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破妄守界 > 第330章 初生的对话

第330章 初生的对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埃洛斯被恭敬地请入圣坛下的方舟主控室。他/她似乎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目光扫过那些古老的操控台,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追忆与哀伤。

通过埃洛斯带来的、更先进的翻译设备和其本身强大的心灵感应能力,交流变得顺畅起来。埃洛斯带来的信息,如同海啸般冲击着卡尔、莱拉和所有知情者的认知。

“守望者序列”,并非一个单一的文明,而是在“分歧之灾”毁灭凯尔达母星时,少数几艘成功逃离的方舟(包括“晨曦号”)在漫长流浪中,逐渐重新建立联系后形成的松散联盟。他们散落在宇宙的各处,像“晨曦号”一样,大多选择了隐匿或伪装,在孤独中延续文明火种。

“守望者”是其中一艘方舟的后裔,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处资源相对丰富的星域,科技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没有选择彻底遗忘,而是致力于保存历史,并利用发展的科技,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默默搜寻其他失落的同胞。这是一个持续了数千年的、孤独而伟大的使命。

“我们一直在监听古老的求救信号,追踪‘凯尔达印记’的能量特征。”埃洛斯的声音通过翻译器,平静而带着沧桑,“‘晨曦号’的信号在数千年前就消失了,我们一度认为你们已彻底失落。直到不久前,我们接收到了来自这片星域的一股极其微弱、但特征独特的能量波动——那其中混合了古老的印记、遗忘协议的干扰,以及……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意识共鸣。”他/她看向莱拉,目光中带着赞许,“那是你,年轻的感知者,以及这艘方舟最后遗产的苏醒,引导我们找到了这里。”

埃洛斯证实了卡尔最深的恐惧,也印证了莱拉最真的渴望。遗忘协议确实让“晨曦号”幸存了下来,但也让他们变成了宇宙中的孤岛,差点永远错失了与同胞重逢的机会。

“那么……其他方舟呢?还有多少幸存者?”莱拉急切地问。

埃洛斯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我们已确认了七个幸存者群落。但还有更多……信号永远地沉寂了。而且,即使是我们这些幸存者,也并非都安然无恙。有些在严酷的环境中退化,有些陷入了内部纷争,还有些……面临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威胁。”他/她顿了顿,看向窗外的真实宇宙,“宇宙,并不总是友善的。重逢带来了希望,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重逢的喜悦,被现实的沉重所冲淡。记忆之谷不仅找回了过去,也被迫要面对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广阔未来。

第十八章十字路口

埃洛斯的到来和带来的真相,在记忆之谷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地震。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一方以部分长老和保守派为代表,他们虽然接受了真相,但认为记忆之谷尚未做好准备。他们主张维持现状,与“守望者序列”建立有限的、渐进式的联系,慢慢学习外界知识,等自身足够强大后再考虑融入所谓的“联盟”。他们担心过快的变化会摧毁谷地数千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和脆弱的社会结构,使他们被更强大的“守望者”同化或吞噬。

另一方则以莱拉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为主导,他们主张全面开放,积极拥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认为,封闭自守才是文明最大的危机,只有勇敢地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知识,与同胞团结一致,才能应对埃洛斯所暗示的宇宙中的潜在威胁,让文明真正获得新生。莱拉更是激动地表示,这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完成“播种者”未竟的使命——让凯尔达文明的火种,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重新燎原。

卡尔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理解保守派的担忧,也看到了莱拉所代表的可能性。作为领袖,他必须做出对文明最有利的决定。埃洛斯则保持着令人尊敬的沉默,他/她表示“守望者序列”尊重“晨曦号”后裔的任何选择,无论他们选择继续隐匿还是走向深空,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决定记忆之谷命运的时刻,即将来临。

第十九章莱拉的抉择

在一次决定性的全民集会上,争论达到了白热化。保守派长老痛陈急速变化的危害,描绘了一幅文明被冲垮的悲惨图景。支持开放的人们则慷慨激昂,呼吁打破牢笼,迎接星辰大海。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莱拉走到了圣坛中央。她没有高声疾呼,而是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她请求埃洛斯,将她从基因库和静默之壁中感受到的、关于凯尔达母星毁灭的真实记忆片段,以及“分歧之灾”的惨烈景象,通过圣坛的共鸣网络,共享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不是经过过滤的美化历史,而是赤裸裸的、充满痛苦、绝望和反思的真实。每一个谷地居民,都切身感受到了祖先所经历的切肤之痛,也深刻理解了导致灾难的根源——封闭、猜忌、无法包容异见的“分歧”。

当共鸣结束时,整个山谷一片寂静,许多人脸上挂着泪水。

莱拉的声音响起,平静却充满力量:“我们被保护得太久了,久到忘记了世界本来的样子。遗忘协议给了我们生存的机会,但也让我们忘记了最惨痛的教训。真正的安全,不是躲在伪装后面祈祷不被发现,而是变得足够强大、足够智慧,去面对任何风雨。与同胞隔绝,我们永远是脆弱的幼苗;与同胞携手,我们才能成长为能抵御风暴的森林。‘守望者’找到了我们,这是命运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我们不能因为恐惧,而再次选择封闭和逃避。我们要走出去,不是被同化,而是去学习,去成长,然后带着力量归来,让记忆之谷成为凯尔达文明真正新生的起点,而不是最后一个沉睡的坟墓!”

她的演讲,结合了真实历史的冲击力,深深打动了所有人。就连许多保守派也开始动摇。

最终,在卡尔的提议下,全民公决举行。结果,超过三分之二的谷地居民,选择了“有限度地逐步开放,积极与守望者序列合作,最终目标是融入幸存者联盟,共同面对未来”。

记忆之谷,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充满未知却充满希望的道路。

第二十章星舰启航

决议通过后,在埃洛斯和“守望者”飞船的技术援助下,工作迅速展开。“晨曦号”方舟残骸的部分功能区被修复和激活,特别是那些与星际航行和通讯相关的系统。一批最优秀的年轻人,包括莱拉,开始如饥似渴地向“守望者”学习先进的科技、语言和宇宙学知识。

数月后,一切准备就绪。一支小型的、由记忆之谷选拔出的代表团,将乘坐经“守望者”改装优化的、一艘“晨曦号”上保存尚完好的小型探测船,在“守望者”飞船的护送下,前往联盟的某个主要聚集地,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官方访问和交流。这将是数千年来,“晨曦号”的后裔首次主动踏上重返星海的旅程。

启航仪式在共鸣圣坛广场举行。巨大的探测船悬浮在广场上空,流线型的船体在真实的星光下闪烁着崭新的光芒。卡尔将代表文明信物的、一枚刻有“荆棘种子”符号的古老徽章,郑重的交给了代表团的团长——一位德高望重且支持开放的科学家。然后,他走到莱拉面前。莱拉作为代表团的首席感知顾问,也将随行。

“莱拉,”卡尔看着自己这位曾经的学生,如今的文明先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骄傲,有不舍,更有深深的嘱托,“是你揭开了真相,也是你指引了方向。这条路充满未知,照顾好大家,也……照顾好自己。记忆之谷,等你们回来。”

莱拉坚定地点点头:“放心吧,导师。我们会带着知识和希望回来的。这一次,我们不会遗忘,我们会铭记一切,然后,走向更远的星空。”

她转身,迈向登船通道。在无数道饱含期望、祝福与担忧的目光注视下,探测船的舱门缓缓关闭。引擎启动,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

飞船缓缓升空,穿过曾经是虚假天幕、如今是真实宇宙的空间,与悬浮在外的“守望者”飞船汇合,化作两颗流星,驶向繁星深处。

卡尔和所有留在谷地的人们,仰望着飞船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忐忑与憧憬。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刚刚拉开序幕。星海无涯,而希望的种子,已经再次启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