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全舆图成(1 / 2)
皇后看嫂子通透,也松了一口气。随后二人闲聊,袁夫人问起海东青杰哥夫妇。皇后叹口气,今年年初,杰哥跟皇后说它大限快到了。依依惜别后,领着媳妇飞向东北老家,想再看一看故土。
鸟类有自己的习性,到死不愿意落地,要奋力向天空飞去,直到粉身碎骨。
四皇子李范这些天都要哭晕了,相中的媳妇没了,母妃也没了,这算是什么事呀?皇帝没法子,只能问了清河崔氏的家主,看有没有年龄合适的女孩,说给四皇子,来个亲上加亲才好。崔氏经过考虑,把一个庶出的女孩崔明明嫁了过来。
皇后为了自己侄子的婚事截胡了四皇子,心里也多少有点歉意。不但不为难两家,还亲自张罗,出了一大笔钱,让马总管跟礼部商量着,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
皇帝参加完这场婚礼,心中才痛快一点。
崔贤妃没了,空出一个妃位,华修仪没了,空出一个嫔位,后宫的女人都想晋位。懂事的来求皇后娘娘,没数的缠着皇帝献殷勤,着实热闹了一阵子。
最后,皇帝宠爱的徐婕妤上位贤妃,因为皇后提议,皇帝恩准,众人虽气,却也没办法。
徐贤妃的祖上也是十八家国公之一,后来家族中有人起事,反对女皇当政,失了国公爵位,家道中落。女皇过世后,新帝赦免了徐家,但是也没敢再重用徐家人。
徐氏是个八面玲珑的,知道皇后地位稳固,志向远大,并不紧盯着后宫那一亩三分地。她在后宫里跟一众人都很客气,对皇后更是言听计从,摆明了态度。
生了十二皇子的那位长孙才人,也就是当初因皇帝安排,拜在长孙远名下当义女才入宫得了位份的女子禾苗。虽然出身差点,因为得长孙远支持,跟皇后关系好,被皇后提议,得了九嫔中修仪的位置。
皇后说了,后宫母以子为贵,人家为皇家开枝散叶有功,自然要优先提拔。剩下的各人,只要谨守本份,每三年一考核,品德佳的人,升一档,品德不好的人要降一档。如果连续两次考评为上佳,就可以晋位份,相反的要降职位。
这下子,后宫众人都消停了,能进宫的没几个傻子,最会衡量利弊。都知道皇帝失去了生育能力,再耕耘也是白忙活,多被宠幸几次,还遭人嫉妒。那就明哲保身,抱紧皇后的大腿,争取平安到老。
皇帝不可能十二时辰盯着后宫,随时给你做主,所以后宫实际上的掌权人还是王皇后。现在给皇帝献媚,还不如好好巴结皇后娘娘呢,一时间,后宫妃嫔全都围绕着皇后转。
前朝也安静一些,至少不会再盯着皇帝的后宫了,皇帝没了生育能力,把自家的女孩送进宫里没什么用啊。皇帝年近六十,这些年保养得不大好,随时有可能驾鹤西归。自家女孩年轻,又没有儿女,万一落个殉葬或出家的下场可不是白瞎了。
接着,那些想凭借裙带关系的人家,就把目光转向了几位皇子身上,当不上正妃,当个侧妃和庶妃也行啊。
崇文馆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多了,教授也多,还有服务人员。如今分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有七个皇子、五个公主、宗室的孩子有三十多个在读。亲戚也有一批孩子,后宫妃嫔娘家的子弟,个别亲王妃娘家的孙子孙女之类的。
承辉十六年春,远在胶东的王善惜夫妇要回南海长住了,因为王善惜终于琢磨出来人工养殖砗磲大贝的技术,也掌握了海水养殖珍珠的技术,这个太有用了。只是,砗磲是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贝类,胶东海域养不成,家族一讨论,让夫妻回南海。
胶东的海事不复杂,懂点海事的人都能干。政治上有依靠,胶东四州都是广平公主的汤邑,那里的官长也都是广平公主的亲信,一呼百应。
安东二部的长孙家也很配合,安东一部现任的官长是刘滨总督,也是透亮的人,早跟南海何氏联手致富了。
人手上也不差,何昭旭在胶东多年,招收培养了一大批水手、蛙人,还培训了许多船工、纤工、维修工。所以,南海何氏把何昭旭两个哥哥派过来接手胶东海事,何昭旭夫妇要带领孩子去南海本家。
娜娜小朋友已经是大姑娘了,有自己的主见,她想去都城投奔皇后姨母。让姨母给她找几个好老师,她要学习东罗马那边的语言和文化。有机会了,要去那边看看,是不是女子都跟她一样的外貌。
何昭旭现在有四个儿子,女儿只有娜娜一个,什么都依着她。娜娜因为外貌与众不同,暂时不想嫁人,他们也不强求。女儿跟着下海上船,他们也顺着她,出身南海何氏,学点海上本领不算过分。
女儿现在去投奔皇后,也不失为一条好路,只要娜娜想,皇后和大舅哥那么大本事,肯定能帮忙。
王右相家人丁兴旺,王雷和广平公主如今有四个儿子,王霆和林夫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王震也跟范阳卢氏家的姑娘定了亲,眼看一两年内又要添人进口。袁夫人也趁机把小儿子接出宫,送国子监读书,宫里孩子太多,总有勾心斗角的事发生。
派出去堪舆的人员,陆陆续续送回来一些州县的新舆图,皇帝心中高兴。给了秘书监让刻印出来,发给相关的州郡和军中,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地域情况。不过,那些临边、临海的地方就没那么顺利了,与之相邻的外族部落或邦国总是跟东陈国扯皮。
陈宣帝看了各处传回来的军报,十分心烦,责令东陈的边军直接出击,凡是有争议的领土必须拿下,让相关邦国的头脑或部落首领签协议。若发现海中有岛屿,边区有荒山,也要专门画图,并且为之命名。
皇帝这个命令一下,东陈周边打成一团。东陈想绘全舆图,正常情况下,哪个邦国和部落也不肯认账,协议一签,以后就被动了。接壤的地盘,有争议的地盘,都是谁强谁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