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膳时记引爆海外热潮(2 / 2)
既为了自己能睡个不被轻易打断的踏实觉,也盼望着能帮弟弟缓解一下压力,让他能好好休息,或许也能早点回家,动静小点。
当终于排到他时,店员照例微笑着问:“先生您好,今天需要点什么?新品安神糕每人限购三盒。”
小李原本想说的“一盒”到了嘴边,立刻改了口,语气坚定地说:“要三盒!请给我拿三盒安神糕!”
他心里的算盘打得飞快:一盒自己吃,两盒给弟弟。如果效果真像网上说的那么好,能让他们兄弟二人都摆脱失眠的困扰,改善这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那今天这长队排得可就太值得了。
这场由海外口碑引发的国内热议,像涟漪般从线上扩散到线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越来越多像小李这样的顾客,带着明确需求走进“膳时记”,让新品更加炙手可热。
热度持续发酵,本地生活号和财经号纷纷推出《从小巷药膳到国际超市,“膳时记”的出海之路》、《东方药膳征服外国胃?》等文章。
“膳时记”在华国的品牌形象瞬间提升。
从“味道好、有功效”升级为有能力走向世界、代表东方饮食文化的自信品牌。
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新一轮本土销售热潮。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开始在海外发生。
随着“膳时记”在海外社交平台被热议,许多好奇的外国网友开始主动搜索、甚至通过特殊方式了解更多信息。
当他们使用服务器翻过网络墙,看到“膳时记”官网上展示的更多药膳图片时,瞬间被这一种截然不同的美食美学击中了。
那碗当归生姜羊肉汤,汤汁呈现出醇厚金黄的色泽,大块的羊肉炖得酥烂,在氤氲的热气中仿佛能闻到一股温暖滋补的香气。
那盘天麻枸杞蒸鱼,鱼肉洁白剔透,点缀着红艳的枸杞和淡黄的天麻片,清新雅致得像一幅画。
那盅冰糖银耳莲子羹,胶质饱满的银耳与洁白的莲子在水晶碗中微微颤动,光看着就觉得清润入心。
还有那佛手柑玫瑰炖乳鸽,汤色清亮,乳鸽形态完整,佛手柑的奇异造型与玫瑰花瓣交相辉映,充满了东方神秘的美感。
这些色香味仿佛能跃出屏幕的药膳图片,极大地颠覆了许多外国网友对中餐“多是炒面、春卷”的刻板印象,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一时间,海外各大城市的传统中餐馆,意外地迎来了一波波新的外国顾客。
这些顾客不再只是点熟悉的炒饭和咕咾肉,而是拿着手机图片,好奇地向店员询问。
“你们会做这种汤吗?”
“这个炖鸽子,你们有类似的吗?”
要知道,这些深耕社区、以服务华裔老客为主的中餐馆,平时鲜少有非亚裔面孔深入探访。
如今,不少餐厅老板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有金发碧眼的客人点名询问,是否会做“那个‘ShanShiJi’的同款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让许多餐馆老板在惊讶之余,也第一次听说了“膳时记”这个名字。
一股探寻正宗东方药膳的风潮,正悄然在海外中餐消费圈兴起。
“膳时记”这个名字,竟以这样一种方式,在海外餐饮界不胫而走。
苏浩泽甚至接到了好几通越洋的电话。
其中有一位是在国外某街区经营了二十多年中餐馆的华人老板陈先生。
“苏老板,久仰大名!冒昧打扰。”陈老板的声音热情而诚恳,“我在海外做了大半辈子中餐,最近很多老外客人拿着‘膳时记’的图片来问我能不能做。我尝过、也研究过你们的产品,真是做得太好了!这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啊!”
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陈老板道出了真实来意:“苏老板,不知道‘膳时记’有没有考虑过海外加盟的模式?我想把正宗的药膳引入我的餐厅,让更多海外朋友尝到这份东方智慧。”
苏浩泽认真听完,语气温和但坚定地回应:“陈老板,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和厚爱!不过,‘膳时记’目前的核心还是打磨好产品,深耕国内基础,加盟扩张暂时不在计划内,实在抱歉。”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真诚而开放:“但是,陈老板,药膳之道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本就不是某一家一派的私产。除了核心的配方和数据是团队心血不能分享外,一些让家常炖汤更醇厚、食材处理更得当的烹饪技巧,我还是很乐意和同行交流的。”
说着苏浩泽毫不藏私地分享了几个实用的小窍门:“比如炖羊肉汤时,可以加一小块陈皮,不仅能有效去膻,还能增添一丝回甘的果香。炖老母鸡汤,焯水后可以用少量猪油微微煸炒一下再加水炖煮,汤色会更奶白,香气也更浓郁。这些小技巧,您不妨试试看。”
陈老板原本因加盟被拒而略显失落的心情,顿时被这份意外的慷慨所温暖。
他连连道谢:“苏老板,您这格局...真是太感谢了!这些技巧千金难买啊!我一定好好试试!”
面对这样“甜蜜的烦恼”,苏浩泽和团队迅速在官方账号上做出了回应。
“膳时记:亲爱的家人们,最近我们收到了很多惊喜的“问候”,首先万分感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
与PriGoods的合作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我们希望能让东方药膳智慧被世界更多朋友了解和喜爱。目前仅为小范围试点,产品线和供应都还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海外同胞和友人的需求,我们仍在努力。
请家人们放心,国内始终是我们的根,所有新品和主力产品,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最充足地供应给大家!海外小伙伴买到的,也正是大家熟悉的、我们倾注了同样心血的家乡味道!
未来,我们会继续脚踏实地,既要让世界品尝东方之味,更确保家人们的餐桌永远温暖、丰盛!”
这番不卑不亢、有情有义的回应,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成功地将这次意外的热潮转化为了极具温度的品牌宣传。
几乎在官方回应发布的同时,苏浩泽的私人邮箱也收到了数封来自海外华裔和中餐从业者的邮件,内容除了表达对品牌出海的欣喜与支持外,也不乏类似陈老板那样寻求合作或交流的试探。
这些来自市场最前线的直接反馈,让苏浩泽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膳时记在海外的影响力还在不断扩散。
兰斯和苏浩泽在最近的一次视频会议中聊起这次趣事。
屏幕两端,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先生,看来我们的合作,比预想中产生了更大的涟漪效应。”兰斯笑着说。
苏浩泽谦和地回应:“这也是托您的福。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要加倍努力,才能不负大家的期待。”
他们都明白,这突如其来的“出圈”,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长远道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