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舍参救人(2 / 2)
曹大林依旧坚持着自己行走,甚至多次替换抬担架的人。他的脚步沉重,额头上不断渗出虚汗,脸色也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是在硬撑,但他不能倒下。他是支书,是队长,是大家的精神支柱。
在一次攀爬一个陡坡时,曹大林在后面奋力托举担架,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向后仰去,幸好被旁边的吴炮手一把拉住。但他掌心的伤口再次崩裂,鲜血瞬间染红了刚换上的干净布条,剧痛让他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曹支书!”
“大林!”
众人惊呼,赶紧扶住他。
“我没事……继续走……”曹大林咬着牙,推开搀扶他的手,声音虚弱却不容置疑。他看了一眼担架上担忧地望着他的刘二愣子,努力挤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这一刻,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了曹大林的付出和坚持。他不是铁打的,他也会受伤,也会虚弱,但他为了同伴,为了带领大家安全返回,将所有的痛苦和疲惫都扛在了自己一个人的肩上。那种无声的力量,比任何言语都更具感染力。
栓柱猛地抹了一把眼睛,和其他两个后生一起,更加卖力地抬起担架,脚步变得异常坚定。曹德海和吴炮手一左一右,默默地守护在曹大林身边,随时准备伸手搀扶。
队伍的速度虽然缓慢,但意志却前所未有的凝聚。
日头偏西时,他们终于走出了最艰险的原始林带,来到了相对熟悉的山路。远远地,已经能看到草北屯方向升起的、象征人间烟火的淡淡炊烟。
希望就在眼前。
而此刻,曹大林几乎已经是靠着意志力在强撑。失血、中毒、劳累,让他的身体达到了极限。他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视线也开始模糊,耳畔嗡嗡作响。
但他依然挺直着脊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为归家的人,指引着方向。
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着赵把头在《参谱》扉页写下的那句话:“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见宝莫贪,留种养山。”或许,他这次“舍参”,救回的不仅是一条人命,更是草北屯人与山林和谐共处的未来,是那份比任何参宝都更加珍贵的、敬畏自然、守护传承的“山心”。
当草北屯那熟悉的屋舍轮廓终于清晰地出现在视野中时,曹大林脚下一软,再也支撑不住,向前倒去。
“曹支书!”
“大林!”
在众人焦急的呼喊声中,他陷入了昏迷。但在他失去意识的前一刻,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其微弱的、释然的弧度。
他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