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忠毅伯(1 / 2)
"国柱,现在到了京城,你也算是回家了。朕问你,是想留在京里,在五军都督府或者兵部领个清贵实职,还是……想回南雄去?”
朱启明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陈国柱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滞。
留在京城?
天子脚下,繁华之地,更是权力中心。
若能在此为官,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陛下念旧情,给他这个机会,他若开口,一个实权职位想必是跑不了的。
他本能地抬眼,飞快地扫了一眼这偏殿。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侍立的宦官无声无息,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的尊贵气息。
这里是帝国的中枢,是权力的巅峰。
但……这里真的是他陈国柱该待的地方吗?
南雄熟悉而亲切的景象刹那间涌入脑海。
轰鸣的工坊,炽热的铁水,熟悉的客家口音,还有那些并肩浴血的老兄弟,以及陛下亲手规划、他们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启明镇……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的汗水,承载着陛下崛起的秘密。
京城虽好,却似龙潭,步步惊心。
这里勋贵满地走,大员多如狗。
一个个背后都连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们谈论的是诗词风月、朝堂典故,我连听都听不明白;
他们行事讲究的是眉眼高低、话里藏锋,我这点心思,怕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我一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官场规矩,留在这里,恐怕非但不能为陛下分忧,还可能因言行不慎惹来麻烦,甚至成为别人攻讦陛下的借口。
而南雄,那是陛下的龙兴之地,是“定远式”步枪和无数仙家宝贝的重地,是陛下最信任的根基所在!
那里需要绝对可靠的人去镇守!
几乎只是几个呼吸的挣扎,陈国柱心中便有了决断。
他放下筷子,离席起身,再次恭敬行礼:
“陛下!京城虽好,非臣所长。臣是个粗人,就懂得带些辅兵、守守地盘、看着工坊出铁水枪炮。南雄是陛下的根基,是咱们起家的地方,不能有任何闪失!"
"臣……恳请陛下,准臣回南雄去!给陛下看好咱们的龙兴之地!臣保证,只要有臣一口气在,南雄就稳如泰山,绝不让陛下有后顾之忧!"
这番话铿锵有力,没有丝毫矫饰,就连王翠娥都为之动容。
朱启明看着跪地请命的陈国柱,眼中满是赞许。
自己这位老兄弟,不慕京城繁华,不求中枢权位,心心念念仍是朕的基业根本。
这份自知之明,这份不居功、不恋栈的赤诚,比十万精兵更难能可贵!
此人,是真正知进退的肱骨,而非欲壑难填的枭雄。
他亲自起身将其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结实的臂膀,动情道:
“好!国柱,朕的龙兴之地,交给你,朕一万个放心!你这片赤诚,若不以爵位酬之,是朕刻薄寡恩!”
他拉着陈国柱的手,对王翠娥笑道:“娥姐,你看看,这才是朕的肱骨,是能托付家业的心腹!”
王翠娥也笑着点头:“国柱哥向来实在,心里装着的都是陛下和大局。”
朱启明略一沉吟,似乎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随即朗声道:“陈国柱听旨!”
陈国柱心弦一紧,再次跪下:“臣在!”
“尔自南雄起,便追随朕左右,忠心耿耿,屡立战功。此番又不辞辛劳,远涉重洋,将数万精锐安然北调,功在社稷。更难得者,不慕京城繁华,自愿为朕镇守龙兴根本之地,公忠体国,朕心甚慰!特,晋封尔为忠毅伯,世袭罔替!望尔永镇南雄,为朕,亦为这大明天下,守好此基业之源!”
他随即对侍立在旁的王承恩交代:"承恩,明日即发中旨至内阁与礼部,着温体仁按伯爵规制,即刻拟定诰券、仪仗,择吉日行册封礼。”
伯爵!
陈国柱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