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搏命决(2 / 2)
诱使自己,贸然突围,然后半路设伏,一举歼灭?
慕容恪用兵,向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他完全有可能,以自身为饵,制造出主力北上的假象。
那些线索,是否太过巧合?是否是有心人,故意放出的烟雾?
西边的“狼主”,是否确有其事?还是慕容恪散布的谣言,用以迷惑各方?
长安的内乱,是真是假?即便为真,新君是谁?其对河北局势态度如何?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需要判断,需要权衡,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不仅他自己,连同这邺城内,最后一点忠于冉闵的力量,都将灰飞烟灭。
李农将自己,关在阴暗的军议室中,对着那幅粗糙的地图,久久沉默。
陈丧、褚怀璧等核心人物被召来,听取了他的推断和疑虑。
“大帅,此事太过蹊跷!”褚怀璧首先表示担忧,他深受务实作风影响。
“慕容恪狡诈异常,此莫非是其,诱敌之计?”
“我军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再也经不起,任何冒险了!”
“褚大人言之有理!”另一名文官附和,“城外壕沟箭塔,皆是实物。”
“慕容云再蠢,兵力优势仍在。贸然出击,若中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但陈丧等武将,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更相信战场直觉,和搏一把的勇气。
“大帅!末将觉得此事可信!”陈丧眼中,凶光闪烁。
“慕容云那废物,这几日连督工,都频频出错。”
“前日军中,还因为抢掠民夫物资闹内讧,被慕容泓弹压了下去!”
“若慕容恪在,岂容他如此?”
“没错!那些胡虏骑兵巡弋,也懒散了许多!”
“这是个机会!天赐良机!就算有风险,也比在这里,活活饿死强!”
双方争论不休,李农静静地听着……
但目光始终落在地图上,那个代表西北方向,羌人防区的标记。
风险巨大,但机遇同样巨大,困守是慢性死亡,突围是搏一线生机。
而如今,这线生机,似乎因为外部的剧变,而变得清晰了一些。
他想起了,无相僧带回的胡饼,想起了俘虏的呓语,想起了北方夜空的火流…
这些细节,拼凑起来的图景,比一个单纯的诱敌之计,显得更为真实和复杂。
“慕容恪…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离开。”
李农终于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决断。
“能让他离开的,必然是,足以威胁其根本的大事!此事,八成是真!”
他猛地一拍地图:“但真的里面,也可能掺着假的!”
“慕容恪即便离开,也必会留下后手!”
“所以,突围要快,要狠,要出乎意料!更要…借力打力!”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既然慕容云蠢笨,各部不和……”
“那我们,就好好利用这一点!”
“他不是认为,我们要从东南突围吗?那就让他,继续这么认为!”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第四幕:定策搏
决心已下,李农不再犹豫。“陈丧!”“末将在!”
“命你立刻从全军挑选,尚有战力之士,尤其是黑狼骑旧部和悍勇乞活军。”
“组成突围尖刀,人数不必多,但必要精锐!”
“集中所有,还能跑动的马匹,优先配备给他们!”
“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得令!”陈丧狞笑领命,眼中燃烧着,嗜血的战意。
“褚怀璧!”“在!”
“集中所有,剩余粮秣,优先供给,突围部队!”
“其余老弱…尽量安抚,告诉他们,坚守待援!”
李农的声音停顿了一下,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但旋即被钢铁般的意志覆盖。
“必要时…可施行‘断尾之策’。”这是极其残酷的决定。
意味着,必要时牺牲大部分人,来掩护少数人突围。
褚怀璧脸色一白,嘴唇哆嗦了一下,最终沉重地点点头:“明白…”
“传令给各门守将!”李农继续下令。
“从即日起,加强东南方向的‘防御’,多派旗帜,夜间多点火把。”
“制造我军主力仍在、并试图从该方向,寻求突破的假象!”
“动作要夸张,要让慕容云的探子,看得清清楚楚!”
“无相僧!”阴影中的无相僧,无声现身。
“你再冒一次险,潜出城去,不必远走。”
“重点探查,羌人部防区的具体布置、换防规律。”
“以及与相邻氐人部队的结合部情况,寻找最薄弱的环节!”
无相僧微微颔首,再次融入黑暗。
最后,李农的目光,投向一直沉默旁听的慕容昭:“阿檀,突围之时,你…”
“我随军行动。”慕容昭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坚定。
“军中需要医者。何况,我对草药气味敏感。”
“或能避开,燕军设置的某些毒障陷阱。”
她没有选择留下,既出于职责……
或许,也存着一丝,不愿独自面对,城破后命运的本能。
李农凝视她片刻,重重点头:“好!既然如此,各位,分头准备!”
“时机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最快速度,打出这决定生死的一拳!”
命令下达,邺城这台,濒临崩溃的战争机器。
最后一部分,尚能运转的齿轮,开始启动。
开始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悄然加速运转起来。
希望与绝望,勇气与恐惧,忠诚与背叛。
在这座死亡的牢笼中,激烈地碰撞、发酵。
一股突围求生的暗流,在燕军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铁壁合围之下,汹涌地涌动起来。
而这一切,城外的慕容云,还沉浸在自己“英明指挥”营造出的虚假安全感中,浑然未觉。
李农的疑惑,最终化为了,搏命的决断。邺城的命运,即将迎来最终的审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