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抵达印度,划分利益(五)(1 / 2)
当七国联合舰队的庞大舰群出现在锡兰王国科伦坡近海,密密麻麻的帆影遮天蔽日,黑洞洞的舰炮直指海岸时,锡兰国王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表示愿意无条件臣服——
不仅承诺全力协助七国开采境内资源,甚至甘愿将全国人口悉数交由七国随意调配。
可即便锡兰国王姿态放至极低,也远难满足七国的贪婪胃口。
锡兰王国人口本就稀少,真正具备劳动能力的壮丁更是寥寥无几。
按照七国的殖民规划,每个殖民领至少需要二十万壮工,整片东印度殖民地合计需两百万人手;
而康提王国统治下的锡兰,实际总人口尚不足一百二十万,其中二十万人口还隶属于葡萄牙布拉干萨家族在锡兰的原有殖民领地,可供七国调用的劳动力,远远达不到需求。
锡兰康提王国的拉杰辛赫二世,堪称该国历史上最具血性的英勇君主。
彼时的锡兰岛分裂为两大对立政权:
北部的贾夫纳王国由泰米尔人建立,信奉印度教;
南部的康提王国则是僧伽罗人的天下,尊崇佛教。
宗教与族群的深刻隔阂让两国势同水火,彼此间毫无同盟之意,反倒常年纷争不断。
1619年,葡萄牙布拉干萨家族挥兵入侵贾夫纳王国,康提王国秉持“敌寇相残”心态袖手旁观,不愿施以半点援手。
六年之后,失去外援的贾夫纳王国无力抗衡,最终国灭沦为殖民领。
康提王国也进入抵抗殖民者的战争,塞拉卡特一世独自面对葡萄牙侵略者的铁蹄。
他率领部众顽强抗争整整十年,虽丢失大片土地,却始终未曾屈膝,最终在满心不甘中病逝。
塞拉卡特一世病故次年,拉杰辛赫二世在科伦坡登基为王。
两年后,他便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勇武——
亲自率军在甘诺努瓦山设伏,将入侵的六十名布拉干萨家族私兵全数歼灭。
这场伏击战震慑了葡萄牙人,让布拉干萨家族不得不重新审视对锡兰的殖民计划,最终放弃占领全岛的野心,转而固守北部领土与印度东南部的高韦里河三角洲。
事实上,自17世纪初起,布拉干萨家族的殖民重心已从南亚转向南美,留在东印度的武装力量早已沦为雇佣军主导,真正隶属于家族的核心私军寥寥无几。
甘诺努瓦山惨败后,他们更是彻底放弃增兵锡兰的打算,仅保留此地的肉桂种植园,只为攫取经济利益。
拉杰辛赫二世深知,以康提王国的国力,终究难以彻底战胜葡萄牙殖民者。
为驱走眼前强敌,他选择“驱狼御虎”的权宜之计——
将战略要地科伦坡租借给荷兰人,意图借助荷兰人的力量制衡葡萄牙。
可他心里清楚,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妥协,不过是让侵略者换了一副面孔,根本无法从根源上摆脱殖民掠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