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故事之力(1 / 2)
归心茶馆的笑声还在空气中打转,混合着龙井的清香和烤饼干的甜香,像团温暖的。突然,窗外的共生树轻轻震颤起来,叶片上原本模糊的金色符号,瞬间变得愈发清晰,像是被人用沾了金粉的毛笔精心勾勒过,连纹路里都透着光。
苏晴手里的织锦针“嗒”地掉在锦缎上,她赶紧弯腰捡起,掏出平板对准叶片。屏幕上的解读程序飞速运转,文字像流水般滚动,最后定格在一段完整的邀请信上:“第十宇宙,以故事为根,以情节为叶。今故事能量将竭,诚邀归心者携真实之语,共赴叙事之约。”
“以故事为根?”小林凑到平板前,手指轻轻点了点“故事能量”四个字,指尖传来屏幕的冰凉,胸口的胎记却突然微微发烫,像揣了个刚捂热的烤红薯,“难道第十宇宙的文明,是靠故事活着的?就像俺们靠吃饭喝水一样?”
陆舟也走了过来,他盯着屏幕上的文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平板边缘:“之前检测第十宇宙的能量波动时,就发现那里的能量很特殊,不像其他宇宙的能量那么狂暴,反而带着文字的韵律,像有人在轻声朗读。现在看来,应该是故事产生的能量在支撑整个文明运转。”他转头看向小林和苏晴,眼神坚定得像淬了光,“你们愿意去第十宇宙看看吗?带着跨宇宙故事集,说不定这些真实的故事,能帮他们渡过难关。”
小林握紧了手里的锦袋,锦袋里的录音笔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情绪,轻轻跳动了两下,像是奶奶在拍他的手。“俺愿意!”他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坚定,还有一丝激动,“俺奶奶说,好故事能暖人心,能让人想起最珍贵的东西,说不定也能救文明。”苏晴也跟着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胸口的织锦针:“我跟小林一起去,我的织锦术能把故事具象化,让那些文字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这样他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真实故事的力量。”
出发前的晚上,小林坐在书桌前,台灯的暖光洒在跨宇宙故事集上,把纸页都染成了金色。他把故事集翻了一遍又一遍,手指划过那些带着温度的文字——有阿木写的饺子日记,有翼族幼鸟画的勇气羽毛,还有硅基学者用代码写的“道歉信”。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钢笔,在空白的纸页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遗憾故事”。
“去年冬天,俺奶奶说要给俺炖红烧肉,特意买了俺最爱吃的五花肉,让俺放学早点回家帮忙烧火。”他的笔尖顿了顿,想起那天奶奶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眼眶有点红,“可那天同学约俺去操场打球,俺怕被笑话‘离不开奶奶’,就没跟奶奶说,偷偷去玩了。等俺满头大汗回家的时候,红烧肉已经凉透了,奶奶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炖肉的勺子,锅里的肉都快炖成渣了。”
他接着写:“后来没过多久,奶奶就走了,俺再也没机会跟她一起炖红烧肉,也没机会跟她说声‘对不起’。这个遗憾,俺记了一辈子,可也让俺明白了,身边的人不能等,想说的话不能藏,不然错过了,就再也没机会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小林看着纸页上的字迹,有点担心:“这些故事会不会太普通了?没有拯救宇宙的壮举,也没有超能力,他们会不会觉得没用?”
就在这时,通讯器突然“叮咚”响了一声,是第九宇宙的阿木发来的消息,还附带了一张照片。照片里,阿木举着个笔记本,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日记:“今天跟小宇吵架了,因为他把我雕的小花弄丢了。我很生气,说再也不跟他玩了。后来他在草丛里找到了小花,还跟我道歉,给我带了甜甜的果子。我知道,好朋友之间会吵架,但吵架后和好,会更珍惜对方。”
小林看着阿木的日记,突然笑了,手指轻轻摸了摸纸页:“原来这些普通的、带着遗憾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就像奶奶炖的红烧肉,没有华丽的调料,却最香。”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小林和苏晴就登上了前往第十宇宙的飞船。飞船穿过根须通道时,舷窗外的景象渐渐变了——不再是熟悉的星尘,而是无数本漂浮的书籍和散落的文字,像一片由纸张构成的星空。有的书是厚厚的精装本,书脊上烫着金色的字;有的是薄薄的小册子,页面都泛黄了;还有的是没写完的稿纸,文字还在慢慢浮现。
“哇,这也太神奇了!”小林趴在舷窗上,眼睛都看直了,“这些书会不会都是第十宇宙的故事?”苏晴也凑了过来,指尖贴着冰冷的舷窗:“说不定每本书,都是一个人的人生,一个文明的记忆。”
飞船降落在第十宇宙的地面时,两人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的城市是“由书籍与文字构成的森林”——高楼是堆叠的厚书,书脊朝上,像一座座小山,有的书还微微翻开,露出里面的文字;街道是展开的卷轴,上面写满了工整的楷书,走在上面能感觉到纸张的粗糙;连路灯都是竖着的毛笔,笔杆是深棕色的木头,笔尖流淌着金色的墨水,滴在地上变成了一闪而过的文字。
可奇怪的是,这些书籍的封面都褪了色,原本鲜红的、湛蓝的封面,现在都变成了灰蒙蒙的颜色,像蒙了一层厚厚的灰;文字也变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开始褪色,连空气里的墨水香,都带着淡淡的萧瑟,像放了很久的旧书。
“这里怎么这么冷清?”苏晴皱起眉,指尖的织锦术悄悄运转,金色的丝线在她掌心绕了个圈,“感觉不到一点活力,连风都带着死气,不像有文明生活的地方。”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人从卷轴街道的尽头走了过来。他的长袍上用银色的线绣着“叙事者”三个字,布料平整得没有一丝褶皱,可脸上却没什么表情,眼神空洞得像没装东西的玻璃杯。“你们就是从地球来的归心者?”他的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起伏,像机器人在念台词,“跟我来吧,长老们在故事圣殿等你们,别乱碰这里的东西,会破坏‘完美秩序’。”
跟着叙事者走进故事圣殿,小林和苏晴才发现,这里的“人”都穿着和叙事者一样的白色长袍,脸上表情麻木,走路的步幅都一模一样,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木偶。他们说话时语调平稳,没有一丝情绪波动,连咳嗽声都像是提前录好的,没有一点真实感。
圣殿的中心,有一棵巨大的“故事树”——树干比十个人合抱的还粗,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有的是诗歌,有的是散文,还有的是小说片段;树枝向四周延伸,像撑开的大伞,可树叶却都蔫蔫的,呈灰绿色,没有一点生机,连挂在枝头的“故事果”,都皱巴巴的像脱水的李子。
“我们第十宇宙的文明,靠故事能量生存。”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老开口了,他的声音比叙事者还平淡,听不出一点悲伤或着急,“故事越生动,越有情感,产生的能量就越充足;可现在,我们的故事能量正在快速流失,树叶开始枯萎,故事果也快要掉光了,再这样下去,整个文明都会消失。”
“为什么会这样?”小林忍不住问,他看着故事树蔫蔫的叶子,想起了奶奶种在院子里的向日葵——要是长时间缺水缺阳光,向日葵的叶子就会变成这样,耷拉着没精神。