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战场即景,灵僵应对(三)(2 / 2)
有人提出,将原本用于家务劳作、打理庄园的“白奴”征调出来,派往刚纳入版图的萨非旧地,让他们开垦荒地、重建城镇,填补那里的人力空缺。
而对于正在巴尔干前线作战的库尔德仆从军,是否要让他们的亲眷迁回库尔德斯坦、重建家园,大臣们却各执一词——
有人担心迁走亲眷会动摇军心,有人则认为这是恢复库尔德地区生机的唯一办法,争执不下间,只能暂时搁置议题,留待后续深度考量。
没人知道,看似亟待重建的库尔德斯坦,其实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
萨非王朝的贵族们虽已尽数死在摩苏尔城,可这群人生前极度怕死,临死前竟将能找到的铠甲尽数裹在身上——
头盔护住头颅,胸甲扣紧躯干,连护腿、护臂都层层叠加,几乎把自己裹成了动弹不得的铁桶。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没能躲过活僵的致命贯穿伤,最终尽数殒命。
可正是这身厚重的铠甲,意外护住了他们的躯体,没让尸身在战乱中被啃咬、拆分,得以完整保留。
随着时间推移,身体中的尸毒慢慢渗入尸骸,最终将他们化作了活僵——
虽数量不足百人,却像一颗埋在库尔德斯坦地底的暗雷,不知何时会突然引爆。
当灵僵沙贾汉的尸群席卷安纳托尼亚时,那些藏在摩苏尔废墟深处、尚未完全僵化的萨非贵族尸骸,也循着活僵的本能从瓦砾堆里爬了出来。
它们没有追随沙贾汉的主力向伊斯坦布尔进军,反而被更远处“生灵”的气息牵引着,迈着蹒跚的步伐,一路钻进了阿拉伯地区。
比起荒芜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叙利亚地区显然更对它们的“胃口”——
尤其是安条克。
这座城市卡在安纳托尼亚与巴勒斯坦圣城耶路撒冷的必经之路上,南来北往的商队、前往圣城的朝圣者都要在此落脚补给。
自归入奥斯曼版图后,这里的人口早已远超巴格达,成了阿拉伯半岛北部难得的“活物聚集地”。
不过,灵僵沙贾汉当初一心循着萨非君主阿巴斯二世的踪迹,去了安纳托尼亚的安卡拉城,并未染指安条克,这座城市才暂时躲过了库尔德斯坦与萨非王朝那般的浩劫,依旧维持着往日的热闹。
直到库尔德斯坦的萨非贵族活僵找上门来,安条克的平静才被悄然打破。
起初,没人把这些“不速之客”放在心上——
它们浑身裹着厚重的萨非式铠甲,虽甲片上布满划痕与凹痕,却依旧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在安条克的城门吏看来,穿得起这种制式铠甲的,不是帝国军官就是贵族,都是惹不起的特权阶层。
更何况这些“大人”脸色青乌得不正常,铠甲缝隙里还沾着早已风干的黑红色血渍,一看就是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城门吏哪敢多问,连忙点头哈腰地放行,连例行的入城费都没敢要。
城门吏当时只觉得自己机灵,躲过了一场“得罪贵人”的麻烦,却不知死神已随着这些沉重的铠甲身影,悄无声息地溜进了这座热闹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