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如画江山,岂不让人留恋!(1 / 2)
饮茶论道,不知不觉间,晨光穿透五庄观的晨雾,
将庭院中的青石路,染成一片暖金。
镇元子立在人参果树下,指尖还残留着昨夜仙茶的清冽,
目光却,已悄然穿透了大地的壁垒,望向了那片悬浮于九天之上的神圣疆域——天境【太明玉完天】。
眼前的景象瞬间切换,五庄观的清幽被一片恢弘壮阔的盛景所取代。
遥遥望去,一座占地万万里的巍峨殿宇群,悬浮在云海之巅,
殿顶覆盖着琉璃仙瓦,在晨光中折射出亿万道霞光,如同无数颗星辰汇聚于此,那便是万仙殿,天境的核心所在。
此刻的万仙殿外,亿万仙人正盘膝打坐参禅。
他们或身着各色道袍,或身披金甲战衣,或着羽衣霓裳,
密密麻麻地,遍布在殿宇四周的云海之上,形成一片无边无际的仙影。
有的仙人闭目凝神,周身环绕着淡淡的灵气光晕,口中念念有词,感悟天道玄机;
有的仙人手持拂尘,指尖掐诀,周身灵气流转,似在推演功法;
还有的仙人相互对坐,轻声论道,言辞间灵光闪烁,
时不时有悟道的霞光从他们头顶升起,化作五彩祥云,飘荡在天境之中。
那股磅礴的生机与道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威压,却又带着无尽的祥和,让人望之便心生敬畏。
镇元子望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亿万仙人同修,这般盛景,在洪荒开辟之初,是想都不敢想的。
目光流转,万仙殿周围,二十四座殿宇错落分布,每一座都气势恢宏,楼阁高耸入云,悬浮在天际之中,
宛如二十四轮烈日,散发着炽热而纯净的仙光。
这二十四座殿宇并非随意排布,而是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方位坐落,彼此间气息相连,形成一道无形的薄膜,
将整个太明玉完天笼罩其中。
那薄膜晶莹剔透,时而泛着春的翠绿,时而透着夏的火红,时而映着秋的金黄,时而覆着冬的雪白,正是二十四节气之力凝聚而成。
春风拂过时,薄膜上便泛起细密的涟漪,带着生机盎然的气息;
夏雨落下时,薄膜上便闪烁着晶莹的水珠,洗去尘埃;
秋霜凝结时,薄膜上便覆盖着一层白霜,清冷而肃穆;
冬雪飘洒时,薄膜上便积起厚厚的白雪,纯净而安宁。
这层薄膜,不仅能抵御混沌邪魔的侵袭,更能调节太明玉完天的灵气流转,让这里的仙土,始终保持着最适宜修行的状态。
“二十四节气化膜,护住一方天境,这般手笔,不愧是神话殿堂这件完全复苏的先天至宝。”
镇元子心中暗叹。
当年神话殿堂初立,便是为了洪荒生灵,汇聚各族精英,如今看来,他们已然做到了。
视线再往远处延伸,天境的边缘地带,
三千座大罗仙土拔地而起,每一座仙土都坐落着一座仙山圣地,
山巅云雾缭绕,灵泉潺潺,奇花异草遍地,飞禽走兽往来其间。
这些大罗仙土并非凡物,每一座都蕴含着浓郁的大罗道韵,是大罗金仙修行的绝佳之地。
有的仙土之上,仙山直插云霄,山顶建有古朴的道观,钟声悠扬,传遍四方;
有的仙土之上,瀑布从亿万丈悬崖倾泻而下,化作一道银河,滋养着山下的仙田;
有的仙土之上,奇树参天,树上结满了蕴含道韵的仙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三千大罗仙土,如同三千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天境的边缘,共同构成了天境的第一道防线,
也为洪荒的仙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修行圣地。
镇元子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三千大罗仙土,心中感慨万千。
他记得,当年为了开辟这些仙土,无数仙人前赴后继,与盘踞在天境边缘的凶兽和邪魔血战。
有大罗金仙为了稳固仙土根基,不惜耗费自身修为,将神魂融入仙山之中;
有金仙为了守护仙土,与邪魔同归于尽,尸骨化作仙土的养分。
每一座大罗仙土的背后,都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更让他动容的,是天境之中蓬勃发展的道统传承。
十万正统道统在这里开枝散叶,每一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有的传承自三清道脉,主修天道玄机;
有的传承自女娲娘娘,主修造化之道;
有的传承自伏羲道友,主修八卦推演;
还有的传承自他自己,主修地道稳固。这些正统道统,如同天境的脊梁,支撑着整个天境的修行体系。
除了十万正统,还有千万旁门道统在天境中生根发芽。
这些旁门道统虽不如正统那般源远流长,却也各有千秋。
有的擅长炼丹制药,能炼出起死回生的仙丹;
有的擅长炼器铸宝,能打造出威力无穷的仙器;
有的擅长阵法推演,能布下困杀仙人的绝世大阵;
还有的擅长符箓咒法,能引动天地之力杀敌。
千万旁门与十万正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天境繁荣的道统生态。
镇元子仿佛看到,无数仙人在这些道统中潜心修行,有的天赋异禀,短短千年便突破瓶颈,成为一方大能;
有的资质平平,却凭借着坚韧的毅力,日积月累,终有所成;
有的师徒同心,共同钻研道法,将自家道统发扬光大;
有的道友结伴,相互切磋,在论道中共同进步。
这便是神话殿堂想要看到的景象,也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