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呆萌萝莉总裁的隐婚虐恋 > 第480章 火挑人,不挑锅

第480章 火挑人,不挑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寒冬突至,寒潮如刀,一夜之间席卷全城。

北风呼啸着撕开街巷,玻璃窗在震动中发出呜咽。

城市主供暖系统接连告急,多处管道冻裂,热水停供,居民叫苦连天。

新闻播报里,官员们脸色铁青地宣布进入“二级应急响应”,可承诺的抢修进度却像被冻住了一般停滞不前。

唯独城北——那片常年被遗忘的贫民区,暖气片竟微微发烫,屋内温度稳定在十八度以上。

消息传开,市政震怒。

一个不在任何备案中的二级供热网,竟在他们眼皮底下悄然运行了整整三年。

调查组顺着地下管线一路追查,最终抵达一座早已废弃的机械厂旧址。

厂房塌了半边,杂草丛生,唯有中央一座锈迹斑斑的换热站仍在低鸣运转。

更诡异的是,控制终端竟然设在厂区最深处的焚化炉基座上——炉膛早已熄灭多年,如今却被改造成了主控室的核心支架。

操作界面是一块拼接而成的老式触屏,布满划痕与油污。

最令人不解的是,屏幕上刻满了歪歪扭扭的符号:笑脸、小人举着饭盒、冒着热气的锅……像是孩童涂鸦,却又暗藏规律。

没有人知道是谁建的这套系统。

萌萌没有出现。

但当工人们束手无策时,有人在焚化炉后墙的暗格里发现了一本手绘说明书。

牛皮纸封面用红笔写着五个字:“别修,让它喘。”

翻开第一页,是精细到毫米的管网拓扑图;第二页,标注了每根支管对应的家庭数量与作息习惯;第三页,则画着一段段动态调节逻辑:老人早起则清晨增压,学生晚归则夜间保温,独居者房间自动降档节能……

“这哪是说明书?”一名老工程师颤抖着声音说,“这是……活的东西。”

他们按图索骥,小心翼翼调试。

奇迹发生了——系统仿佛有知觉般开始回应指令,水流重新分配,压力自动平衡。

当晚,整片区域的暖气温度均匀上升,没有一处过热或不足。

而在一条窄巷尽头,一位裹着破棉袄的老太太抱着发高烧的小孙子站在暖气片前,脸颊贴上那微烫的金属,突然泪如雨下。

“这热度……”她喃喃道,“像极了那年她送来的饭。”

没人听懂这句话。

可那一夜,整栋楼的人都听见她在屋里一遍遍念叨一个名字:“苏悦……你还记得吗?那个总提着铝饭盒的女孩……”

与此同时,高原边缘的小镇正举行一场特殊的葬礼。

雪落在空旷的旷野,人群静默伫立。

逝者曾是镇上唯一的聋人教师,教了一辈子手语。

今日,家属不用哭嚎,只以缓慢而庄重的手势表达哀思——这是他生前最爱的方式。

程远站在人群最后,一身黑衣,面容隐在围巾之后。

他没说话,只是全程注视着那些翻飞的手影,像在读一本无声的诗集。

仪式结束时,火堆燃起,骨灰即将撒入烈焰。

就在火焰腾起的一瞬,他悄然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撮灰土,轻轻洒入火心。

没人注意到这个动作。

可翌日清晨,守灵人家在灰烬外围发现了异样——一圈细密的粉末围成完整圆环,依稀拼出一组手语符号。

翻译出来只有四个字:“谢谢你们记得我。”

村民惊疑不定,四处寻找那位神秘来客,却再无踪迹。

数日后,南方某邮局收到一封无寄件人信件。

信封泛黄,似经千里跋涉。

打开后,仅有一张照片滑落。

照片上,十七个烟囱矗立在不同城市的天际线中——北方工业城、西南山镇、东海渔村、西北荒原……它们本毫无关联,可拍摄时间精确到秒,烟雾喷涌的节奏竟恰好组成一段摩尔斯码。

译文浮现时,收件人浑身一颤:

“火还在走。”

同一时刻,苏怜正在办公室整理捐赠物资。

门铃响了,快递员放下一个木盒就走。

盒子很轻,边角焦黑,显然曾经历火灾。

她迟疑地打开。

里面是一本烧毁半边的账簿,纸页蜷曲发黑。

她刚想扔掉,却瞥见夹层中露出一角照片。

手指一顿。

抽出一看,呼吸骤停。

那是她十岁时的照片。

背景是苏家老灶房,她和苏悦并肩站着,手里各捧一碗热粥。

两人笑得那么干净,像是从未被这个世界伤害过。

背面一行小字,墨色陈旧却清晰可见:

“少收三分,是因为你也饿过。”

记忆如冰层炸裂。

她猛然想起那个冬天——她偷拿了慈善点的五毛钱去买糖,被当场抓住。

本该开除,可第二天,苏悦却跪在祠堂挨了二十板子,说是自己误记账目多收了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