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 > 第123章 新婚第二日

第123章 新婚第二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王霆道:“高大人跟淳于大人父子相熟,常有往来,所以淳于大人才敢说亲。昨日婚宴,高蚑大人也携夫人来了。”

曲氏叹道:“这样说起来也是名门望族出身,想来肯定是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如今实韧的大婚已过,中直的亲事也抓紧时间办了吧。”

王霆有点不好意思:“阿父,阿母,高家十九娘是高耦大人的嫡幼女,上面有四位兄长,一位长姐,都成家了。去年棣州一带也大旱,高耦大人的夫人领着次子夫妇、三子夫妇还有十九娘到密州避灾。可能也是想趁机见一见儿子吧,请青州府学的高夫子出面摆宴,邀我们兄弟去赴宴。”

王雷道:“没错,席间高夫子给双方做了介绍。高十九娘身形高大丰满,五官长得明艳大气。听谈吐,应该是读过书的,言之有物。”

王霆叹气道:“那次儿子也见过了那家人了,十九娘人才挺好的,看去是个爽快的性子。不过,李夫人是个精明过劲的,她上下打量儿子,待价而沽的样子,那算盘珠子打的都快蹦人脸上了。他们在密州租了一个半旧的宅子安置,三天两头就跟儿子要东要西。吓得儿子都没敢让他们去潜秀山参观,就怕他们狮子大张口。”

王雷补充:“王家人过了中秋走的,临走跟儿子借了三百担稻子,一百担海盐。叫儿子看,说是借,跟抢差不多,估计是肉包子打狗,没得还呢。”

王尚书皱眉道:“这么大事,怎么没听你们跟阿父说过呢?阿父已经跟高蚑大人打过招呼了,也给渤海高氏的家主写了信,再问他们的意思?目前还没有回信呢。看来高耦家未必好相与呢,看看情况再说,实在不行了,这件事就搁置两年。”

一家人用了朝食,王尚书去书房处理一些事情。王雷夫妇就进宫谢恩,皇帝下朝后就去慈孝贤妃的宫里,等着新婚小夫妻。慈孝贤妃笑道:“这两个月,三天两头的就有新婚小夫妻来谢恩,全是大喜事。”

皇帝看新婚小夫妻恩恩爱爱的,看对方的眼神都是柔情蜜意,心里也高兴。受了礼,赏了东西,还留小夫妻吃了一餐。席间,慈孝贤妃看广平郡主的眼神特别慈爱,一直劝她多吃点,又再三嘱咐让王雷照顾好妻子。

最后两人要告辞的时候,慈孝贤妃忽然从腕上褪下一个金碧辉煌的手镯,招呼广平进前,给她戴在手腕上。广平好奇地打量那只手镯,只觉得古朴而贵重。众人不解其意,互相看了一眼,慈孝贤妃平常对人挺大方,可是一般也不会给出这样贵重之物吧?

慈孝贤妃说起这个镯子:“这个手镯大有名堂,叫做丰饶之镯,寓意丰收,富裕。八分宽的纯黄金底条,上面用包镶法,镶了六颗大粒的宝石或半宝石。有安西的硅化木、琼州的紫水晶、西域的红宝石、蜀地的黄玉髓,室韦的太阳石,骠国的月光石,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

众人听着都惊叹,这也太贵重了,也太用心了。可是为什么要给广平郡主呢?慈孝贤妃跟她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啊。史家也有女孩,杨家也有女孩,多少跟慈孝贤妃有点血缘关系。若说看皇帝的面子上,皇家的女孩子一大堆,二十三个公主,一大堆县主。想来想去,可能是给吴王殿

慈孝贤妃叹口气:“本妃原来有一个女儿的,叫做李舒新。等她到了十三岁那年,当娘的想给她准备嫁妆。在蜀地购了一批金丝楠木和香樟木,请了巧手匠人,做了全套的家具和用具。还给她准备了不少首饰,亲自设计款式,寻找合适的宝石,让益州的香氏金店重工打造。这个手镯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贵重的一件。蜀地盐工闹事那次大难中,本妃的几个孩子都没有了,除了残存的骨灰和小件物品,什么都没了,那一年舒新十七岁,还未定亲呢。”

所有人不敢出声,慈孝贤妃的眼圈都红了,她又道:“当时家里贵重的东西被打劫一空,蜀地的宅子也被烧了。只有这支镯子,完工时间晚,因为有一颗宝石镶嵌得不太周正,本妃又是个喜欢完美的人,就派人送去益州香氏金店修理,因此保留下来。”

众人恍然大悟,慈孝贤妃气愤道:“后来本妃去取时,只能出具身份证明,因为拿不出书面的票据,那店家黑了心肝,即使当地官府给担保,他们也拒绝给付。人算不如天算,本妃到了陛下身边,得陛下天恩,坐上后宫高位。那店家害怕本妃的报复,托了关系,把这去镯子送进宫来。”

皇帝安慰道:“完璧归赵就好,那个店家不给爱妃,也有人家的规矩。你也不要生气,这么贵重的东西,要是没有书面的凭据,确实担不起责任。你到了高位,人家才放心,说明爱妃不是因为贪财骗宝。他们都送来了,爱妃也别跟那些商人一般见识。”

慈孝贤妃看了皇帝一眼:“是啊,到底失而复得了,这该是谁的早晚物归原主。当初,本妃跟德妃姐姐和广平的亲娘都说起过,要把广平当自己亲孙女。之前宫里给广平准备的添妆,都是国库和陛下私库的东西,不是本妃所出。如今本妃说话算话,把这只给女儿的嫁妆赠与广平,以后她就是本妃的亲孙女。谁要欺负她,本宫可不依的。”

广平感动地眼泪都下来了,她跪在皇帝和慈孝贤妃面前,郑重地行了大礼,头磕在地板上,久久没有起身。

当天晚上,慈孝贤妃坐在铜镜前梳头,皇帝坐她身边,一派岁月静好,夫妇和谐的场面。皇帝突然道:“清雅,看你今天对广平的态度,是不是也想让老四上位?”

慈孝贤妃答非所问:“清雅与弘农杨氏有亲,杨氏在琼州有一个玻璃作坊,能生产水银镜。清雅当年出嫁时,大舅父就让人不远万里,送来一面水银穿衣镜。水银玻璃镜比铜镜好很多,照人纤毫毕现。清雅现在后宫里的地位尊贵,杨家更是巴结着,张罗人又送来一面一人高的穿衣镜,用琼州海黄木做的边框,十分珍贵。可是,妾只用了一次,就让人收到私库里,再也不想用了,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皇帝想了想,确实有这个事,他都听说过。皇帝好奇:“为什么呀,清雅从小就爱美,你成人礼的时候,杨家送给你一面人脸大小的玻璃镜,你不是当宝贝吗,一天照上十几遍。怎么现在送来大穿衣镜,你反而不用了呢?”

慈孝贤妃苦笑:“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