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剿灭行动,帝国新法(六)(2 / 2)
东北部罗斯各领地完成统一后,所有罗斯公国才正式统称“罗斯王国”。
巧合的是,就在罗斯王国站稳脚跟时,金帐汗国恰好分裂成喀山、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哈萨克、诺盖等十多个小汗国——
分裂后的各汗国不仅没抱团取暖,反而为了争夺牧场与商路相互攻伐、纷乱不休,连像样的联盟都没形成。
这恰好为后来罗斯王国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绝佳机会,让它能逐个击破,不用面对统一的强敌。
从1510年起,罗斯王国正式开启对外扩张模式:
一边趁着立陶宛内乱,兼并其治下的斯摩棱斯克、切尔尼戈夫等多处领土;
一边集中兵力攻灭喀山汗国与阿斯特拉罕汗国,将伏尔加河流域纳入版图;
还不忘向波罗的海地区出兵,试图争夺出海口。
即便当时的立陶宛王国实力强劲,拥有精锐的重装骑兵,罗斯王国还是凭借人数优势夺走了勒克斯霍尔姆与普斯科夫两地。
立陶宛虽最终守住了维尔纽斯等核心疆域,却也不得不放下与波兰的旧怨,结成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才勉强抵御住罗斯王国一波接一波的攻势,保住了西部边境。
1570年之后,罗斯王国彻底换了扩张策略——
不再硬碰硬攻打强敌,而是用真金白银与贵族头衔拉拢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达成“合作征服”协议。
得到罗斯支持的哥萨克骑兵,随即举着旗帜攻入西伯利亚汗国,靠着灵活的战术与火器优势,最终成功征服这片广袤土地。
此后几十年,哥萨克棱堡(一种兼具防御与扩张功能的堡垒)不断向东部延伸:
通古斯部落的聚居地、远东的勒拿河流域,甚至靠近太平洋的勘察加半岛,都成了他们的侵略范围。
到1647年时,哥萨克棱堡已推进至远东冰南行省,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料到,这片土地早已被大明的方正化远征军及快应队攻占。
万幸的是,当时没有电报这类即时通讯工具,消息只能靠驿马传递,否则罗斯帝国恐怕得立刻从欧洲边境调兵,紧急应对这股来自远东的突发威胁。
哥萨克自1585年在鄂毕河畔修建鄂毕城起,在向东扩张的路上几乎从未遇到过像样的对手——
西伯利亚的部落多以渔猎为生,根本抵挡不住装备火器的骑兵。
可他们耗费六十年占领的土地、辛苦建起的几十座城堡,最终还是被装备更精良的大明快应队连根拔起,连棱堡的木墙都被火炮轰成了碎块。
若不是吐蕃的活僵突然出现,打乱了大明的西征计划,方正化率领的远征军本该翻过乌拉尔山脉,一路攻进罗斯帝国的欧洲腹地,直逼莫斯科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