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死别(2 / 2)
长孙夫人知道柴婕妤是幕后之人,心中无可奈何,人家出身贵族,又是得宠妃嫔,腹中还有皇家子嗣,一时半时动不了人家。看了一眼跪在她面前的王院长:“王守仁,你先给我解药,我活着,你就能活,我死了,也得拖着你。”
王守仁哪有解药,临死前听见夫人道:“王守仁,为妻不能死到你的前头,不然就怕你这老王八蛋害我的儿女。告诉你,善先知道所有真相,是他审的肖姨娘,儿子知道你毒杀发妻的嘴脸。善一没死,就是善先认的义妹王元娘。女儿恨咱们,不认咱们这一对混蛋的爹娘了。”
王院长心情复杂,挣扎一番,到底死了到长孙夫人前面。长孙夫人写下一封长信,把自己能想到的都一一交待了,最后写了一句,娘对不起明珠,知道错了,可惜悔之晚矣。就依她,母女之间两不相欠,永生永世再不相见。
永辉四年正月二十六日亥时正,长孙夫人过世。
王相给青衣君报丧,青衣君淡淡说了一句:“知道了,人死缘分尽,她的消息不必告诉我了。”气得王相面色铁青,袖子一甩就走了。
良玉躺在空间别墅的大床上,睡得很香甜,这里很安全,生活也特别方便。四个女儿躺在她身边,一个一个睡得像小猪,发出轻微的鼾声。精疲力竭的白建平回到家,找了很长时间,良玉与四个女儿还是没有踪影。家里只剩下蒋氏和儿子,还有蒋氏的两个贴身婢女,偌大的宅子,显得寂寥。
蒋氏哭着诉说:“大人,那些仆婢拿着包裹都走了。说他们原是良玉夫人花钱买来当陪嫁的,之前良玉夫人把卖身契还给他们,还写了解放书,让他们自行去改了良籍,还他们自由之身了。”
白建平手里确实没这些人的卖身契,二人没办法,只能明日再去牙行买几个人使了。
谁知第二日一早,就有青州最大的牙行,领着人上门,来收宅子了。出示了良玉夫人跟他们签的卖房合同,良玉签名的房款收据,还有这处的房契,说这宅子连摆设和家具都卖给牙行了,请他们三日之内搬出去。
白建平当时就有点傻眼,良玉是不是也做得太绝了,这大冷天的,让他搬到哪里去?再说了,媳妇跑了这种事,让外人知道了,对他没什么好处。只好一个劲跟牙行交涉:“金掌柜,本官可以在夫人的卖价上加一成,把这宅子买下来。”
牙行的金掌柜劝道:“白大人,不瞒您说,良玉夫人说了,希望不要把这宅子卖给您。这是她的嫁妆,让您和继夫人住着恶心。您既然愿意出钱,小人手里还有不少宅子,您随便挑,不卖您高价。您要是非要这宅子,也不是不行,得给双倍的价格。”
白建平叹口气,知道牙行看他真心想买,故意抬高价格。思虑再三,还是用双倍价格买下来吧,把自己的小金库花掉一半。心里想着,先住着,万一以后良玉找回来了,夫妻没有隔夜仇,自己放低些身段,哄一哄她,说不定就会和好了。
没几日,王霆就知道了良玉失踪的事,他脸色微白,心里隐约能猜到,姑姑出手了。姑姑这次来青州,根本没跟自己打照面,是不是对自己也不满了?
王霆夫妇想着之前良玉跟他们求救,他们寻思夫妻没有隔夜仇,又寻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没有插手。还想着白建平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儿子生了,贵妾也进门了,很快就能把家里的事摆平。没想到,白建平这么个能人,家事竟然处理的一团糟。
王霆的媳妇林氏也大致知道这事,认为白建平这人不可深交,有机会把他弄走最好。青州这边的生意越来越大,白大人知道不少内情,眼下几人交好,以后万一有利益冲突,这人会做什么,实在是难说。这种对自己媳妇和女儿都不咋样的人,你相信他能对朋友真心实意?
王院长和长孙氏夫妻的灵柩一路送到福寿山,汝南王氏的代表在福寿山的祠堂开了宗祠,一屋子族老们面色暗沉。看了王守仁妾室肖氏的口供,再看长孙氏临终前留下的绝笔,大致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王守仁这个天杀的,女人谁没点毛病,怎么能谋杀媳妇呢?要是内情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族老们说真心话,长孙氏自从到了王家,还是挺旺家的,带了不少嫁妆,养下好儿子好女儿。王善先最出息,都是中书右丞相了,眼看将来就是汝南王氏的族长。前梁王妃王善一获封青衣君,先帝赐青衣山下吉壤建了青衣君祠,这些年赚的钱不少,都在王善先手里。买福寿山,建福寿书院,没少往里贴补,光书院图书楼里那些字画、书籍、笔记,都要花不少钱呢。
再说了,长孙氏的娘家可是景阳侯家啊,谁惹得起?汝南王氏虽然是文人多,也敬仰为国守边的将士,因为有他们在,东陈才能这么太平。最后,宗族决定这件事不能闹上朝廷,宗族内部处理。王院长有心毒杀夫人的事要瞒下来,不能让外人知道了,尤其是景阳侯一脉。
王相想了好大一会儿,同意了,人死不能复生,便是把汝南王氏灭了也无济于事。这事是父亲和妾室做的,传出去是个大丑闻,对汝南王氏和自己没有一点好处。
王院长夫妻合葬,把毒杀主母的妾室肖姨娘活埋在王院长夫妇的棺材,王院长的宅子和遗产给这两人分了。
王相现在今非夕比,如何在乎一点家产,不过,家产平白给这两个庶子,实在是心里不痛快。就跟宗族说了,宅子可以给他们,家产却不能全给,给一半,剩下一半归宗祠所有。
这种事族老们有什么不愿意的,族里有钱,做事就体面。比如以后家族有孤女,需要宗族出嫁妆。有孤儿,不能过继的,要供应读书,帮助安置。
青衣君早就自立了女户,不隶属于王院长家。她没有后人,但她的母亲是被两个庶子的姨娘害死的,青衣君祠不能让两个庶子经管。王善先提议让自己的妹妹王元娘经管,宗族拗不过王右相,只好决定暂时由王元娘接管,等王元娘百年之后,再由宗族选出合适人选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