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宋末商贾 > 分节阅读 431

分节阅读 43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下,赵葵总算没怎么费力就看清了城下的情况,倒吸一口冷气的同时,轻轻拍了几下胸脯。

赵葵默算了一下,这些护法军射出了三次的兵器,大约每间隔五至六息时间便能发一次,每次都有十多近二十股烟尘爆起。最早一次约有六七处是在贼兵队伍中炸开,第二发则增多到十余股,最后贼兵一乱,十有八九都能击中四处奔逃贼兵了。

目力所及,每个在贼兵中爆起的烟尘,都有数量不等的人伤亡。

赵葵向挨在身边的亲兵问道:”昨天我们对上的就是此等物事,假如时间稍长一点的话,你们看出城的五千制勇军,最后能有多少能生还”

几个亲兵脸色发白,你看我,我看你的摇头不好回答。

赵葵眼光离不开城下的景象,看着连续不断的爆炸,轻叹道:“你们不说,本帅也知道答案,以此刻城下的情况来看,昨天出城去的五千制勇军,若是连续受到这样的打击,能有一半的人逃得性命就算万幸的了。唉”

一刻时辰,赵葵也没再去算护法军发出了多少次兵器,只是看到城下正面的贼兵,往他们的来路溃逃,片刻后便走得无影无踪。硝烟散去后,入目是剩下一地尸体、鲜血,和为数不少,正在爬动挣命的伤兵,死伤的起码有六七百人。另外,运河里也浮满了尸体,数量似是比岸上的还多了不少。看来,这一次贼兵的损失,连溺死的一起算上,占了他们总数的四至五成,多达一千四五百人上下。

想想昨天的情况,再对比一下贼兵所受地打击。就让赵葵惊出一身地冷汗。

昨天他带出城的制勇军阵列。护法军的兵器只是发了一次,当着的仅是其中地少量,片刻间就死伤两百多兵卒。

而今天,接连一刻时辰的轰击。三千余贼兵被炸死的六七百,跳入结有薄冰河水里溺毙的也近千,能逃到贼渡河位置,乘船回到南岸兵营地不足一千五百人。

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胜仗的效果。城头上的守军没有像以前一样欢呼,只是痴痴地看着城下那些只能挨打逃命,毫无还手之力的贼兵们发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惊惧感觉,许多带兵的将领也和赵葵一样扪心自问:“如果我遇到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攻击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将领们都无奈地摇头,或是苦笑,没人能想出办法,也没人肯定地对自己说出他们地答案。只是酸涩地看着城下、运河里的尸体不言不语。

这天,林强云和陈君华拖着赵范在大城内转了一圈。又去夹城走了一下,最后到邗城,把那赵范赵大人累得腰酸背痛,都没选中他认为合适地设坛地点。

“赵大人,既然扬州三城内没寻到好地方来设坛,我们就只好到城外去找了。”林强云难得有人陪他到处游逛,心情十分愉快。笑眯眯地对赵范请求:“明天还请赵大人再辛苦一天,一起先去东面走走,再不行的话,我们后天到城北,大后天到城南、城西,总得寻到有灵气之地来设坛才好。你说是不是嗳,赵大人,你怎么了”

城内这二十余里路走下来,赵范已经半条命了,再要去城外陪这个来此游山玩水的商贾走上几天,这条命是铁定会送在此人手上。可他有圣旨在身,办的又是国家祈安的大事,却又是怠慢不得的呐,不陪着一起走实在是找不出理由啊。

“哎呀,邗城内还有一处地方,那里极具灵气,一定能让林大人看得中。”赵范猛然想起有一个地主没去走过,顾不得身上的酸痛,急声对林强云叫道。

邗城西南角地观音山,建有大明寺,林强云选中了与平山堂一沟之隔大雄宝殿西侧的一块台地作为祈安坛址。这里,透过林木树隙,能隐约遥望到直线距离一里外的平山堂。林强云让亲卫们掩护,背着赵范偷偷用千里眼看了一下,可以看到平山堂外贼兵的走动,甚至见到有两三个女子漫步于山路上。

而赵葵一直在南城上呆到日落西山,方回到邗城的官衙,与赵范打来全子才等人,一直商量到半夜,方才各自歇息。

山都昨天与林强云纠缠了好久,方向恩人讨来一件差事,就是去探查李蜂头的下落。

李蜂头具体长成什么样,这里的人没一个能说得清楚,就是贼兵中没见过其真面目的人,也说法不一,没一个准数。不过,李蜂头有一个特征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他的右手缺了一根小指头。

但对林强云来说,仅仅少掉一根小指就认定谁是李蜂头本人,这还远远不够。他所担心的是,万一没把人给认准,被李蜂头逃掉了,那么这次所做的大量工作,损失掉的人员、弹药,花费的银钱就得不偿失了。

从临安一出发,直到昨天为止,林强云都在与天松子、飞鹤子这些道士,与李青云带来的侠客们商量,但都没有想出什么稳妥的方法,能在必要时把李蜂头的身份确认。在这种情况下,林强云只好同意山都的要求,让他独自一个人行动,去查找辨认李蜂头的真实身份。

昨天到达扬子桥后,林强云总算答应了山都的要求,到扬州的三角地块发炮击溃了贼兵后,马上便让他独自一人上了运河左岸,趁乱潜行往他认为应该去的地方。

通过一路捉获贼兵招供的线索,山都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认准后面那伙人的去向,在荒野避开散逃于各地的贼兵,东绕西转的走了六七十里,于天色将亮时来到司徒庙下山的大道附近。

“六师弟,你能不能走快些呀,要是师叔入夜时等不到人,我们就会有苦头吃的。”路上传来的话语声很大,气冲冲地显得极不耐烦。

声源距山都这里地大道只有四五丈。前后看清没人。山都窜到路边一块大石头外蹲下,将披风一翻盖在身上。

“三师兄,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六师弟喘吁吁地埋怨:“从村里将人掳来,你只背了半里路。其他走过的六七里全是我背着走,怎么能快得起来呀。”

从微弱的晨光里可以看到大道的转角处走出两个人,前面一个甩动手里地树枝,后面一个背上有个大布包。甩村枝的人身着两截村夫装。昏暗的光线下能大约看到他脸上的笑意:”耶,我们不是说好了地么,下手掳人是我的事,你则负责将人背回庙里。嘿,今天这个小娘子可能还是个原装货色,不知供师叔们受用后能否轮到我们尝尝哎呀嘶,好痛,谁用泥块扔我”

“三师兄。你怎么了”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