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 第604章 青年团成立

第604章 青年团成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过完年,厂里各部门把青年突击团的名单递了上来,熊光明又筛选了一遍,添添减减的,最后选了500人,其中职能部门50人。

保卫部30人,算是人数占比最多的部门,熊光明打算慢慢把保卫部全都发展进来,就算不进来也得定期开展思想教育。

几天后,厂礼堂召开了青年突击团动员大会。台下坐满了好奇、兴奋或者带着几分茫然的年轻面孔。熊光明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熨烫平整的中山装,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符合时代特色的激情:

“同志们!工友们!我们年轻的朋友们!”

开场三声呼唤,就把台下年轻人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了。

“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红星轧钢厂建设得更好!把我们自己的本领磨练得更强!”

“国家把我们放在工业建设的第一线,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怎么能满足于现状?怎么能甘心技术停滞不前?”

“有人说,下了班学习,累不累?我说,累!但是,这种为了进步、为了贡献的累,它光荣!它值得!想想先辈们,他们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中为我们打下这片江山的?我们现在吃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组建青年突击团,就是要打造我们轧钢厂自己的尖刀班、排头兵!在这里,你们不仅能学到过硬的技术,成为车间的骨干、未来的工程师!更能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明白我们为谁劳动,为何奋斗!我们要做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高超本领的,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可靠的接班人!”

“这不是强迫命令,这是组织的号召,是时代的要求!是自愿自觉地追求进步!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有志青年,都能接受挑战,在这场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为我们国家的钢铁事业,贡献我们青春的热血和力量!”

“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吼声:“有!!!”

熊光明又环视大家一圈:“共青团员起立!”

“哗!”站起来3、40个!

(60年代入团难度较大,主要受政治环境影响,当时对团员身份有严格的政治审查要求。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1960年代共青团员入团年龄要求为14周岁以上,23周岁以下。)

熊光明挨个给他们发了红袖标,上面写着“青年团”三个字。一个个小伙腰板挺的板直,看的

“没有入团的同志们不要灰心,三个月考察期,合格的我亲自向厂团委提交申请!超过年龄的同志,我向厂党委打报告吸收你们成为预备党员!”

“哗~!”掌声更加热烈了。

熊光明跟着一起鼓掌,等差不多了压了压手继续道:“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作为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中国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但成功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座的青年工友们要牢记时代使命,砥砺奋进、不负韶华,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发出青年光彩。”

全体起立为熊光明鼓掌,看着台下群情激昂的年轻面孔,熊光明心中稍定。

这步棋,明面上是响应号召、培养青年,合乎规矩,无懈可击。暗地里,他将一批有潜力、可塑造的年轻人组织起来,通过技术和思想的培训,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这支队伍,在风平浪静时是生产突击队,在风雨来临时,就是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力量。而厂外,由大斌暗中筛选、以情义和小恩小惠维系的那批街面青年,则是另一道信息渠道和潜在的外围屏障。

1964年的春天,熊光明最重要的一步棋,就在这激情洋溢的厂礼堂里,悄然展开了。他这只穿越的蝴蝶,努力地扇动着翅膀,希望能为身边人,撑起一小片宁静的天空。

之后厂里时不时能看到带着红袖标青年团的人,他们监督年轻人,也被全厂的同志监督,

五一劳动节当天,等厂里开完大会,熊光明把大家召集起来,在大礼堂又发展了一批团员,并给所有人发了一本教员语录,督促大家要认真学习,时刻背诵。

自封青年团团长,全员一致通过。并把所有人分成了5个队,刘光天为青年团第一队队长,沈书林第二队队长。。。。保卫部的那30个人为青年团督察。各队队长每个月有5个发展新团员的名额。

之后每天晚上熊光明都会抽空去一个教室给大家讲语录,讲心得体会,主打的就是大家一起进步,不放弃每一个人。在厂里喊他团长的那都是青年团的人,慢慢的大家彼此都带着亲近感。什么厂长,那是我们团长!天然就比你们近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