大大缓解了之前旱灾引起的恐惶和饥饿。都城也是一片祥和之气。
因为吴王的建议,王雷与广平郡主的婚事提上日程,王家找钦天监给算了个好日子,九月十八。中秋前,王雷把手边的事交给小白先生,下属部门也各司其责,忙着秋收。
王元娘不大放心,一早去了青州,亲自监督潜秀山秋收。这一年,青州还是风调雨顺,潜秀山有十分之一的果树挂了果,主要是林檎和杏、枣。其他的果树还不行,个别树上挂十个八个的小果,没什么用。不过,山地和树下种的洋芋和地瓜、南瓜都长得极好,山脚下的黄豆也长得不错,总体上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